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军
- 作品数:20 被引量:92H指数:4
-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57例婴儿腹膜后畸胎瘤诊治体会
- 目的回顾性分析57例婴儿腹膜后畸胎瘤诊断治疗特点。方法收集2002年10月至2012年6月我院收治的57例婴儿腹膜后畸胎瘤,男14例,女43例,男女之比为1:3.31。年龄4天至1岁,中位年龄3月8天。左腹膜后21例,右...
- 王珊李长春章均吕麟亚孔祥如杨超赵珍珍欧阳军
- 介绍一种儿童甲状舌管囊肿的改良手术
- 目的探讨儿童甲状舌管囊肿的手术治疗方法,提出一种提高治愈率的改良手术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年4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342例甲状舌管囊肿患儿的病例资料,将改进手术方法后5年的病例与改进前5年治疗的病例进行对...
- 李长春王珊章均欧阳军孔祥如杨超赵珍珍
- 文献传递
- 儿童严重肱骨髁上骨折合并神经损伤的手术治疗与功能康复被引量:25
- 2002年
- 目的 探讨儿童严重肱骨髁上骨折合并神经损伤早期积极切开复位、神经探查整复的必要性及术后肘关节功能、神经功能康复。方法 本组 4 8例均早期切开复位 ,同时行神经探查整复术 ,术后施行早期功能锻炼及促进神经功能恢复的一系列非手术治疗。结果 随访 36例 ,其肘关节功能及神经功能术后恢复 :优 2 9例 ,良 5例 ,差 2例。结论 对小儿严重肱骨髁上骨折合并神经损伤宜早期切开复位并行神经探查整复 。
- 李明张德文马学龙海兵欧阳军
- 关键词:肱骨骨折外科手术康复儿童
- TACE治疗不可切除型肝母细胞瘤早期不良反应事件的回顾性分析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探讨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治疗儿童不可切除型肝母细胞瘤早期不良反应事件的变化规律及临床意义。方法观察14例不可切除型肝母细胞瘤患儿行TACE治疗前后血清酶学、血常规指标的变化。结果 TACE治疗前后外周血中白细胞(WBC)、血红蛋白(Hb)、血小板(PLT)无显著性变化(P>0.05),不良反应事件较少,等级较低;碱性磷酸酶(ALP)、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水平在TACE治疗前后各时间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ACE治疗后3、5 d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ALT、AST不良反应事件增多。TACE治疗后7 d ALT、AST、LDH水平与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ACE治疗儿童不可切除型肝母细胞瘤仅引发肝功能短暂损伤,在7 d即可实施后续治疗。
- 孔祥如王珊章均李长春欧阳军赵珍珍杨超邓晓斌彭亮
- 关键词:肝母细胞瘤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血清酶学
- 小儿恶性肿瘤化疗前后外周血多药耐药基因、多药耐药相关蛋白基因、肺耐药蛋白基因的变化及临床意义被引量:7
- 2010年
- 目的探讨实体恶性肿瘤化疗患儿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s)中多药耐药基因(multi-drug resistance1,MDR1)、多药耐药相关蛋白基因(multi-drug resistance-associated protein1,MRP1)、肺耐药蛋白基因(lung resistance protein,LRP)的表达量及其与临床化疗的关系。方法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CR,FQ-PCR)技术,检测患儿化疗前后外周血和手术切除新鲜冻存组织,以及对照组外周血中MDR1、MRP1、LRP的mRNA表达量。结果所有化疗患儿外周血MDR1表达量与同期手术切除的肿瘤组织MDR1表达量存在正相关(r=0.894,P=0.000);化疗前后外周血MDR1表达量变化与肿瘤大小变化间存在负相关:神经母细胞瘤(r=-0.733,P=0.000),卵黄囊瘤(r=-0.874,P=0.000),淋巴瘤(r=-0.617,P=0.005);化疗前外周血MDR1表达量与首次化疗后相应肿瘤标志物变化大小呈负相关:神经母细胞瘤尿香草杏仁酸(VMA)(r=-0.440,P=0.046),卵黄囊瘤甲胎蛋白(AFP)(r=-0.831,P=0.000),淋巴瘤乳酸脱氢酶(LDH)(r=-0.495,P=0.031)。随着化疗次数的增加MDR1表达量增加(P<0.05)。结论动态检测患儿化疗前后PBMCs中MDR1mRNA水平对化疗疗效及预后的判定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可在一定程度上指导化疗方案的修订。
- 邓晓斌王珊邹琳李长春章均欧阳军
- 关键词:多药耐药基因多药耐药相关蛋白基因肺耐药蛋白基因外周血
- B超引导下低浓度平阳霉素注射治疗319例小儿淋巴管瘤的体会
- 目的探讨B超引导下低浓度平阳霉素注射治疗小儿淋巴管瘤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分析2002年10月至2008年4月我科收治的319例小儿淋巴管瘤,男206例,女113例。年龄最小1月,最大17.3岁,平均年龄2.9岁,中...
- 王珊李长春章均欧阳军
- 文献传递
- 小儿实体恶性肿瘤化疗前后外周血MDR1、MRP1、LRP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 目的探讨实体恶性肿瘤化疗患儿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s)中多药耐药基因(Multi-drug resistancel,MDR1)、多药耐药相关蛋白基...
- 邓晓斌王珊邹琳李长春章均欧阳军孔祥如敖玉
- 文献传递
- 儿童孟氏骨折的治疗被引量:39
- 2004年
- 目的对儿童孟氏骨折的非手术与手术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方法1991年1月~2001年12月,对128例孟氏骨折患儿采用非手术和手术方法进行治疗,男91例,女37例;年龄2~14岁,平均7.4岁。按Bado法分型Ⅰ型(伸展型)73例,占57.0%;Ⅱ型(屈曲型)20例,占15.6%;Ⅲ型(内收型)33例,占25.8%;Ⅳ型(尺桡骨双骨折合并桡骨头脱位)2例,占1.6%。非手术治疗50例,均为1周内的新鲜骨折;手术治疗78例,包括闭合复位失败的新鲜骨折30例及陈旧性骨折48例。非手术组患儿均行手法复位,石膏固定;手术组患儿中,45例采用单针固定(新鲜骨折16例,陈旧性骨折29例),即肱桡关节复位后,单枚克氏针固定,尺骨骨折复位后不做内固定;33例采用双针固定(新鲜骨折14例,陈旧性骨折19例),即复位肱桡关节及尺骨骨折后,分别用克氏针固定。手术组中,新鲜骨折环状韧带可行简单修补,但不需重建;陈旧性骨折不行环状韧带修复或重建,手术组术后均行石膏固定4~6周。结果128例患儿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10年,平均5.6年。根据李汉民等制定的标准对患儿肢体功能进行评定。非手术组优42例,良4例,一般2例,差2例,优良率92.0%;单针固定组优37例,良5例,一般2例,差1例,优良率93.3%;双针固定组优22例,良7例,一般2例,差2例,优良率87.9%。结论儿童新鲜孟氏骨折治疗应首选闭合复位,
- 李明张德文刘正全龙海兵欧阳军马学
- 关键词:儿童孟氏骨折
- 57例婴儿腹膜后畸胎瘤诊治体会
- 目的 回顾性分析57例婴儿腹膜后畸胎瘤诊断治疗特点.材料与方法 收集2002年10月至2012年6月我院收治的57例婴儿腹膜后畸胎瘤,男14例,女43例.男女之比为1:3.31.年龄4天至1岁,中位数年龄为3月8天.
- 王珊李长春章均吕磷亚孔祥如杨超赵珍珍欧阳军
- 关键词:婴儿新生儿腹膜后畸胎瘤手术
- 76例婴儿畸胎瘤诊治体会
- 目的探讨婴儿期畸胎瘤的诊断治疗特点。方法回顾分析2002年10月至2008年4月我科收治的76例婴儿畸胎瘤,男17例、女59例。年龄≤1月的骶尾部畸胎瘤16例,卵巢畸胎瘤1例,骶尾部卵黄囊瘤1例;年龄≤3月的骶尾部畸胎瘤...
- 王珊李长春章均欧阳军
- 关键词:婴儿新生儿畸胎瘤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