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丽莎
- 作品数:6 被引量:16H指数:2
- 供职机构:河南科技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鹌鹑的实验动物学价值被引量:10
- 2013年
- 近年来,鹌鹑作为实验动物已广泛用于生物学及生物医学领域的科学研究中,具有较高的实验动物学价值。本文总结了近年来鹌鹑做为实验动物在生物学、畜牧学及医学动物模型中的应用进展,并就今后进一步加强鹌鹑实验动物研究提出了一些建议。
- 王丽莎庞有志
- 关键词:鹌鹑实验动物动物实验动物模型
- 蛋用鹌鹑黑羽基因座与黄羽基因座互作关系分析
- 试验分别从纯系黑羽鹌鹑和纯系黄羽鹌鹑中随机选取公鹑2只,母鹑6只,按照1:3的比例组成黑羽(♂)×黄羽(♀)正交和黄羽(♂)×黑羽(♀)反交试验组,每个试验组各设2个杂交重复组。在正交试验各杂交组中随...
- 王丽莎庞有志赵淑娟张小辉白俊艳负银现
- 关键词:鹌鹑基因互作
- 蛋用鹌鹑黑羽基因座与黄羽基因座互作关系分析
- 王丽莎庞有志赵淑娟张小辉白俊艳贠银现
- 关键词:鹌鹑基因互作
- 蛋用鹌鹑主要羽色基因座位互作关系分析
- 本研究对蛋用朝鲜鹌鹑的突变黑羽与其野生型羽色(栗羽)、突变白羽和突变黄羽之间是否存在基因互作关系进行了杂交试验。共设三个杂交组合,一是利用纯系黑羽和栗羽进行正反交试验,让其 F1代进行自交,得到 F2代;二是利用纯系黑羽...
- 王丽莎
- 关键词:蛋用鹌鹑基因互作
- 文献传递
- 蛋用黑羽鹌鹑突变体的分离、纯化及新品系培育研究被引量:2
- 2015年
- 黑羽鹌鹑是本课题组2004年在推广蛋用朝鲜鹌鹑与黄羽鹌鹑配套系杂种群体中发现的新的羽色突变体,这是我国蛋用鹌鹑生产中继白羽、黄羽鹌鹑发现和培育之后的又一重要发现。研究发现,黑羽鹌鹑不仅有别于朝鲜鹌鹑、北京白羽鹌鹑和中国黄羽鹌鹑的羽色特征,而且还可以与北京白羽鹌鹑和中国黄羽鹌鹑组成自别雌雄配套系,因而,是我国蛋用鹌鹑重要的育种素材。2008年河南科技大学以“蛋用黑羽鹌鹑突变体分离、纯化及新品系培育研究”为题得到批准立项。经过近10年的研究,黑羽鹌鹑已得到分离和纯化,目前已有种群3万只,不仅生产性能稳定,作为母本,还可与北京白羽鹌鹑和中国黄羽鹌鹑组成自别雌雄配套系,具有较高的育种价值和市场应用前景。与本项目有关的关键技术已申请4项自主知识产权,获得授权2件。2013年9月,受河南省科学技术部门委托,河南省教育部门组织专家对该项目进行了成果鉴定。鉴定委员会一致认为,该项目以新发现的黑羽鹌鹑突变体为素材,紧密结合黑羽鹌鹑的培育和配套系生产开展了系统研究,选题正确、思路清晰、方法科学、手段先进、结论准确可靠。在蛋用黑羽鹌鹑新品系培育及其自别雌雄配套系选育等方面具有创新性,居国内领先水平。
- 庞有志赵淑娟张小辉负银现毛薇白俊艳范安良王长海张平祥昊胜军于美琴许华伟王丽莎徐莹马庆庆
- 关键词:黄羽鹌鹑蛋用鹌鹑品系培育突变体纯化自别雌雄配套系
- 蛋用鹌鹑黑羽基因遗传机制及其与栗羽基因的互作关系被引量:7
- 2013年
- 试验采用纯系蛋用黑羽鹌鹑与朝鲜鹌鹑(栗羽)按照公母比例1∶2进行正(反)交试验,选取F1代鹌鹑进行自交,并对F1代和F2代羽色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表明:正反交试验组的F1代均为不完全黑羽,其公母比例均为1∶1,而正反交试验组的F2代均出现了黑羽、不完全黑羽和栗羽3种羽色,其比例为1∶2∶1。控制黑羽性状的基因h位于常染色体上,野生型H对黑羽基因h为不完全显性,该基因座(H/h)与Z染色体上的2个羽色基因座B/b和Y/y具有互作关系。黑羽的出现是在有色基因B存在下,黑羽基因座H/h与Y/y互作的结果,黑羽基因座隐性纯合时(hh)与栗羽基因Y互作使栗羽变为黑羽,黑羽基因座杂合时(Hh)与Y互作使栗羽变为不完全黑羽,该基因座显性纯合时(HH)与Y互作可产生野生型栗羽。
- 庞有志王丽莎赵淑娟张小辉李小三于美琴
- 关键词:蛋用鹌鹑基因互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