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江少恩

作品数:393 被引量:617H指数:12
供职机构: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学技术发展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核科学技术机械工程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214篇期刊文章
  • 126篇专利
  • 46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29篇理学
  • 76篇核科学技术
  • 64篇机械工程
  • 47篇电子电信
  • 17篇自动化与计算...
  • 9篇文化科学
  • 6篇一般工业技术
  • 5篇金属学及工艺
  • 2篇化学工程
  • 2篇航空宇航科学...
  • 2篇医药卫生
  • 2篇兵器科学与技...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天文地球
  • 1篇冶金工程
  • 1篇电气工程

主题

  • 99篇聚变
  • 83篇激光
  • 69篇惯性约束
  • 69篇惯性约束聚变
  • 35篇等离子体
  • 33篇内爆
  • 33篇激光聚变
  • 33篇成像
  • 26篇ICF
  • 25篇X射线
  • 23篇射线
  • 21篇激光等离子体
  • 20篇靶丸
  • 19篇冲击波
  • 18篇光学
  • 17篇电磁
  • 17篇辐射温度
  • 16篇条纹
  • 14篇条纹相
  • 13篇图像

机构

  • 387篇中国工程物理...
  • 26篇北京应用物理...
  • 14篇中国科学技术...
  • 14篇中南大学
  • 13篇中国科学院
  • 7篇电子科技大学
  • 6篇北京大学
  • 6篇西北核技术研...
  • 4篇哈尔滨工业大...
  • 4篇清华大学
  • 4篇四川大学
  • 3篇同济大学
  • 3篇重庆大学
  • 2篇国防科学技术...
  • 1篇安徽大学
  • 1篇大连理工大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鲁东大学
  • 1篇湖南城市学院
  • 1篇西南交通大学

作者

  • 387篇江少恩
  • 154篇丁永坤
  • 128篇杨家敏
  • 113篇刘慎业
  • 105篇王峰
  • 84篇曹柱荣
  • 58篇郑志坚
  • 57篇易涛
  • 56篇易荣清
  • 51篇董建军
  • 47篇李三伟
  • 41篇徐涛
  • 41篇孙可煦
  • 40篇缪文勇
  • 39篇黄天晅
  • 39篇张保汉
  • 38篇侯立飞
  • 38篇崔延莉
  • 37篇邓博
  • 35篇彭晓世

传媒

  • 80篇强激光与粒子...
  • 43篇物理学报
  • 10篇第三届全国高...
  • 7篇光学学报
  • 7篇中国物理学会...
  • 6篇核聚变与等离...
  • 6篇核电子学与探...
  • 6篇中国科学:物...
  • 6篇第五届全国高...
  • 5篇安全与电磁兼...
  • 5篇中国激光
  • 5篇光子学报
  • 5篇湖南文理学院...
  • 4篇原子与分子物...
  • 3篇物理
  • 3篇中国科学(G...
  • 3篇人力资源管理
  • 3篇太赫兹科学与...
  • 3篇第十一届全国...
  • 2篇光学精密工程

年份

  • 6篇2024
  • 13篇2023
  • 8篇2022
  • 15篇2021
  • 23篇2020
  • 19篇2019
  • 49篇2018
  • 25篇2017
  • 14篇2016
  • 21篇2015
  • 25篇2014
  • 31篇2013
  • 20篇2012
  • 24篇2011
  • 8篇2010
  • 6篇2009
  • 4篇2008
  • 7篇2007
  • 5篇2006
  • 5篇2005
39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激光聚变内爆流体不稳定性基础问题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21年
激光聚变有望一劳永逸地解决人类的能源问题,因而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重视,一直是国际研究的前沿热点。目前实现激光惯性约束聚变所面临的最大科学障碍(属于内禀困难)是对内爆过程中高能量密度流体力学不稳定性引起的非线性流动的有效控制,对其研究涵盖高能量密度物理、等离子体物理、流体力学、计算科学、强冲击物理和高压原子物理等多个学科,同时还要具备大规模多物理多尺度多介质流动的数值模拟能力和高功率大型激光装置等研究条件。作为新兴研究课题,高能量密度非线性流动问题充满了各种新奇的现象亟待探索。此外,流体力学不稳定性及其引起的湍流混合,还是天体物理现象(如星系碰撞与合并、恒星演化、原始恒星的形成以及超新星爆炸)中的重要过程,涉及天体物理的一些核心研究内容。本文首先综述了高能量密度非线性流动研究的现状和进展,梳理了其中的挑战和机遇。然后介绍了传统中心点火激光聚变内爆过程发生的主要流体力学不稳定性,在大量分解和综合物理研究基础上,凝练出了目前制约美国国家点火装置(NIF)内爆性能的主要流体不稳定性问题。接下来,总结了国外激光聚变流体不稳定性实验物理的研究概况。最后,展示了内爆物理团队近些年在激光聚变内爆流体不稳定性基础性问题方面的主要研究进展。该团队一直从事激光聚变内爆非线性流动研究与控制,以及聚变靶物理研究与设计,注重理论探索和实验研究相结合,近年来在内爆重要流体力学不稳定性问题的解析理论、数值模拟和激光装置实验设计与数据分析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有力地推动了该研究方向在国内的发展。
王立锋叶文华陈竹李永升丁永坤赵凯歌张靖李志远杨云鹏吴俊峰吴俊峰范征锋李纪伟薛创李纪伟王帅杭旭登缪文勇袁永腾涂绍勇尹传盛曹柱荣邓博杨家敏江少恩董佳钦方智恒贾果谢志勇黄秀光傅思祖程涛李英骏程涛王保山王英华曾维新卢艳旷圆圆卢艳陈伟戴振生谷建法
关键词:激光聚变惯性约束聚变高能量密度物理辐射流体力学
高性能X光二极管的研制被引量:5
2011年
作为X光测量的重要器件,X光二极管的研究和改进工作一直颇受重视。通过对储能系统和输出系统的重点研究与优化设计,研制出了新型超快响应X光二极管(XRD-Ⅱ),并在8 ps短脉冲激光装置上对探测器的性能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XRD-Ⅱ的阻抗匹配特性得到提高,耐压能力达6 kV,上升时间达40 ps,半高全宽达80 ps。标定实验给出的灵敏度结果也说明其灵敏度得到了保证。超快响应X光二极管的成功研制可大大提高X光诊断的时间分辨力,为实现精密定量诊断提供有利条件。
侯立飞杨国洪刘慎业韦敏习易涛江少恩孙可煦
关键词:阻抗匹配上升时间
激光直接加载准等熵实验研究进展
通过准等熵压缩可以获得低温、高密的极端物质状态,是武器物理、天体物理、惯性约束聚变等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近年来,随着激光整形能力的提高,整形激光加载成为该研究方向的极其重要的实验手段,实现的压强峰值远超电子加速器、化爆、...
王哲斌薛全喜江少恩王峰段晓溪刘浩彭晓世徐涛张琛章欢
一种基于准同视轴的ICF热斑电子温度探测设备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准同视轴的ICF热斑电子温度探测设备,所述的探测设备包括子午方向的两块球面物镜、弧矢方向的一块复合球面物镜和X射线的成像板,所构成的两个通道基于Kirkpatrick‑Baze(KB)镜结构成像;...
任宽江少恩董建军曹柱荣穆宝忠谢青李亚冉杨志文李晋张继彦黄天暄王峰缪文勇刘慎业丁永坤张保汉谷渝秋
文献传递
ROSS滤片法测量软X光谱强度被引量:1
2001年
介绍了 ROSS滤片差分法基本原理 ,给出了 ROSS滤片差分对的理论设计及实际应用差分对的响应函数计算结果。并用此方法获得了激光等离子体发射软 X光谱的绝对强度测量值。
孙可煦江少恩黄天暄易荣清崔延莉王红斌
关键词:激光等离子体差分对差分法
基于激光驱动等离子体X光源的X射线相衬成像被引量:6
2010年
为了诊断惯性约束聚变(ICF)内爆靶丸球壳的多层信息,在神光Ⅱ激光器上对激光驱动等离子体X光源的相衬成像进行了研究。利用神光Ⅱ第9路激光驱动平面Ti靶获得X光源,在10μm的针孔约束下作为次级点光源对样品成像,用X光胶片记录。成功地将相衬成像技术应用于ICF实验,综合考虑成像放大倍数、分辨力、成像衬度和抑制烧蚀碎片等因素,选择合适的实验条件,成功获得了清晰的双层内爆靶丸球壳结构,空间分辨力优于10μm。
晏骥江少恩阴泽杰
关键词:惯性约束聚变相衬成像
固定角度平面镜标定方法与不确定度分析
2010年
在北京同步辐射装置新建4B7B束线没有安装反射率计,且用户空间有限的情况下,利用X光基准点还原的方法建立了一种Dante谱仪固定角度平面镜反射率标定方法。利用三光束瞄准方法完成了束线软X光基准重建,通过准直方法实现了平面镜与X光之间的高定角精度,并采取了相应的角度姿态监测,最终在实验中得到的平面镜标定角不确定度为1.0 mrad。基于固定角度平面镜多次安装和朝各个方向转动后的标定结果,获得了高精度的反射率曲线。
杨正华陈伯伦曹柱荣董建军侯立飞易荣清杨家敏刘慎业江少恩
关键词:准直不确定度
等离子体电子密度诊断的全息干涉法被引量:11
2002年
全息干涉是诊断激光等离子体电子密度的一个有效测量方法 ,它具有高时空分辨率的特点。介绍了在“星光 ”条件下设计的紫外皮秒紫外全息干涉系统的原理 ,在研究 Abel反演算法的基础上 ,利用自行研制的基于 Windows操作系统的实验数据处理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了处理和分析。
彭能岭李文洪江少恩袁晓东唐军刘永刚
关键词:激光探针全息干涉阿贝尔方程激光诊断电子密度
CR39探测器的带电粒子能量响应研究
2015年
为在神光系列激光装置上开展惯性约束聚变(IC F )带电粒子诊断,通过0.7~10 M eV加速器质子源和241 Am放射性同位素α粒子源完成了CR39探测器的质子和α粒子能量响应实验研究,结合TRIM程序和半经验模型建立了C R39刻蚀动力学模拟程序,模拟分析了p、D、T和α粒子在正入射和斜入射条件下C R39的径迹形状与能量响应特征,对多种IC F带电粒子谱仪的C R39探测器单元的设计提出了优化方案。
张兴苏明郑建华杨正华杨品陈黎陈铭江少恩刘慎业
关键词:IC
首次全束组六通柱腔内爆物理实验
2018年
六通黑腔是我国独立自主设计的新型激光惯性约束聚变驱动腔型。在大型激光装置上采用全束组注入方式,首次获得了新型六通黑腔10~20倍收缩比综合内爆完整配套实验数据,实现最高YOC2D(实验产额/二维模拟产额)达80.4%的综合内爆性能。
董云松李欣杨家敏黄天晅缪文勇况龙钰景龙飞唐琦彭晓世陈家斌宋仔峰张兴董建军杨志文邓博陈韬邓克立王强强孙奥杨轶濛刘祥明李朝光梁志远陈忠靖尹传盛蒋炜杨冬王峰邹游康洞国郑无敌
关键词:内爆
共39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