王亦秋
- 作品数:1 被引量:1H指数:1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化学工程更多>>
- 三聚氰胺-水悬浊液体系的理论研究被引量:1
- 2013年
- 针对三聚氰胺在水中形成的悬浊液体系能呈现类胶体稳定性的实验现象,采用密度泛函方法在B3LYP/6-311++G**水平上对三聚氰胺及其水解产物进行了量子化学计算,并将计算结果与红外光谱实验结果作比较。热力学计算结果表明,三聚氰酸二酰胺与相应酮式结构之间进行互变异构的△G为-41.62 kJ·mol^(-1),说明酮式结构更加稳定。红外光谱实验结果显示,三聚氰胺样品在2360 cm^(-1)处有较明显的吸收峰,与三聚氰酸二酰胺酮式结构的计算结果比较吻合,因此三聚氰胺在水中发生初步水解生成三聚氰酸二酰胺酮式结构的可能性较大。通过分子振动频率分析与红外光谱实验的对比可知,三聚氰酸二酰胺酮式结构的二聚体在2300 cm^(-1)附近的N-H键的伸缩振动吸收峰发生劈裂,吸收峰位红移约25 cm^(-1),表明二聚体之间形成了N-H…N氢键。可以推测,三聚氰酸二酰胺可以通过氢键连接形成聚集结构,最终导致三聚氰胺悬浊液能够稳定存在。这些研究结果为三聚氰胺-水体系的工业应用和深入探索提供了实验和理论的参考依据。
- 王亦秋韩清珍温浩
- 关键词:三聚氰胺红外光谱分子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