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欧阳果良

作品数:4 被引量:15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南省科技厅重点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蛋白
  • 4篇鼻咽
  • 4篇鼻咽癌
  • 3篇抑制蛋白
  • 3篇激酶
  • 3篇RAF激酶抑...
  • 2篇蛋白质
  • 2篇蛋白质组
  • 2篇白质
  • 1篇蛋白质组分
  • 1篇蛋白质组分析
  • 1篇蛋白质组学
  • 1篇低表达
  • 1篇电泳
  • 1篇信号
  • 1篇信号通路
  • 1篇信号通路活化
  • 1篇增殖
  • 1篇质谱
  • 1篇双向凝胶电泳

机构

  • 4篇中南大学

作者

  • 4篇欧阳果良
  • 3篇李茂玉
  • 3篇陈彦
  • 3篇肖志强
  • 3篇张鹏飞
  • 3篇易红
  • 3篇李萃
  • 3篇陈主初
  • 3篇彭芳
  • 2篇阮林
  • 1篇李君
  • 1篇冯雪萍
  • 1篇李建玲

传媒

  • 2篇国际病理科学...
  • 1篇生物化学与生...

年份

  • 1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Raf激酶抑制蛋白对鼻咽癌细胞增殖的影响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探讨Raf激酶抑制蛋白(RKIP)对鼻咽癌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采用脂质体转染方法将反义RKIP核酸表达质粒pcDNA3.1(-)-asRKIP及空白载体pcDNA3.1(-)分别转染鼻咽癌细胞系6-10B细胞,用West-ern印迹检测RKIP表达,建立RKIP表达下调的稳定转染细胞和对照细胞系。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流式细胞术和软琼脂集落形成实验检测RKIP表达下调对鼻咽癌细胞增殖、细胞周期分布和停泊非依赖性生长的影响。结果:建立了RKIP表达下调的6-10B鼻咽癌细胞系;RKIP表达下调促进6-10B细胞增殖和停泊非依赖性生长,并加速其越过G0/G1期。结论:RKIP具有抑制鼻咽癌细胞增殖和停泊非依赖性生长的作用,可能在鼻咽癌发病中具有重要作用。
欧阳果良陈彦易红冯雪萍张鹏飞李茂玉李萃阮林彭芳陈主初肖志强
关键词:鼻咽癌RAF激酶抑制蛋白增殖细胞周期
Raf激酶抑制蛋白在鼻咽癌转移中的作用研究
背景:鼻咽癌是我国南方及东南亚地区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早期转移是鼻咽癌最重要的特征之一,也是患者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但鼻咽癌转移机制尚不清楚。Raf激酶抑制蛋白/(RKIP/)是一种高度保守、广泛表达、具有多种生理与病...
欧阳果良
关键词:鼻咽癌蛋白质组学RAF激酶抑制蛋白
文献传递
RKIP低表达与鼻咽癌侵袭转移和NF-κB信号通路活化相关被引量:12
2009年
为筛选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发病相关的蛋白质,采用双向凝胶电泳(two-dimensional electrophoresis,2-DE)和质谱(mass spectrometry,MS)技术比较NPC组织与癌旁正常鼻咽上皮组织(adjacent normal nasopharyngeal epithelialtissue,ANNET)蛋白质表达的差异,鉴定了21个差异蛋白,其中Raf激酶抑制蛋白(Raf kinase inhibitor protein,RKIP)等9个蛋白质在NPC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低于ANNET.为探讨RKIP在NPC转移中的作用和机制,采用Western blot检测RKIP在不同转移潜能的5-8F和6-10BNPC细胞中的表达水平,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查RKIP在石蜡包埋NPC组织、正常鼻咽上皮组织(normal nasopharyngeal epithelial tissue,NNET))及颈淋巴结转移NPC组织(lymphnode metastatic NPC,LMNPC)中的表达水平,采用脂质体转染方法将正义、反义RKIP表达质粒及其相应空白载体分别转染5-8F和6-10B细胞,建立相应的稳定转染细胞系,分析RKIP表达水平改变对NPC细胞体外侵袭能力和NF-κB信号通路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RKIP在高转移5-8F细胞中的表达水平低于非转移6-10B细胞、在NPC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低于NNET、在转移癌中表达缺失.上调RKIP表达能抑制5-8F细胞的侵袭能力,而下调RKIP表达能增强6-10B细胞的侵袭能力;上调RKIP表达能降低5-8F细胞的p-IκB-α水平和NF-κB的转录活性,而下调RKIP表达能增加6-10B细胞的p-IκB-α水平和NF-κB的转录活性.研究结果提示,RKIP可能是NPC的一个转移抑制蛋白,RKIP表达下调可能通过活化NF-κB信号通路促进NPC细胞侵袭和转移.
陈彦李君易红欧阳果良李萃张鹏飞李茂玉彭芳陈主初李建玲肖志强
关键词:鼻咽癌RAF激酶抑制蛋白核因子ΚB
鼻咽癌组织与正常鼻咽上皮组织的差异磷酸化蛋白质组分析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比较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组织与正常鼻咽上皮组织磷酸化蛋白质组差异,筛选差异磷酸化蛋白质,为揭示NPC的发病机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双向凝胶电泳技术(2-DE)分离NPC组织与正常鼻咽上皮组织的总蛋白质,蛋白质转膜后与抗酪氨酸磷酸化抗体进行Western印迹分析,图像分析识别差异磷酸化蛋白质点,电喷雾-四极杆-串联质谱(ESI-Q-TOF MS/MS)鉴定差异的酪氨酸磷酸化蛋白质,采用NetPhos软件预测蛋白质的酪氨酸磷酸化位点,并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差异磷酸化蛋白质的功能和亚细胞定位进行分析。采用Western印迹检测差异蛋白质(phosphatidylethanolamine-binding protein 1)在正常鼻咽黏膜组织和鼻咽癌组织的总蛋白质中的磷酸化水平。结果:建立了NPC组织与正常鼻咽上皮组织的酪氨酸磷酸化蛋白质表达谱,识别了25个差异酪氨酸磷酸化蛋白质,共鉴定了13个差异酪氨酸磷酸化蛋白质,其中7个蛋白质的酪氨酸磷酸化水平在NPC组织中增强,而6个蛋白质的酪氨酸磷酸化水平降低。NetPhos软件预测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13个差异蛋白质均存在酪氨酸磷酸化位点,其功能涉及物质代谢、细胞结构、细胞防御以及信号转导。与正常鼻咽黏膜组织相比较,差异蛋白phosphatidylethanolamine-binding protein 1在鼻咽癌组织中磷酸化表达水平下调。结论:鉴定了13个可能与NPC发病相关的酪氨酸磷酸化蛋白质,为揭示NPC发病机制提供了科学论依据。
欧阳果良陈彦阮林李茂玉张鹏飞李萃彭芳易红陈主初肖志强
关键词:鼻咽癌磷酸化蛋白质组酪氨酸磷酸化双向凝胶电泳串联质谱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