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月华
- 作品数:11 被引量:26H指数:4
- 供职机构:四川省公安厅更多>>
- 发文基金:四川省科技攻关计划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政治法律生物学更多>>
- 单核苷酸多态性的法医学研究
- 杜宏王庆红张海军江继平凌光昀周宇驰魏伟沈月华
- 该项目研究领域处在法庭科学dNa研究的前沿,系四川省科技厅2008年课题公益性研究资助项目,课题名称为:"单核苷酸的法医学应用研究",项目合同编号:2008SG0040。在项目实施中,制定了具体工作实施和课题实施计划,实...
- 关键词:
- 关键词:单核苷酸法医学检验
- 耐氟喹诺酮类铜绿假单胞菌的gyrA基因突变研究被引量:5
- 2003年
- 目的 研究临床分离的耐氟喹诺酮类药物铜绿假单胞菌 gyrA基因突变情况。方法 测定临床分离的 5 5株铜绿假单胞菌的MIC值 ,从中筛选出 1株敏感菌和 8株耐药菌。以标准敏感菌株ATCC2 785 3作为质控菌株 ,用聚合酶链反应 (PCR)扩增 gyrA基因的喹诺酮耐药决定区 (QRDR) ,扩增产物片段长度为3 5 0bp。用限制性内切酶SacⅡ消化PCR产物 ,同时对上述 10株菌的gyrA基因的喹诺酮决定区 (QRDR)进行PCR DNA直接测序分析。结果 临床分离铜绿假单胞菌敏感菌株的 gyrA基因QRDR经限制性内切酶SacⅡ消化后出现 118bp、2 3 2bp两条片段 ,表明该酶切位点未发生突变 ,此结果经DNA序列分析证实。而耐药菌在酶切后均为一条片段 ,表明该酶切位点消失 ,经DNA序列分析发现 ,8株耐药株在 83位 (ACC→ATC)均有突变 ,该单位点突变引起氨基酸由Thr→Ile的改变 ;其中有 3株高度耐药菌同时发现在 87位 (GAC→GGC)有突变 ,该单位点突变引起氨基酸由Asp→Gly的改变 ,但没有发现 87位点突变单独存在。且双位点突变菌株的MIC值与单一位点突变的MIC值相比 ,有显著的升高 ,MIC增加 4~ 3 2倍。除此之外 ,有 6株耐药菌株在 13 2位有一静止突变 (CAC→CAT) ,该突变未引起氨基酸的改变。结论 gyrA基因突变是铜绿假单胞菌对氟喹诺酮类药物产?
- 谭艳方治平宋晓红张海军沈月华
- 关键词:氟喹诺酮类药物GYRA基因
- 刑事案件中DNA检验质量控制技术的研究
- 沈月华王庆红杜宏张海军
- 课题来源与背景:该科研项目为四川省科技厅重点科研项目(川科委计[1999]10号)主要解决当前DNA检验中一些疑难检材的处理,和研制DNA质量控制技术。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科研项目主要应用于各级法庭科学实验室刑事案件中D...
- 关键词:
- 关键词:DNA法医学
- RYR2基因与心脏性猝死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探寻RYR2基因的变异位点G1886S,讨论其与心脏性猝死(sudden cardiac death,SCD)的关系。方法提取SCD组及健康对照组血样的基因组DNA,采用PCR法扩增G1886S基因编码区外显子、外显子-内含子交界区以及3′侧翼区序列,直接进行DNA测序以明确遗传变异类型,并进行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的统计学分析。结果在SCD组检测到2个变异位点,后者在SCD组合对照组中基因型分布和等位基因频率存在差异,并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YR2基因变异位点G1886S与中国人SCD的发生的具有相关性。
- 郝禄贵沈月华
- 关键词:心脏性猝死法医遗传学
- 铜绿假单胞菌parC基因突变与耐氟喹诺酮的关系
- 2003年
- 研究了成都地区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拓扑异构酶ⅣparC基因突变与耐氟喹诺酮类药物的关系。测定临床分离的55株铜绿假单胞菌的MIC值,从中筛选出1株敏感菌和8株耐药菌,以标准敏感菌株ATCC27853作为质控菌株。用PCR反应扩增parC基因的喹诺酮耐药决定区(QRDR),扩增产物片段长度为396bp,同时对上述10株菌的PCR产物进行测序分析。临床分离敏感菌和标准菌株ATCC27853的parC基因序列与国外报道的序列相同,而R25,R42,R43,R44等4株耐药菌株在87位(TCGCG→TTG)均有突变,该单位点突变引起氨基酸由Ser→Leu的改变,此外,新发现在所有耐药菌株115位有一静止突变(GCT→GCG),该突变未引起氨基酸的改变。拓扑异构酶ⅣparC基因突变是铜绿假单胞菌对氟喹诺酮类药物产生耐药性的机制之一,以87位的突变最为常见。
- 谭艳方治平宋晓红张海军沈月华
- 关键词:铜绿假单胞菌PARC基因基因突变
- 微测序技术检测12个Y-SNP及其遗传多态性被引量:7
- 2006年
- 目的应用SNaPshotKit对Y染色体上12个SNP位点进行快速而准确的检测,对四川地区78个汉族男性无关个体进行群体遗传学研究,并对陈旧骨骼和性犯罪案件的相关物证进行检验。方法对SRY2627、SRY1532、M13、M20、SRY8299、Tat、M69及M9、92R7、M17、M19、M112两组共12个Y-SNP位点进行复合扩增,PCR产物经纯化处理后,采用SNaPshotKit试剂结合毛细管电泳技术对单核苷酸多态性进行检测。结果建立了12个Y-SNP位点的微测序快速检测系统,在四川地区人群中发现M9、SRY8299二个位点存在变异。结论复合扩增结合微测序技术能够同时对多个Y-SNP的多态性进行快速而准确的检测,建立的检测系统在法医学个体识别中具有应用价值。
- 杜宏张林周斌张海军梁伟波沈月华
- 关键词:遗传多态性复合扩增
- 法医学中脱氧核糖核酸片段长度多态性的毛细管电泳分析被引量:1
- 2003年
- 张海军沈月华
- 关键词:法医学脱氧核糖核酸长度多态性毛细管电泳分析亲缘关系
- PM+HLADQA1位点扩增分型技术的应用
- 2001年
- 杜宏喻宏沈月华
- 关键词:PM扩增DNA检验法医鉴定
- 凶杀案件的法医现场疑难问题剖析
- 公安机关的法医应该在凶杀案件的侦破中发挥不可取代的重要作用。法医在凶杀案件中解决疑难问题的能力是现场分析的关键,而现场分析的水平和质量会直接影响凶杀案件的侦破。现场分析意见为侦破案件的指挥员提供决策依据,也是法庭审判中使...
- 沈月华
- 文献传递网络资源链接
- 毛细管区带电泳方法对大鼠体内地西泮血药浓度的测定被引量:8
- 2002年
- 目的 :建立毛细管区带电泳测定地西泮血药浓度的方法 ,并用该方法分析地西泮在大鼠体内的代谢情况。方法 :0 .0 5mol·L-1pH2 .5磷酸缓冲液为运行缓冲液 ,石英毛细管 5 0cm× 5 0 μmid ,紫外检测器 ,检测波长 2 14nm ,电动法进样 ,运行电压 15kV。结果 :地西泮在 10~ 10 0 0 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 ,r=0 .9986 ,具有良好的精密度和准确度 ,测得地西泮在大鼠体内的消除半衰期约 2 .2 0h。结论 :高效毛细管区带电泳是一种进行药物分析的好方法 ,以其高效、快速、简便等特点 ,在药物分析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 廖文强沈月华张海军
- 关键词:毛细管区带电泳地西泮血药浓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