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杏菊
- 作品数:11 被引量:90H指数:5
- 供职机构:江门市中心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妊娠期乳腺癌患者的心理护理初探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探讨妊娠期乳腺癌患者的心理干预措施。方法选择17例妊娠期乳腺癌患者,针对患者的心理特点进行护理,并总结护理干预所取得的效果。结果对乳腺癌确诊的恐惧和焦虑占94.1%,对手术和麻醉的担心占35.3%,对手术后外观的担心占52.9%,对术后长期化放疗的担心占11.8%,对经济情况的担心占23.5%,对治疗效果的担心占17.6%,对小儿影响的担心占100.0%,对夫妻生活的担心占88.2%,对日后工作能力的担心占35.3%,实施心理干预后患者SAS和SDS均较干预前降低,T=-7.504和8.763(P〈0.05)。结论合理有效的心理干预对患者重拾生活的信心,促进患者家庭的和睦以及下一代的健康成长均有其独特的重要性。
- 梁杏菊
- 关键词:妊娠期乳腺癌心理护理
- 直肠阴道瘘修补术患者围术期的护理体会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探讨直肠—阴道瘘修补术患者围术期的护理要点。方法:总结35例直肠—阴道瘘患者的护理经验。结果:手术前后阴道分泌物和阴道流便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良好的护理对于手术后阴道分泌物和阴道流便情况均有影响。
- 梁杏菊
- 关键词:直肠阴道瘘修补术围术期护理
- 甲状腺术后出血的病因分析、处理及护理方法被引量:6
- 2014年
- 目的:探讨甲状腺患者术后出血的病因,处理措施及护理,并运用合适的护理减少甲状腺术后出血的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甲状腺术后出血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病因分析,并给予合适的护理措施。结果:45例患者中残留腺体、肌肉两端渗血16例;术中止血不彻底14例;引流不畅11例;血管结扎线脱落4例;经过有效及时的护理手段,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及时给予有效的处理方法,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甲状腺术后发生出血是临床较为常见的一种严重并发症,术后需要护士严密的观察和精心的护理,可将发生率降低。
- 郑惠珍马雁秀谭国强梁杏菊
- 关键词:甲状腺术后出血护理
- 胃穿孔围术期护理及并发症处理措施探讨被引量:6
- 2010年
- 目的探讨胃穿孔围手术的护理措施和并发症处理方法。方法本院自2006年1月至2009年2月共收治胃穿孔患者39例,总结护理经验和并发症处理的方法。结果39例中治愈37例,死亡2例,发生并发症7例,其中切口感染5例,吻合口梗阻2例,经过治疗后均获痊愈。结论对胃穿孔围手术患者实施有效护理并对患者出现的并发症进行针对性护理处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 梁杏菊
- 关键词:胃穿孔并发症护理
- 18F-FDG PETCT在多发性骨髓瘤中的诊断价值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为了更好的指导临床对多发性骨髓瘤诊断和治疗,探讨18F-FDG PET/CT在多发性骨髓瘤中的诊断价值和意义。方法:随机从本院2017年1月至2019年7月接诊的经骨髓穿刺病理活检确诊为多发性骨髓瘤的患者中选取144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入组患者均行X线和18F-FDG PET/CT检查,探讨18F-FDG PET/CT在多发性骨髓瘤中的诊断价值和意义。结果:统计数据显示,18F-FDG PET/CT共扫描出多发性骨髓瘤患者129例,总检出率为89.58%(129/144),共发现病变324处,检出率为90.00%,而X线共扫描出多发性骨髓瘤患者72例,总检出率为50.00%(72/144),共发现病变228处,检出率为63.33%,18F-FDG PET/CT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及病变检出率均明显增加且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诊断多发性骨髓瘤的准确率分别83.33(120/144)和41.67(60/144),观察组的诊断准确率更高且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采用18F-FDG PET/CT检查,能够提高患者及病变的检出率,增加检测的准确性,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
- 伍日照黄斌豪周锦俊梁杏菊
-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18F-FDGX线
- 舒适护理在普外科患者围术期的临床应用体会被引量:47
- 2010年
- 目的:分析舒适护理在普外科患者围术期的应用体会。方法:随机选取2009年1~9月间在我科住院择期手术的300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50例患者),研究组给予围术期舒适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以问卷调查形式调查评价患者的焦虑程度以及满意舒适度等。结果:研究组患者的焦虑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心率及血压更为平稳;研究组患者的满意舒适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普外科手术患者给予围术期舒适护理,可增加患者的满足感与安全感,使患者以最佳状态接受手术,降低手术的风险,为顺利完成手术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 梁杏菊
- 关键词:舒适护理普外科围术期护理质量
- 老年患者肠造口术的护理对策被引量:3
- 2010年
-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肠造口术的护理对策,结合临床为患者提供最好的护理手段。方法随机抽取132例临床病例,男性患者70例,女性62例,年龄60~75岁,平均年龄68.9岁,其中出现并发症者19例,腹壁结肠双腔造口者23例,腹壁结肠单腔造口者56例。临时性结肠造口术患者中行肠道外伤22例,肠腔炎症6例,肠坏死6例。所有病例均根据需求除进行常规临床护理外,着重加强患者心理护理及对造口护理技能示范指导。结果后期康复效果良好,患者重返家庭后自我护理能力明显提高,并发症大大降低。结论对于老年患者肠造口手术,临床护理人员应重视心理护理、疾病知识宣传、技能培训等方面对患者进行护理。
- 梁杏菊
- 关键词:老年患者肠造口护理
- 普外科术后胃肠减压不适原因分析及护理措施被引量:17
- 2010年
- 目的分析腹部手术后行胃肠减压患者发生不适症状的原因,并提出对应的护理措施。方法通过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对我院普外科2006年1月至2010年3月320例术后胃肠减压期间患者发生的不适症状及原因进行观察分析,针对不同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 320例胃肠减压患者不适症状主要表现为咽喉部疼痛、口干渴、失眠、排痰困难、语言不利、恶心、呕吐等,这些不适症状主要与护理不当有关。结论胃肠减压发生的各种不适症状若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护理,可以明显减轻患者痛苦,使其能够积极主动地配合治疗,促进切口愈合和胃肠功能恢复。
- 梁杏菊李艳芬惠珍
- 关键词:普外科手术胃肠减压护理措施
- 18F-FDG PET/CT显像评估鼻咽癌治疗后疗效的价值
- 2020年
- 目的分析探讨18F-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18F-FDG PET/CT)显像在评估鼻咽癌治疗后疗效的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7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鼻咽癌患者85例,在其接受治疗后应用18F-FDG PET/CT显像测评治疗效果。依据对残余病灶的测定方法分为PET/CT组与CT组,采用PET/CT方法进行检测的患者为PET/CT组,采用CT方法进行检测的患者为CT组。对比分析两组真阳性、真阴性、假阳性、假阴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检出率。比较肿瘤周围纤维组织与复发肿瘤组织的SUV平均值。记录PET/CT检测鼻咽癌原位复发的特异性与敏感性。结果 85例患者在治疗后接受检查,其中有残余病变的患者49例,PET/CT阴性者23例,真阴性者19例,假阴性者4例;PET/CT阳性者26例,真阳性者19例,假阳性者7例,PET/CT组对患者治疗后的残余病灶的检出率明显高于CT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周围纤维组织的SUV平均值显著低于复发肿瘤组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ET/CT检测鼻咽癌原位复发的特异性为86.67%,敏感性为87.50%。结论 18F-FDG PET/CT显像在评估鼻咽癌治疗后的治疗效果中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是检测鼻咽癌残余病灶与肿瘤复发的重要方法,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伍日照黄斌豪周锦俊梁杏菊
- 关键词:鼻咽癌18F-FDGPET/CT显像疗效
- 临床护理路径在腹股沟疝中的效果研究被引量:6
- 2013年
- 目的观察临床护理路径(CNP)在腹股沟疝手术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探讨其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普外科2011年1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腹股沟疝患者120例,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2组,传统组采用传统的护理方法行健康教育,临床路径组采用临床路径行健康教育,观察两组患者住院天数、住院费用、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对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结果临床路径组平均住院时间为(4.35±1.06)d明显低于传统组的(3500.14±67.35)d(P<0.05);临床路径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为13.33%和1.67%明显低于传统组的35.00%和15.00%(P<0.05),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临床路径组要优于传统组(P<0.05);临床路径组护理质量满意率为98.33%明显高于传统组的85.00%(P<0.05)。结论对腹股沟疝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可有效减少患者住院天数,减轻患者家庭负担,提高患者及家属健康知识水平及护理质量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梁杏菊蔡玉莺李艳芬
- 关键词:临床护理路径腹股沟疝护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