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明鑫
- 作品数:32 被引量:232H指数:8
- 供职机构: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惠州市科技计划项目广东省惠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经伤椎单侧置钉内固定术与跨伤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段单椎体骨折的临床比较被引量:8
- 2019年
- 目的探讨经伤椎单侧置钉内固定术与跨伤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段单椎体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的104例胸腰段单椎体骨折病人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经伤椎组和跨伤椎组。比较2组围术期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卧床时间、住院时间)、评估术前、术后7 d、术后12mo时疼痛情况。结果(1)经伤椎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高于跨伤椎组(P<0.05),卧床时间、住院时间低于跨伤椎组(P<0.05);(2)术后7 d、术后12mo时,2组VAS评分均呈下降趋势(P<0.05);2组术前、术后12mo时VAS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伤椎组术后7d时VAS、ODI评分低于跨伤椎组(P<0.05);(3)2组Cobb角均先降低再升高(P<0.05),2组椎管占位比均降低(P<0.05),2组伤椎前缘高度比均先升高再降低(P<0.05);术后7 d、术后12mo时,经伤椎组Cobb角、椎管占位比均低于跨伤椎组(P<0.05),伤椎前缘高度比均高于跨伤椎组(P<0.05);(4)术后7 d、术后12mo时,2组ODI评分均呈下降趋势(P<0.05);2组术前、术后12mo时ODI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伤椎和跨伤椎内固定术均是治疗胸腰段椎体骨折的有效方法,但经伤椎内固定有利于改善病人术后恢复状况。
- 安树康孙进谭伟黄学良武明鑫
- 关键词:内固定术
- 经皮内镜下腰椎减压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研究被引量:4
- 2021年
- 目的探讨经皮内镜下腰椎减压椎间融合术(PE-TLIF)治疗腰椎管狭窄症(LSS)的临床效果。方法100例LSS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开放后路腰椎融合术治疗,实验组采用PE-TLIF治疗,比较两组的围术期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术后4 h疼痛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PE-TLIF治疗LSS的效果满意,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
- 李贤坤武明鑫张云帆
- 关键词:腰椎管狭窄症术后并发症
- 3D打印截骨导板在全膝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被引量:3
- 2020年
- 目的评价3D打印截骨导板在全膝关节置换术中应用的效果。方法纳入自2016-07—2018-07诊治的30例严重膝关节骨性关节炎,15例采用3D打印截骨导板辅助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3D打印组),15例采用常规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常规组)。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以及术后3个月膝关节活动度、膝关节功能HSS评分。结果30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4.5(3~6)个月。术后复查X线片显示下肢力线恢复满意,假体位置良好。与常规组比较,3D打印组手术时间更长,术中出血量与术后引流量更少,术后3个月膝关节活动度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D打印组与常规组术后3个月膝关节功能H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膝关节置换术中采用3D打印截骨导板辅助可提高截骨精确度,并且可以优化手术操作流程。
- 张文宙武明鑫崔凤金易志新
- 关键词: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
- 显微镜联合通道下MIS-TLIF术式与经皮双通道脊柱内镜下腰椎融合术式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
- 2024年
- 目的探讨显微镜联合通道下MIS-TLIF术式与经皮双通道脊柱内镜下腰椎融合术治疗单阶段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LDH患者,随机分为MIS-TLIF组与对照组,各30例。MIS-TLIF组采用显微镜联合通道下MIS-TLIF术式治疗,对照组采用经皮双通道脊柱内镜下腰椎融合术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指标、疼痛程度及术后并发症。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对比,P>0.05;MIS-TLIF组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前、术后48 h的VAS评分对比,P>0.05;MIS-TLIF组术后4 h、12 h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MIS-TLIF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略低于对照组,但两组对比,P>0.05。结论显微镜联合通道下MIS-TLIF术式治疗单节段LDH具有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时间快速的优点,且术后早期患者疼痛更轻。
- 孙进岳亮叶小玲李贤坤武明鑫
- 关键词: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
- 小剂量地塞米松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功能的影响被引量:6
- 2019年
- 目的探讨使用两次小剂量地塞米松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疼痛和康复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骨科需要行初次THA患者,排除对地塞米松过敏,酒精或药物滥用者,存在风湿免疫系统疾病,手术前7 d给予任何强阿片类药物和其他心肺功能缺陷的患者。共80例THA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麻醉诱导前静脉注射10 mg地塞米松;实验组在麻醉诱导前和术后12 h接受了两种剂量的10 mg地塞米松。比较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和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术后恶心呕吐(PONV)发生率、术后疲劳程度、髋关节活动度(ROM)、住院时间、镇痛药和止吐消耗量及并发症。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CRP、IL-6、VAS、疲乏程度及ROM等;采用卡方检验比较性别、PONV及并发症。结果实验组术后24 h(t=-1.259,P<0.05)、48 h(t=-2.684,P<0.05)、72 h(t=-3.669,P<0.05)的CRP低于对照组。同样的,实验组术后24 h(t=-1.954,P<0.05)、48 h(t=-3.418,P<0.05)、72 h(t=-4.985,P<0.05)的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术后24 h(t=-2.647,P<0.05)、48 h(t=-2.12,P<0.05)、72 h(t=-1.367,P<0.05)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实验组相比对照组术后PONV发生率更低(χ^2=1.067,P<0.01)、术后疲劳减轻(t=-2.154,P<0.01)、镇痛药和止吐药消耗量更少。实验组相比对照组,缩短了住院时间(t=0.517,P<0.01),增加了关节活动度(t=-3.228,P<0.01)。两组均未发生早期手术切口感染或消化道出血。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应用两次剂量地塞米松,可降低术后CRP、IL-6水平,增加镇痛效果,减少PONV发生率和术后疲劳,但不增加早期手术切口感染和消化道出血的风险。
- 黄昌辉武明鑫
- 关键词:地塞米松
- 脊柱局部正骨推拿配合四物四妙汤治疗颈椎病疗效观察被引量:4
- 2020年
- 目的:观察脊柱局部正骨推拿配合四物四妙汤治疗颈椎病的效果。方法:15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75例。两组均行脊柱局部正骨推拿,观察组加用四物四妙汤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疼痛及日常生活能力均改善,且观察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日常生活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脊柱局部正骨推拿配合四物四妙汤治疗颈椎病疗效较好。
- 许球祥刘宇武明鑫肖景舟邱素定
- 关键词:颈椎病
- 后外侧入路减压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胸椎管狭窄症的疗效及安全性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 探讨后外侧入路减压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胸椎管狭窄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胸椎管狭窄症患者32例,均采用后外侧入路减压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在术前、术后1年及术后2年行Frankel脊髓功能分级,术后2年行Otani分级疗效评定,记录手术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2.3~5.2 h,平均(3.5±0.6)h;术中出血量450~2 000 m L,平均(950±100)m L。术后1年Frankel分级C、D、E级分别为17例、12例、3例,术后2年Frankel分级C、D、E级分别为8例、17例、7例,术后1年、2年与术前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与术后2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年疗效评价,优15例(46.88%),良12例(37.50%),可5例(15.62%),优良率为84.38%。1例患者术中发生脑脊液漏,1例术后即刻出现脊髓功能障碍加重,经针对性处理后得到有效控制。结论 后外侧入路减压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胸椎管狭窄症具有较好的疗效,安全性高。
- 许球祥武明鑫孙进
- 关键词:胸椎管狭窄安全性
- 单髁置换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效果观察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分析单髁置换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效果。方法将60例单间室骨性关节炎患者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2组,每组30例。对照组接受全膝关节置换术,观察组接受单髁置换术。比较2组患者手术情况、术前术后关节活动度(ROM)及HSS评分等。结果 2组患者术前HSS评分、ROM活动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HSS评分及ROM活动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单髁置换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创伤小,安全,患者术后恢复快,疗效满意。
- 蔡康武明鑫黄远源张文宙
- 关键词:膝关节单髁置换术全膝关节置换术
- 骨科机器人辅助与传统透视下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比较被引量:12
- 2021年
- 目的比较骨科机器人辅助与传统透视辅助下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OVCF)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符合要求的180例OVCF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应用天玑骨科机器人系统行PVP治疗,对照组采用C型臂透视辅助下行PVP治疗。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穿刺内倾角度、骨水泥灌注量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分别于术前、术后1 d、术后1周、术后1月记录两组患者的腰背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及手术椎体Cobb角。结果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及骨水泥灌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较对照组均明显减少(P<0.05),穿刺内倾角度较对照组明显增大(P<0.05);手术后第1天、术后1周、术后1个月VAS评分以及ODI评分较术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复查伤椎Cobb角较术前无明显变化(P>0.05)。对照组有15例患者出现骨水泥渗漏入椎管,观察组骨水泥渗漏4例,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科机器人辅助与传统透视辅助PVP治疗OVCF均能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前者能减少手术时间,降低骨水泥渗漏率,应用前景良好。
- 谢海清李贤坤孙进张云帆武明鑫
- 关键词:经皮椎体成形术骨质疏松性骨折
- 单髁置换和全膝关节置换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比较被引量:9
- 2017年
- 目的探讨单髁置换术(UKA)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为该手术方法在临床推广使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30例接受UKA治疗的患者和30例接受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治疗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对照研究,比较两组术中指标,术前、术后关节活动度(ROM)、HSS评分及术后随访疗效指数。结果按照不同的置换术治疗后,两组患者术中指标:手术时间(t=9.25,P=0.00)、术中出血量(t=12.47,P=0.00)、术后住院时间(t=6.99,P=0.00);术后ROM评分(t=2.15,P=0.04);随访疗效步行速度(t=2.24,P=0.03)、左右步幅(t=4.08,P=0.00)、活动积分(t=11.06,P=0.00)、平衡积分(t=2.82,P=0.01)及治疗指数(t=6.49,P=0.04)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运用单髁置换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具有微创、安全、患者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蔡康武明鑫黄远源张文宙
- 关键词:膝关节单髁置换术全膝关节置换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