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庆春
- 作品数:53 被引量:172H指数:7
- 供职机构: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教育厅资助科研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喉部纤维瘤1例被引量:1
- 2013年
- 1病例报告女,48岁,因持续性声嘶20年入院。20年前患者感冒后出现咳嗽、声嘶,声嘶为持续性,逐渐加重,感冒后感呼吸费力,喉痛,经治疗后好转。无吞咽梗阻、咳嗽、咯痰,无颈部淋巴结肿大、胸痛等,未行治疗。2011年3月入我院,一般情况好,心肺腹未见异常。电子喉镜检查示:喉部黏膜慢性充血,右侧声带游离缘可见基底较宽的带蒂新生物,表面光滑无出血,随呼吸活动.声门狭窄,关闭不全(图1)。
- 吕萍潘庆春
- 关键词:纤维瘤外科手术
- 0~6岁儿童行为测听与tb-ABR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分析小儿行为听阈与短纯音听性脑干反应(tone burst 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tb-ABR)阈的相关性,评价小儿行为测听及tb-ABR在0~6岁儿童听力检查时的意义。方法选取2019年7月~2020年7月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耳鼻喉科听力检查的0~6岁儿童58例,所有儿童行行为测听与tb-ABR检查,tb-ABR在0.5、1、2、4 kHz4个频率的平均值>30 dB nHL为异常组(64耳),≤30 dB nHL为正常组(52耳);58例儿童按照年龄分为A(<3岁,30例)和B(3~6岁,28例)组,分析行为听阈与tb-ABR的相关性。结果行为听阈在异常组和正常组内4个测试频率均低于tb-ABR反应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者的差值在正常组中<20 dB,在异常组中>20 dB,两组在0.5 kHz处的差值较1、2、4 kHz稍大。结论0~6岁儿童主观行为听阈与客观tb-ABR反应阈相关性很好,两者相结合能更好地综合评估儿童听力水平。
- 米雪芹李蓓徐瑞吴春成蒲燕潘庆春
- 关键词:短纯音听性脑干反应行为测听儿童
- 声导抗咽鼓管功能检测在分泌性中耳炎诊疗中的应用被引量:7
- 2018年
- 目的探讨声导抗咽鼓管功能检测在分泌性中耳炎(secreturyotitismedia,SOM)诊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科2017年3月~2018年3月SOM患者60例,其中儿童(<14岁)患者35例/58耳(单耳12例,双耳23例),成年患者25例/35耳(单耳15例,双耳10例)。分别在首次就诊、治疗后1周及治疗后1月对受试者进行声导抗咽鼓管功能测试等听力检测,对其听力曲线、鼓室图及咽鼓管功能进行分析。结果治疗前,中耳功能异常耳为82.50%,咽鼓管功能异常耳(欠佳+不良)为84.17%。治疗后,中耳功能异常耳17.50%,咽鼓管功能异常耳为35.00%。结论咽鼓管功能与中耳鼓室导抗图两者间具有相关性;咽鼓管功能得以改善者,SOM恢复较好。对于病程<3个月的患者,咽鼓管功能改善较病程>3月患者佳。
- 李蓓潘庆春张静
- 关键词:咽鼓管功能分泌性中耳炎鼓室导抗图
- 鼻内镜下切除筛窦巨大骨瘤1例被引量:1
- 2012年
- 随着影像学技术的不断进步,鼻窦骨瘤较易诊断,鼻内镜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成熟,为鼻窦骨瘤的切除提供了微创安全的手术入路。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收治1例少见巨大筛窦骨瘤侵及同侧眼眶和筛板骨质,并伴有双侧鼻息肉及鼻窦炎,在鼻内镜下成功进行手术,效果良好。本文回顾性分析了该病例的临床资料,现报道如下。
- 黄朝平黄燕莉唐嗣泉彭娟王璐潘庆春
- 关键词:巨大骨瘤筛窦骨瘤内镜下切除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影像学技术
- 蛋白转导域蛋白转运研究进展
- 2007年
- 蛋白转导域(protein transduction domain,PTD)是一种很有前景的蛋白转运工具,体内和体外实验显示其可以有效的将外源性蛋白转运入细胞内,已有多种方法用于改建PTD,证实PTD变体具有同样的蛋白转导特性。现就PTD的蛋白转运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潘庆春臧国庆
- 关键词:蛋白转导域蛋白转运
- 双耳听力对称的急性耳鸣诊治研究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研究双耳听力对称的急性耳鸣诊治方法。方法通过颅脑MRI检查以及声导抗、纯音测听、耳镜等专科检查,对入选的50例患者进行分型诊断,治疗5周后作治疗效果评定。结果咽鼓管型耳鸣患者治疗5周后,痊愈12例、显效2例、有效2例、无效1例;心因性耳鸣患者治疗后,无效1例、显效1例、痊愈5例;疲劳性耳鸣患者治疗后,有效1例、显效1例、痊愈8例;神经性耳鸣患者治疗,无效1例、显效1例、痊愈6例;特发性耳聋患者治疗5周后,无效1例、有效1例、显效2例、痊愈4例。结论双耳听力对称的急性耳鸣与咽鼓管功能异常有密切关系,结合临床病史,并依靠专科听力检查,可以提高诊治效果。
- 喻望博李蓓潘庆春曾英刘海
- 关键词:诊治
- 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26例临床观察被引量:9
- 2014年
- 目的观察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的临床特点,总结分析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鉴别诊断与治疗原则,探讨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治疗进展。方法对26例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总结其治疗经验。结果所有患者均表现为头痛、发热,脑脊液乳胶凝集试验阳性,其中21例脑脊液墨汁染色可见新型隐球菌生长。经两性霉素B联合氟胞嘧啶、氟康唑治疗,总有效率达76.92%(20/26);4例早期采用两性霉素B联合伏立康唑治疗的患者症状与体征明显改善。结论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误诊率高,脑脊液乳胶凝集试验阳性有助于早期明确诊断,可减少误诊率。两性霉素B、氟胞嘧啶、氟康唑均为一线抗真菌药物,联合用药可提高疗效。
- 胡微微赵玉武潘庆春奚敏汤正好臧国庆
- 关键词:两性霉素B
- PTD—HBcAg体外诱导小鼠髓源性树突状细胞成熟及在T淋巴细胞增殖中的作用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观察融合蛋白PTD-HBcAg诱导体外培养的小鼠髓源性树突状细胞(DC)成熟及对T淋巴细胞增殖的作用。方法体外分离培养近交系BALB/c小鼠髓源性DC,加入重组粒细胞一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GM-CSF)、重组IL4培养5d,再加入TNF-a、HBcAg和PTD-HBcAg诱导DC成熟。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免疫荧光在细胞中的分布及定位,流式细胞计数仪测定DC表面分子表达,ELISA法测定DC培养上清液中IL-12p70的水平,CCK8试剂盒检测T淋巴细胞增殖反应。组间数据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成功体外诱导培养小鼠髓源性DC,HBcAg主要定位于DC膜表面,而PTD-HBcAg能够穿透DC膜进入细胞质。PTD-HBcAg能明显上调DC表面分子CD80、CD86和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Ⅱ类分子表达;50mg/L和100mg/LPTD-HBcAg诱导DC分泌IL-12p70水平分别为(142.50±18.31)ng/L和(124.30±15.12)ng/L,明显高于HBcAg诱导组的(42.31±4.21)ng/L(t=9.234和9.045,均P〈O.05);PTD-HBcAg诱导DC刺激T淋巴细胞增殖能力明显高于HBcAg组及阳性对照TNF-α组。结论PTD-HBcAg具有穿透IX;膜能力,并能促进DC分化、成熟,明显上调表面共刺激分子表达,增强DC刺激T淋巴细胞增殖能力及分泌Ib-2p70的水平。
- 陈小华潘庆春余永胜韩进超臧国庆
- 关键词:肝炎核心抗原抗原呈递淋巴细胞活化膜渗透
- 食管异物312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1
- 2017年
- 食管异物是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临床常见的急症之一,大多数患者因及时有效的取出而得到痊愈。但是,食管异物引起的严重并发症如严重的颈部和胸部感染、脓肿、大血管破裂等若不及时救治很容易危及生命,从而导致死亡。本文对我院收治的312例食管异物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
- 李四军潘庆春严达忠周伟华唐嗣泉
- 关键词:食管穿孔食管镜检查
- 鼻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儿童上气道咳嗽综合征疗效观察被引量:5
- 2013年
- 目的分析丙酸氟替卡松鼻喷剂在儿童上气道咳嗽综合征治疗中的疗效。方法 121例诊断为上气道咳嗽综合征(upper airway cough syndrome,UACS)的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63例)和对照组(58例),所有患者根据原发病因采用抗炎、抗过敏等对症治疗,同时避免接触变应原。治疗组加用丙酸氟替卡松鼻喷剂喷鼻,对照组伴鼻塞患者加用呋麻滴鼻液。疗程结束后采用视觉模拟量表判断咳嗽缓解情况。结果随访4周,两组患者慢性咳嗽、鼻后滴流等症状均有不同程度改善,治疗组有效率(93.65%)明显高于对照组(74.1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用糖皮质激素治疗以慢性咳嗽为主要表现的儿童上气道咳嗽综合征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吕萍甘卫刚潘庆春
- 关键词:儿童上气道咳嗽综合征鼻后滴流综合征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