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汤泰秦

作品数:50 被引量:295H指数:9
供职机构:广州华侨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广东省卫生厅资助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7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6篇动脉
  • 15篇肺动脉
  • 11篇肺动脉高压
  • 8篇心病
  • 7篇血管
  • 7篇缺氧
  • 7篇哮喘
  • 7篇肺心病
  • 6篇血管病
  • 6篇血压
  • 6篇医生
  • 6篇全科医生
  • 6篇阻塞性
  • 6篇慢性
  • 5篇心脑
  • 5篇心脑血管
  • 5篇心脑血管病
  • 5篇血流
  • 5篇血流图
  • 5篇支气管

机构

  • 26篇暨南大学
  • 16篇暨南大学附属...
  • 6篇湖北省中医院
  • 6篇广州华侨医院
  • 4篇同济医科大学...
  • 3篇同济医科大学...
  • 2篇广州呼吸疾病...
  • 1篇广州医学院
  • 1篇广东医学院附...
  • 1篇广州医学院第...
  • 1篇佛山市第一人...
  • 1篇同济医科大学
  • 1篇武汉市第四医...
  • 1篇汕头大学
  • 1篇湖北中医学院...
  • 1篇广州市红十字...

作者

  • 50篇汤泰秦
  • 5篇熊先智
  • 5篇刘升明
  • 5篇黄纳斯
  • 4篇吴义
  • 4篇吴义
  • 4篇黄志宏
  • 4篇刘升明
  • 3篇丁勇
  • 2篇冉丕鑫
  • 2篇刘润幸
  • 2篇侯励
  • 2篇朱致惠
  • 2篇杨昌南
  • 2篇郑劲平
  • 1篇刘含章
  • 1篇梁标
  • 1篇王声勇
  • 1篇蔡定明
  • 1篇徐远达

传媒

  • 10篇心血管病防治...
  • 9篇暨南大学学报...
  • 9篇中国全科医学
  • 3篇中国中西医结...
  • 3篇同济医科大学...
  • 2篇数理医药学杂...
  • 2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现代临床医学...
  • 1篇中华结核和呼...
  • 1篇中国医院药学...
  • 1篇广东医学
  • 1篇辽宁医学杂志
  • 1篇广州中医药大...
  • 1篇中国心脏起搏...
  • 1篇中西医结合杂...
  • 1篇第七次全国心...

年份

  • 5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3篇2008
  • 3篇2007
  • 3篇2006
  • 1篇2005
  • 3篇2004
  • 1篇2003
  • 4篇2002
  • 6篇2001
  • 3篇2000
  • 1篇1999
  • 2篇1998
  • 3篇1997
  • 1篇1995
  • 4篇1994
  • 1篇1991
  • 2篇1990
  • 2篇1989
5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川芎嗪对缺氧肺动脉高压大鼠血浆内皮素、降钙素基因相关肽水平的影响被引量:18
1998年
用酶免疫检测法测定缺氧3周大鼠血浆内皮素-1(ET-1)、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含量,研究缺氧肺动脉高压(HPH)大鼠血浆ET-1、CGRP水平及川芎嗪对其影响。结果表明,缺氧可使血浆ET-1水平升高,血浆CGRP水平降低,ET-1和CGRP与HPH形成密切相关,CGRP/ET-1比值失衡可能是HPH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川芎嗪对HPH的形成有预防作用,此预防作用可能与纠正失衡的CGRP/ET-1比值有关。
黄志宏汤泰秦黄纳斯刘升明吴义陈淑芬
关键词:川芎嗪药理学肺动脉高压
防治高血压研究情报五则速递
2011年
一、《英国医学杂志》(BMJ)上的一项研究显示,自动血压检测比手动检测结果更为准确 人们对临床实践中的手动血压检测的准确性越来越关注。一些研究显示,靠手动检测至少需要14min才能准确测出血压,但这在常规的临床实践中是行不通的。
汤泰秦
关键词:高血压情报血压检测手动
肺动脉压的六种无创性检测术的对比考核
汤泰秦邵企红朱建红汪鲁莎崔晓溪
从“右心时相的变化与肺动脉压的相关性”研究入手,通过对COPD患者同步进行102例次PAP右心导管术测定和三尖瓣超声心动图右心时相(TV-echo RVTI)检测,在国内首次实施了ECG、PCG、TV-echo PAP曲...
关键词:
关键词:肺动脉压
肺动脉压的血气分析推算法(摘要)
1989年
1964年以来国内外学者先后提出了应用血气指标推算肺动脉压的多个回归方程式。本文进一步研究了有关血气指标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动脉压的相关性,对比考核了各方程式对肺动脉高压(PAH)的诊断正确率。方法与结果一、用国产右心微导管、日本RM—6000八导生理仪及配套压力传感器和有关插件。
汤泰秦邵企红朱建宏汪鲁莎崔小溪
关键词:肺动脉压血气分析PAMP导生微导管无创性检测
全科医生在全科医疗中如何合理使用抗菌药(二)被引量:2
2011年
近年来,不合理用药的现象引发了广泛的关注,滥用抗菌药、无限制的联用抗菌药等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尤为严重。合理使用抗菌药是指在明确指征下选用适宜的抗菌药,并采用适当的剂量和疗程,以达到杀死致病菌、控制感染的目的 ,同时采取各种相应措施以增强患者的免疫力和防止不良反应的发生,尤其是避免细菌耐药性的产生。全科医生作为居民健康的"守门人",日常工作中会应用到大量的抗菌药物,如何合理地使用?又有哪些使用原则?本刊特邀汤泰秦教授对全科医生在全科医疗中如何使用抗菌药等做详细讲解。汤教授已从医五十年,曾任广东省医学会资深专家委员会委员、全科医学分会主任委员,获国务院侨办优秀教师称号;曾先后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务院侨办重点学科基金及省市科委、省卫生厅、中医药管理局等重点课题。本期将继续由汤教授向大家介绍抗菌药物的基本情况,后续内容将陆续刊出。
汤泰秦
关键词:全科医学抗菌药合理用药
肺动脉高压防、治研究进展
1997年
肺动脉高压(PAH)的患病率在我国尚无确切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在美国男性34岁以上者为13.4%,64岁以上者为28.2%;占冠心病的44%,瓣膜病的69%;占234例连续心导管检查术的45%;占心内分流先天性心脏病的74%及几乎全部重症慢性肺疾病者,可见肺动脉高压是一常见临床病症.本文重点讨论缺氧性肺动脉高压.缺氧性肺动脉高压(HPAH)是由缺氧、高碳酸血症和呼酸使肺血管收缩,痉挛及肺血管重构(肺细小动脉和肌型微动脉的平滑肌细胞肥大或萎缩),细胞间质增多,内膜弹力纤维及胶原纤维增生,非肌型微动脉肌化,导致血管壁增厚硬化,管腔狭窄,血流阻力增大,肺动脉压增高.临床上HPAH按病理生理特点属于主动性毛细血管前性PAH,它主要见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以及高山病.80年代发达国家COPD发病率明显下降,然而近十年又渐回升,COPD的发病率均居呼吸疾病的首位!据1995年有关资料COPD在我国的发病率 北京地区为4.65%.湖北地区为2.1%.辽宁地区为158%,推测我国的COPD患者约在2500万之多,可见HPAH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群健康的多发病。
汤泰秦
关键词:肺动脉高压病理学
健康教育对控制慢性病的重要性
2010年
一、高血压是造成心血管病死亡或伤残的主要元凶 作为发病率最高的心血管疾病之一,高血压每年在全球造成的死亡超过700万例,并已成为人类居主导地位的死亡风险因素。流行病学资料显示,我国人群高血压患病率呈持续增长态势。1991年15岁以上人群高血压患病率为13.6%,2002年则为17.7%,10年间增加31%。2002年18岁以上人群高血压患病率为18.8%,估计高血压患者1.6亿,
汤泰秦
关键词:健康教育慢性病高血压患者流行病学资料患病率心血管病
广州市支气管哮喘流行病学调查分析被引量:15
2001年
目的 了解广州地区支气管哮喘 (哮喘 )的发病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统一的流行病学调查表格 ,以随机分层及整群抽样等方法 ,按街道、居委、区域进行抽样调查。结果 共调查 1 2 1 6 0例 ,男 6 0 38例 ,女 6 1 2 2例。哮喘患者 1 0 9例 ,总患病率为 9.0‰ ,其中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 ( 1 1 .1‰vs 6 9‰ ,P <0 0 0 1 ) ;1 8~ 2 5岁年龄段及 6 6~ 75岁年龄段的哮喘患病率较高 ,分别为 45 5‰及 1 3 5‰ ;有咳嗽症状者占 54 4% ,出现喘息者 47 1 %、夜间憋气者6 5%。危险因素调查显示 ,哮喘家族史、季节性花粉过敏及食物过敏 ,伴有过敏性鼻炎及皮炎 ,2岁前患有支气管炎 ,吸入刺激性气体 ,感冒后、天气变化及体力活动后等为较常见的诱发因素。结论 该次调查为今后哮喘的群防群治及相关研究提供了依据。
郑劲平钟南山冉丕鑫欧阳铭徐远达汤泰秦丁勇孙葳王声勇刘润幸
关键词:哮喘流行病学
发挥全科医师的优势作用,防制SARS卷土重来
2004年
汤泰秦
关键词:全科医师SARS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全科医生在全科医疗中如何合理使用抗菌药(三)被引量:1
2011年
近年来,不合理用药的现象引发了广泛的关注,滥用抗菌药、无限制的联用抗菌药等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尤为严重。合理使用抗菌药是指在明确指征下选用适宜的抗菌药,并采用适当的剂量和疗程,以达到杀死致病菌、控制感染的目的,同时采取各种相应措施以增强患者的免疫力和防止不良反应的发生,尤其是避免细菌耐药性的产生。全科医生作为居民健康的"守门人",日常工作中会应用到大量的抗菌药物,如何合理地使用?又有哪些使用原则?本刊特邀汤泰秦教授对全科医生在全科医疗中如何使用抗菌药等做详细讲解。汤教授已从医五十年,曾任广东省医学会资深专家委员会委员、全科医学分会主任委员,获国务院侨办优秀教师称号;曾先后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务院侨办重点学科基金及省市科委、省卫生厅、中医药管理局等重点课题。本期将继续由汤教授向大家介绍抗菌药物的基本情况,后续内容将陆续刊出。
汤泰秦
关键词:全科医学抗菌药合理用药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