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漆坚

作品数:22 被引量:123H指数:6
供职机构:南昌大学第四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西省卫生厅科技计划项目江西省卫生厅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1篇医药卫生
  • 3篇生物学

主题

  • 10篇耐药
  • 5篇球菌
  • 5篇耐药性
  • 4篇体外
  • 4篇耐药菌
  • 4篇耐药率
  • 4篇多重耐药
  • 4篇多重耐药菌
  • 4篇杆菌
  • 3篇药敏
  • 3篇药性分析
  • 3篇内酰胺
  • 3篇内酰胺酶
  • 3篇葡萄球菌
  • 3篇细菌
  • 3篇耐药性分析
  • 3篇病原
  • 3篇病原菌
  • 2篇血培养
  • 2篇亚胺培南

机构

  • 20篇南昌大学第四...
  • 2篇江西医学院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作者

  • 22篇漆坚
  • 8篇周淑梅
  • 5篇程献
  • 5篇邓连瑞
  • 4篇龚初平
  • 2篇徐咏书
  • 2篇李鸣媛
  • 1篇邓丽花
  • 1篇郭峰
  • 1篇刘诗红
  • 1篇徐江霞
  • 1篇吴金兰
  • 1篇王亚玲
  • 1篇俞良瑛
  • 1篇唐浪娟
  • 1篇孙坚
  • 1篇胡雪勇
  • 1篇龚淑琪
  • 1篇胡建新
  • 1篇霍颖

传媒

  • 5篇实验与检验医...
  • 3篇江西医药
  • 2篇中华医院感染...
  • 2篇山东医药
  • 1篇江西医学检验
  • 1篇福建医药杂志
  • 1篇中国药房
  • 1篇中国热带医学
  • 1篇现代医院
  • 1篇国际检验医学...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16
  • 2篇2014
  • 4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3篇2008
  • 2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C-反应蛋白对确诊病原菌的诊断价值
目前医院内感染主要由条件致病菌引起.医院感染的病原学诊断主要依赖于细菌培养。对于微生物工作者来说.如何鉴别是致病菌还是定植菌或污染菌(特别是有菌部位标本).一直以来是个难题。C-反应蛋白(CRP)是由肝脏合成的一种急性时...
漆坚
文献传递
磷霉素联合氨基糖苷类对产ESBLs大肠埃希菌体外敏感性的影响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磷霉素(FOS)与3种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庆大霉素(GM)、妥布霉素(TO)、阿米卡星(AMK)]联用对ESBLs大肠埃希菌的体外抗菌效应。方法采用棋盘法设计,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不同浓度组合的抗菌药物对30株ESBLs大肠埃希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并计算抑菌指数(FIC)判定联合效应。结果 FOS与GM、TO、AMK联合后的M IC50、M IC90均有下降,GM、TO、AMK与FOS联合后相加作用发生率分别为50.0%、23.3%、16.7%,协同作用发生率由大到小依次为AMK(83.3%)、TO(66.7%)、GM(43.3%),无关作用较少,未发现拮抗现象。结论临床治疗产ESBLs大肠埃希菌感染时,可以考虑FOS与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联合使用。
漆坚邓连瑞周淑梅任小菊
关键词:磷霉素氨基糖苷类大肠埃希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
临床分离多重耐药菌的分布及变化趋势被引量:12
2016年
目的了解2013年至2015年多重耐药菌(MDROs)的分布及变化趋势,为临床有效控制多重耐药菌(MDROs)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应用WHONET5.6软件,对2013年至2015年主要MDROs分布及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结果 2013年至2015年共分离出病原菌2232株,其中多重耐药菌株(MDROs)896株,占全部病原菌的40.1%;主要MDROs构成比依次为ESBL-ECO(30.1%)、CRAB(20.0%)、MRSCNS(13.2%)、ESBL-KPN(10.5%)、MDRPA(7.9%)、MRSA(4.7%);896株多重耐药菌主要分布在重症医学科、老年科、神经外科、泌尿外科、神经内科,临床分离出主要多重耐药菌株最多的标本为痰(42.3%),依次是中段尿(19.6%)、血液(19.2%)、分泌物(10.7%);ESBL-ECO三年检出率相对稳定;2015年ESBL-KPN检出率(37.0%),明显低于2013年(52.8%)、2014年(56.7%);2015年MRSCNS检出率(78.0%),明显低于2014年(96.6%)、2013年(83.0%);2015年MDRPA检出率(14.1%)低于2013年(26.4%)、2014年(33.7%);2015 CRAB年检出率(68.7%),低于2013年(77.4%)、2014年(83.7%);MRSA2015年检出率(37.5%),较2013年(31.2%)、2014年(27.0%)有所增加;特殊耐药菌株CRKPN检出率三年保持稳定(4.0%、4.5%、4.1%),2015年CRPA检出率(12.5%)显著低于2014年(28.9%),2015年CRECO检出率(2.5%)高于2013年(0%)、2014年(0.8%)。结论多重耐药菌已逐渐成为医院感染的主要病原菌,我院CRAB检出率较高,MRSA、CRECO有逐年增高的趋势,应采取综合措施进行积极有效的预防与控制。
漆坚
关键词:多重耐药菌ESBL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检出率
产ESBLs大肠埃希菌对磷霉素的体外药敏结果分析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了解磷霉素对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大肠埃希菌的体外抗菌活性。方法用K-B法检测磷霉素对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大肠埃希菌的体外抗菌活性,并与其他常用抗生素比较。结果从分离的169株大肠埃希菌中筛选出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116株,占68.6%;未发现对亚胺培南耐药的产ESBLs大肠埃希菌,磷霉素的耐药率为3.4%,与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1.7%)、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率(3.4%)相近,明显低于其他常用抗生素如左氧氟沙星、头孢西丁、阿米卡星等。结论磷霉素对产ESBLs大肠埃希菌的体外抗菌活性强,耐药率低,是针对产ESBLs大肠埃希菌感染治疗可选择的抗生素之一。
漆坚程献周淑梅邓连瑞
关键词:磷霉素耐药率
联合抗菌药物对耐亚胺培南鲍曼不动杆菌的体外抗菌活性分析
目的对我院耐亚胺培南鲍曼不动杆菌的分布与耐药性进行分析,并检测头孢哌酮/舒巴坦和米诺环素联合对其的抗菌活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合理用药依据。方法收集我院2011年1月至12月期间住院患者各类标本中分离出的142株非重复菌株,...
漆坚
血流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了解血流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及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采用Bac T/Alert 3D全自动血培养仪进行血培养,Walk Away-96全自动鉴定药敏仪进行鉴定、药敏试验,用WHONET5.6软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血培养病原菌424株,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共219株(51.6%),革兰阳性菌195株(46.0%),假丝酵母菌属10株(2.4%);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血流感染分离率分别居第2、3位,ESBLs的检出率分别为68.6%和45.0%,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对碳青霉烯类、阿米卡星抗菌药物耐药性均较低(<2.6%),对酶抑制剂类、头孢西丁等抗菌药物的耐药率相对较低(<15.4%),对常用抗菌药物头孢类、喹诺酮类耐药率较高(33.3%-69.2%);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耐甲氧西林血浆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SCNS)的检出率分别为22.7%和88.2%,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率明显低于血浆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对四环素、复方新诺明、庆大霉素耐药较低(4.5%、4.8%、9.1%),对克林霉素、喹诺酮类、苯唑西林、红霉素耐药率也小于27.3%。二者对青霉素耐药率均很高(100%、96.4%),血浆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对克林霉素、庆大霉素、喹诺酮类、红霉素、苯唑西林耐药率在49.3%-88.2%之间。结论我院血流感染细菌以肠杆菌科、葡萄球菌属为主,细菌耐药性均较严重,应密切监测细菌耐药性变化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临床应重视血培养标本送检和细菌耐药监测,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俞良瑛漆坚
关键词:血流感染血培养耐药率ESBLS
超显微系统对微小病原体活体动态检测意义
2007年
超高倍显微分析系统是一套超高倍率的显微放大装置。它是普通显微镜等高科技技术的结晶。九十年代初由美国学者R,W.Bradfjrd最早推出,国内称为“布式显微镜”。可无级变倍,直接转换明暗视野、相差视野观察,并采用多媒体计算机技术,配有大屏幕显示,具有捕获、测量、存储、回放、查询、打印等功能。
漆坚程献周淑梅徐咏书
关键词:动态检测病原体微系统多媒体计算机技术活体
2011、2012两年间本院临床常见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对比分析
<正>目的通过对南昌大学四附院2011、2012年临床常见病原菌的分布及其对常见抗生素耐药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为临床治疗提供合理用药依据。方法对本院2011、2012年连续两年间临床送检样本共分离鉴定出的15451株病原...
邓连瑞漆坚龚初平周淑梅
文献传递
2020年至2022年江西某医院细菌分布及耐药分析
2024年
目的分析该院住院患者送检的临床标本培养常见病原菌分布及多重耐药性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和预防院内感染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住院患者送检的临床标本检出分离的主要病原菌及耐药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20年至2022年该院分离病原菌总数2398株,其中革兰阴性菌1840株(76.7%),革兰阳性菌558株(23.4%);排在前五位的细菌分别为大肠埃希菌(15.9%)、肺炎克雷伯菌(14.6%)、铜绿假单胞菌(13.5%)、鲍曼不动杆菌(8.2%)和金黄色葡萄球菌(8.1%);分离菌株的标本来源前三位的分别为痰、尿液和分泌物;分离出474株多重耐药菌株,占全部分离病原菌的(19.7%),多重耐药菌株前五位为CRABA(29.3%)、CRPA(25.1%)、CRE(20.4%)、MRSA(16.7%)和CRKPN(7.4%);多重耐药菌大多数来源于痰、分泌物和中段尿。主要耐药菌株科室分布前三位的分别是ICU、神经外科和老年医学科;与2020年和2021年比较,2022年MRSA检出率(36.8%)较2020年(47.6%)呈下降趋势,但较2021年(36.5%)上升0.3%;CRABA三年检出率(85.7%、65.1%、58.4%)中,2022年CRABA的分离率与前2年相比呈下降趋势;CRECO检出率(1.6%、1.6%、1.8%)检出率比较低,相对稳定;但CRPA检出率(30.8%、30.4%、34.1%)、CRKPN检出率(5.1%、23.8%、24.4%)和CRE检出率(4.3%、10.4%、12.1%)较前2年有逐渐增多的趋势。结论多重耐药菌已逐渐成为医院感染的主要病原菌,该院CRABA、MRSA和CRPA多重耐药菌检出率较高,CRPA、CRKPN和CRE分离率有逐年增高趋势,应采取综合措施进行积极有效的预防与控制。
吴金兰龚淑琪漆坚龚初平张平华
关键词:多重耐药菌耐药性检出率
对血小板相关四项指标空白质疑的剖析
2008年
五分类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的普遍应用。加快了血细胞分析的检测速度.提高了检测结果的重现性。目前在医院已经形成以全自动血球分析仪为主手工显微镜方法为辅的红细胞、白细胞及血小板三系血细胞多项指标分析的现实。然而。由于自动化血分仪测定原理存在局限性。干扰因素存在时引起的血小板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值得商榷。而SYSMEX血细胞仪器在如何判定或提示结果可疑。可警示操作人员慎重发报告或复查结果。体现了仪器的先进性。日前有患者对其五分类血细胞检测报告,本应该报告24项检测结果.却少四项只报告20项检测结果表示质疑和不满.即血小板计数指标后四项指标: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血小板容积比PCT、大血小板比率P—LCR出现空白。不显示结果。本实验调查。发现临床标本中有6.51%的标本有类似情况发生.分析探讨其干扰因素现报道如下。
徐咏书程献周淑梅胡建新漆坚
关键词: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全自动血球分析仪血小板平均体积血小板分布宽度白质SYSMEX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