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永红
- 作品数:71 被引量:427H指数:12
- 供职机构: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医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医学教育研究立项课题上海市卫生局中医药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社会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督灸联合电热砭石治疗阳虚体质患者慢性疲劳综合征的临床效果观察
- 目的评价督灸联合电热砭石治疗阳虚体质患者的慢性疲劳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2月~2021年11月于岳阳医院治未病中心或门诊就诊的符合阳虚体质CFS诊断标准的6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
- 荣丽媛陆静波沈永红孟彩萍瞿佳嫣叶波
- 关键词:督灸电热砭石慢性疲劳综合征阳虚体质
- ICU病人留置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病原菌分布及预防被引量:18
- 2009年
- [目的]分析ICU病人留置尿管相关尿路感染发生情况及病原菌分布,探讨感染病原菌来源及感染预防策略。[方法]对2006年7月—2008年6月ICU留置尿管病人分离出的病原菌及其药敏结果进行分析。[结果]ICU医院感染发生率27.8%,留置尿管病人中泌尿道感染发生率为20.8%(78/375),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占56.3%,真菌占29.5%,革兰阳性菌占14.3%。肠杆菌科中大肠埃希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株检出率53.1%,肺炎克雷伯菌37.5%。未出现耐万古霉素肠球菌。[结论]ICU留置尿管病人医院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且感染率较高,应尽量避免不必要的留置导尿;严格无菌操作和手卫生规范,加强对重点菌种如耐万古霉素肠球菌、产ESBLs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等的专项监测。
- 顾克菊王雪文钟秀君沈永红
- 关键词:重症监护病房留置尿管病原菌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疲乏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 2024年
- 检索文献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疲乏状态的发生现状、评估工具及影响因素进行综述,为今后制定相应干预措施,缓解MHD患者疲乏提供依据。
- 白丹阳陈亚兵沈永红
- 关键词:维持性血液透析
- 结直肠癌术后脾虚证患者肠功能恢复中医护理方案的应用研究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方案对结直肠癌术后脾虚证患者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便利选取上海市某三级甲等中西医结合医院胃肠外科住院的22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非同期前后对照研究分为对照组(n=109)和试验组(n=115)。对照组采用快速康复护理联合中医常规护理,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实施脾虚证患者肠功能恢复中医护理方案,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肠功能恢复情况、72 h排气率、腹胀程度。结果试验组患者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72 h排气率均较对照组缩短(P<0.05),腹胀程度较对照组减轻(P<0.05)。结论中医护理方案应用于结直肠癌术后脾虚证患者可促进患者早期恢复肠功能,改善胃肠功能。
- 周健沈永红方芳王瑞平姚蓉荣丽媛张瑞萍陆静波
- 关键词:结直肠癌脾虚证肠功能
- 应用中医护理技术防治输液性静脉炎的研究进展
- 2025年
- 静脉输液是住院患者最常用的治疗方式,超过80%的住院患者需依赖此方法[1]。输液性静脉炎(infusion phlebitis,IP)是输液治疗中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其临床发生率为31%~85%[2-3],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治疗与康复进程。典型症状包括沿输液血管出现的条索状红线、局部发热、硬化及疼痛,甚至可能引发全身症状如寒战和发热[4]。这不仅加剧了患者的不适感,还可能导致治疗中断,增加医疗成本[5]。因此,探索并实施科学且高效的干预措施以应对输液性静脉炎显得尤为重要。局部治疗是输液性静脉炎最常用的干预手段[6]。西医通常采用50%硫酸镁湿敷、喜辽妥外涂以及水胶体敷料外敷等方法治疗静脉炎[7],但这些方法存在治疗成本高、可能导致皮肤反应,且疗效持久性尚待验证的局限性[8-9]。相比之下,中医护理技术结合了物理治疗和药物治疗的优点,凭借操作简便、取材便捷、适应范围广、疗效显著且经济实惠等特点,在治疗输液性静脉炎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为此,本文旨在系统梳理中医护理技术在输液性静脉炎治疗中的应用现状,客观分析其存在的问题与挑战,以期推动中医护理技术在输液性静脉炎治疗中的规范化、科学化发展,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个性化的护理服务。
- 沈永红嵇文颖白丹阳黄洪鑫
- 关键词:静脉炎中医护理技术
- 模拟护士工作站信息系统在护理信息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 目的:研究模拟护士工作站系统在护理信息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研发模拟护士工作站信息系统,通过模拟护士工作站信息系统的程序构建,护理信息学课程设置的改革,模拟护士工作站的实训操作教学,护理信息学考核方法改变等教学改革,比...
- 张梅芳陆静波沈永红沈晓冬姚蓉宣腾
- 关键词:护理信息学教学方法
- 文献传递
- 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液间歇泵入效果观察被引量:7
- 2014年
- 目的观察危重症患者接受肠内营养治疗的最佳输注方式,减轻反流、误吸风险。方法将60例ICUEN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持续泵入输注(16h),观察组采用间歇泵入输注,即输注90min暂停150min,4次/d。结果两组胃残留液、胃液pH值,营养液反流入口、胃管内营养液反流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肠内营养间歇泵入输注方法可减少患者胃残留液量和降低胃液pH值,有效减少反流、误吸发生率,是ICU患者较理想的鼻饲方法。
- 潘慧璘沈永红章月琴
- 关键词:危重症肠内营养反流误吸
- 探讨ICU患者术前访视及其效果评价
- ICU 作为加强医疗病房,集中了现代化的监护和急救设备。ICU 在设置、仪器配备管理上与普通病房不同,息者在接受复杂的综合性治疗及护理的同时,面对的是陌生而复杂的环境。由于 ICE 环境和抢救任务的特殊性,在给患者提供良...
- 沈永红沈菊慧崔屹赵婧
- 关键词:专科护士压力源实验组术前访视加强医疗病房
- 文献传递
- 温石蜡油洗除口腔内痰痂预防呼吸机相关肺炎的研究被引量:6
- 2003年
- 崔屹沈永红
- 关键词:呼吸机相关肺炎痰痂
- 优化中医护理方案在预防脑梗死急性期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护理研究被引量:44
- 2018年
- 目的通过对脑卒中急性期优化中医护理方案的临床验证,确定优化中医护理方案对预防缺血性气虚血瘀证脑卒中患者下肢静脉血栓(DVT)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月-2017年4月缺血性气虚血瘀证脑卒中急性期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运用我院常规西医治疗及护理方法预防卧床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观察组按照预先制定的优化中医护理方案进行辨证施护,并特别注重中医护理技术应用。结果两组患者入院后第1天、第7天、第14天的血浆粘度、全血还原粘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于入院第14天的全血粘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两组患者干预前后下肢静脉多普勒指标及腘静脉多普勒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两组患者下肢肿胀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两组患者DVT发生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对缺血性气虚血瘀证脑卒中患者实施"中风(脑梗死急性期)优化护理方案",能显著改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流速度、降低血粘度、预防肿胀、减少DVT的发生。
- 沈永红姚蓉章月琴唐欢丁莉雯
- 关键词:脑梗死急性期下肢静脉血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