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梅丹

作品数:47 被引量:176H指数:8
供职机构:大连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大连市医学卫生科学研究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2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5篇医药卫生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9篇病例
  • 5篇住院
  • 4篇住院病例
  • 4篇流行病
  • 4篇流行病学
  • 3篇道路交通
  • 3篇血管
  • 3篇脑血
  • 3篇脑血管
  • 3篇交通伤害
  • 3篇标化
  • 3篇标化死亡率
  • 3篇病例资料
  • 3篇病例资料分析
  • 3篇粗死亡率
  • 2篇道路交通伤害
  • 2篇碘缺乏
  • 2篇碘缺乏病
  • 2篇跌倒
  • 2篇动车

机构

  • 35篇大连市疾病预...
  • 8篇大连医科大学
  • 2篇辽宁省疾病预...
  • 2篇北京协和医学...
  • 1篇本溪市疾病预...
  • 1篇大连市西岗区...
  • 1篇大连市旅顺口...
  • 1篇普兰店市疾病...
  • 1篇铁岭市疾病预...

作者

  • 36篇梅丹
  • 8篇陈凤义
  • 8篇邵世亮
  • 8篇张斌
  • 7篇姚伟
  • 6篇张莉梅
  • 6篇周毅恒
  • 5篇何静
  • 5篇王晓锋
  • 4篇林红
  • 4篇许放
  • 3篇战贤梅
  • 3篇关磊
  • 3篇王浩
  • 3篇邹积丰
  • 3篇孙巍
  • 2篇刘明禹
  • 2篇姜杰
  • 2篇王玉华
  • 2篇崔昱

传媒

  • 7篇预防医学论坛
  • 4篇中国公共卫生
  • 4篇中国病原生物...
  • 3篇中华疾病控制...
  • 3篇伤害医学(电...
  • 2篇中国健康教育
  • 2篇中国地方病学...
  • 2篇中国肿瘤
  • 1篇疾病监测
  • 1篇中国微生态学...
  • 1篇中国学校卫生
  • 1篇实用预防医学
  • 1篇中国慢性病预...
  • 1篇第五届全国伤...
  • 1篇中华医学会地...
  • 1篇中华医学会地...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8
  • 5篇2017
  • 2篇2015
  • 4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2
  • 3篇2011
  • 5篇2010
  • 3篇2009
  • 3篇2008
  • 2篇2007
4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2009—2013年大连市跌倒伤害流行特征分析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探讨大连市跌倒伤害的流行现状,为制定有针对性的干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以全国伤害监测系统为平台,收集大连市3所伤害监测医院的急诊科首诊为跌倒的伤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横断面分析其流行特征。结果在108 759例伤害监测病例中跌倒病例为30 551例,占所有哨点医院就诊伤害病例的28.1%,其中男性(17 300例,56.6%)女性(13 251例,43.4%)性别比为1.3∶1;年龄主要集中在25~64岁之间,占所有病例的62.0%;专业技术人员(5039例,16.5%)和离退休人员(4394例,14.4%)位居职业分布的前2位;跌倒发生场所占比最高的是公共居住场所(24.6%),其次为家中(22.2%);5岁以下儿童和65岁以上人群最常见的受伤部位均为上肢,分别占78.4%和29.7%,其余人群均以下肢伤害为主。随着年龄的增长跌倒伤害造成的骨折和住院的比例呈逐渐增长的趋势。结论公共居住场所和家庭是跌倒伤害发生的主要场所,不同年龄人群跌倒伤害的部位和性质均有所不同,建议针对不同的活动场所和年龄组开展相应的跌倒预防干预项目。
周毅恒梅丹陈杨
关键词:跌倒
2010~2011年大连市3707例伤害住院病例资料分析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了解大连市伤害住院病例的分布特点,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2010年11月至2011年4月在大连市沙河口区9所县级以上医院住院的伤害病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合计报告伤害住院病例3 707例,其中男性占68.90%,女性占31.10%;0~19岁占6.80%,20~49岁占55.49%,≥50岁占37.71%;工人占36.09%,农民占16.94%,专业技术人员占6.88%,在校学生占4.86%,事业单位人员占3.94%,商业服务人员占3.59%,无业和待业人员占3.10%,渔民占0.89%,机关干部占0.84%,其他人员占22.36%,不详占0.51%。住院病例伤害的前5位原因依次为跌倒(占31.08%)、无生命机械力(占26.00%)、加害(占9.95%)、行人运输事故(占6.69%)、其他陆地伤害(占6.23%)。伤害病例平均住院费用为8 114.55元;出院时致残者占0.30%,死亡者占0.65%。[结论]伤害住院病例主要以跌倒和无生命机械力为主,男性、青壮年为伤害住院病例的重点人群。
战贤梅梅丹张莉梅
关键词:住院病例
大连市华支睾吸虫感染情况调查被引量:1
2008年
调查大连市华支睾吸虫感染情况。结果淡水鱼华支睾吸虫囊蚴阳性率为14.84%;401人病原学检查和73份血清学检测均为阴性。表明该市大河村复州河流域淡水鱼有华支睾吸虫寄生,未发现人群华支睾吸虫感染。
梅丹陈凤义刘丹红姚伟薄志坚张斌邵世亮李永波王祯洪
关键词:华支睾吸虫中间宿主淡水鱼感染率
2008年大连市伤害监测哨点医院首诊伤害病例分析被引量:8
2010年
[目的]了解大连市伤害发生的特点和流行规律,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8年大连市3家监测哨点医院首诊伤害病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8年合计报告伤害病例19720例,其中男性、女性分别占67.60%、32.40%),25~44岁占41.93%,商业/服务业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在校学生分别占19.56%、15.86%、13.07%;伤害原因为钝器伤、跌倒/坠落伤的分别占30.26%、24.11%;伤害发生在公路/街道的占26.17%;伤害发生时在休闲和工作的分别占45.18%、19.59%;挫伤/擦伤、锐器伤开放伤分别占44.10%、25.21%;意外事故占78.44%;轻度伤害占72.64%;到医院治疗后回家者占81.88%。[结论]大连市伤害以钝器伤、跌倒/坠落为主,男性、青壮年是伤害的高发人群。
许放何静梅丹刘明禹
2009年大连市监测哨点医院首诊机动车交通伤害病例资料分析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分析大连市2009年机动车交通伤害发生的特点,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2009年大连市3家伤害监测哨点医院急诊诊断为伤害的全部首诊病例中机动车交通伤害病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9年3家医院合计报告机动车交通伤害病例3 315例,占全部伤害病例24 047例的13.79%。3 315例机动车交通伤害中,男性占58.25%,女性占41.75%;最多的是25~44岁(占41.42%)、45~64岁(占30.53%),商业服务业人员(占19.88%)、专业技术人员(占15.14%)、离(退)休人员(占11.55%);发生地点主要在公路/街道(占89.14%),伤害性质主要是挫伤(占60.30%),伤害部位主要在头部(占30.92%),伤害发生时活动主要是驾乘交通工具(占42.71%);意外事故占99.16%;死亡者占0.15%。[结论]2009年急诊首诊机动车交通伤害病例中,青壮年、男性多见。应针对机动车交通伤害的重点人群,开展伤害预防工作。
梅丹何静战贤梅
2007~2009年大连市监测点医院就诊老年伤害病例资料分析被引量:10
2010年
[目的]探讨大连市老龄人口伤害发生情况,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2007~2009年大连市3所3级甲等医院就诊后诊断为伤害的全部首诊病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7~2009年3所医院合计报告60岁以上老年伤害病例4890例。其中,2007年870例,2008年1717例,2009年2303例;男性占46.54%,女性占53.46%;60~64岁占29.31%,65~69岁占17.77%,70~74岁占18.05%,75~79岁占15.67%,80~84岁占11.00%,85岁以上占8.20%。伤害原因主要是跌倒/坠落(占46.03%)、机动车车祸(占21.29%)、钝器伤(占12.78%)、刀/锐器伤(占9.57%)、动物伤(占3.94%);伤害部位主要是头部(占29.09%)、上肢(占26.83%)、下肢(占20.15%)、躯干(占13.89%)、多部位(占7.02%);伤害发生在休闲活动中的占54.76%,在家务/学习的占12.35%,在驾乘交通工具的占9.61%,在有偿工作的占3.97%,在体育活动的占1.33%;挫伤、擦伤占37.38%,锐器伤、咬伤、开放伤占20.59%,骨折占25.51%,脑震荡、脑挫裂伤占6.48%,扭伤/拉伤占5.64%。属于非故意伤害的占90.63%,属于故意伤害的占7.87%,属于自残/自杀的占0.67%。轻度、中度和重度伤害分别占66.20%,30.78%和3.03%。治疗后回家的占74.07%,观察/住院/转院的占24.79%,死亡占0.37%。[结论]老年人主要以跌倒/坠落和钝器伤为主,应强化针对性的防范措施。
梅丹何静许放刘明禹王浩
关键词:老年人病例
环境改善对老年人跌倒干预效果的评估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通过对社区老年人居家环境和外环境的安全性评估,促进居家和外环境致跌危险环境的改造,降低老年人跌倒的发生。方法在大连市某社区选取60岁以上老年人家庭,入户进行家居环境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开展居家环境干预活动,包括:宣传、讲座和居家环境样板间改造。对社区楼房外环境致跌危险因素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社区居委会进行外环境整改。1年后再次入户进行居家和外环境改造情况评估。干预活动前后调查老年人跌倒率。结果干预前跌倒率为19.6%,干预后跌倒率为11.5%,与干预前比较非常显著降低(χ~2=34.523,P<0.01),干预有效。结论居家环境和外环境致跌危险因素,增加了老年人跌倒发生的风险。开展有针对性的居家和外环境致跌危险因素评估和改造,可有效预防老年人跌倒的发生。
梅丹姜杰王晓锋刘丹
关键词:老年人干预居家
大连郊区儿童蛲虫感染调查分析被引量:6
2008年
调查大连市郊区城镇和农村幼儿童207人,蛲虫感染率均为0,与儿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密切相关。
陈凤义孙丽梅丹郑莉莉张斌邵世亮刘桂贤赵勇胜崔昱
关键词:蛲虫
大连农村地区人体肠道寄生虫感染抽样调查被引量:8
2007年
按照《全国人体重要寄生虫病现状调查实施细则》规定的方法和要求,对415人进行了流行病学现场问卷式填表调查和304份粪便检查。检出蛔虫为单一虫种,感染率为5.92%。蛔虫感染率性别间差异无显著性,年龄组间差异无显著性,但以75岁以上年龄组为最高,农民、家庭妇女为主要感染对象。
梅丹陈凤义姚伟李永波张斌邵世亮赵新明郝金宽张文平
关键词:肠道寄生虫感染率流行病学调查
大连市机动车交通伤害的流行病学分析被引量:7
2010年
目的分析大连市机动车交通伤害发生的特点及流行规律。方法运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收集2006-2009年在大连市3所医院就诊的,诊断为伤害的全部首诊病例,提取机动车交通伤害病例进行分析。结果 2006-2009年共报告机动车交通伤害病例10 243例,占全部伤害病例的15.53%,居伤害原因的第4位。男女性别比1.38∶1。25-岁年龄组为机动车交通伤害高发人群,占机动车交通伤害病例的42.66%。机动车交通伤害病例以商业服务业人员、离退休人员和办事人员为主,分别占18.51%、10.83%和10.68%。机动车交通伤害发生的地点主要在公路/街道、贸易/服务场所和工业/建筑场所,分别占57.16%、22.85%和13.74%。机动车交通伤害病例的伤害性质主要是挫伤擦伤,占60.36%;伤害部位主要在头部,占30.30%;伤害发生时活动主要是驾乘交通工具(45.97%)。多为意外事故(98.88%)。结论机动车交通伤害是大连市门急诊伤害病例的主要类型,青壮年是高发人群,男性多见。应针对机动车交通伤害重点人群,开展伤害预防工作。
梅丹许放何静王浩
关键词:道路交通伤害流行病学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