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武晓茜

作品数:4 被引量:10H指数:2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基础医学院药理学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吲哚
  • 3篇吲哚-3-原...
  • 2篇星状细胞
  • 2篇乙醛
  • 2篇细胞
  • 2篇纤维化
  • 2篇纤维化发生
  • 2篇肝纤维化
  • 2篇肝纤维化发生
  • 2篇肝星状细胞
  • 1篇蛋白
  • 1篇动蛋白
  • 1篇星状细胞活化
  • 1篇平滑肌
  • 1篇平滑肌肌动蛋...
  • 1篇肌动蛋白
  • 1篇肌肌

机构

  • 4篇武汉大学

作者

  • 4篇汪晖
  • 4篇武晓茜
  • 3篇吴勇
  • 2篇张春
  • 2篇廖长秀
  • 1篇郭喻

传媒

  • 1篇中国药理学通...
  • 1篇中国临床药理...
  • 1篇中国药理通讯

年份

  • 1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吲哚-3-原醇对氧化所致肝纤维化发生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
2006年
目的:肝星状细胞(HSC)激活是肝纤维化发生、发展的关键环节。本研究利用精密肝切片技术和HSC培养技术,制作乙醛所致肝切片HSC激活模型以及HSC体外自氧化激活模型,研究了十字花科类蔬菜提取物——吲哚-3-原醇(indole-3-carbinol,I3C)对HSC活化的影响及其机制,为寻找有效的抗肝纤维化药物提供实验依据。方法:(1)不同浓度13C(0、200、400、800μmol·L^-1)与乙醛(700μmol·L^-1)共同孵育精密肝切片6h,检测培养液中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和乳酸脱氢酶(LDH)活性、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含量、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及其抑制物(TIMP)表达量,测定组织中丙二醛(MDA)和羟脯氨酸(Hyp)的生成量,用免疫组化法分析组织病理学肝切片中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量。
吴勇武晓茜张春汪晖
关键词:吲哚-3-原醇肝纤维化
吲哚-3-原醇对乙醛所致精密肝切片中星状细胞活化的影响被引量:7
2007年
目的利用精密肝切片(PCLS)技术,研究吲哚-3-原醇(I3C)对乙醛活化肝星状细胞(HSCs)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200~800μmol.L-1的I3C及700μmol.L-1乙醛与PCLS共同孵育6h,免疫组化法分析肝切片中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并检测培养液中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和乳酸脱氢酶(LDH)活性、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含量、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及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物-1(TIMP-1)表达量及组织丙二醛(MDA)和羟脯氨酸(Hyp)含量。结果200~800μmol.L-1I3C可不同程度的减少乙醛激活的HSCs,并可明显降低乙醛升高的培养液中GST、LDH活性和肝组织中MDA和Hyp含量(P<0.05或P<0.01),呈良好的浓度依赖性。I3C给药组与乙醛对照组比较,培养液中TGF-β1含量降低(P<0.01),MMP-1/TIMP-1蛋白表达比值升高(P<0.01)。结论I3C能有效拮抗乙醛所致的HSCs活化,其机制与降低细胞氧化应激和促进基质胶原降解有关。
武晓茜汪晖廖长秀
关键词:吲哚-3-原醇乙醛肝星状细胞
吲哚-3-原醇对氧化所致肝纤维化发生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
吴勇武晓茜张春汪晖
精密肝切片中乙醛活化肝星状细胞模型的建立被引量:4
2005年
目的:在精密肝切片中利用乙醛激活肝星状细胞,建立一种星状细胞激活的体外模型,为研究和筛选阻抑肝纤维化发生的药物奠定基础。方法:利用振荡切片机制备精密肝切片,建立培养系统。以700μmol·L-1乙醛孵育切片,培养0、2、4、6h,测定培养基和组织匀浆中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乳酸脱氢酶(LDH)和羟脯氨酸(Hyp)含量,观察病理切片中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结果:与0h相比,乙醛培养2、4、6h培养基的GST、LDH漏出量均显著升高(P<0.05)。切片组织Hyp含量6h较0h相比明显升高(P<0.05)。免疫组化片镜下可见4、6h有α-SMA阳性细胞表达,图像分析显示面积和阳性率较0h明显增加(P<0.05)。结论:精密肝切片与终浓度为700μmol·L-1乙醛共孵育6h可活化切片中星状细胞,该技术可作为良好的体外肝星状细胞激活模型。α-SMA免疫组化是一鉴定体外星状细胞激活的可靠指标。
武晓茜汪晖郭喻廖长秀吴勇
关键词:乙醛肝星状细胞平滑肌肌动蛋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