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旭睿
- 作品数:15 被引量:31H指数:4
- 供职机构:河池市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微创手术在肺癌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 2022年
- 肺癌作为高发性肿瘤,具有高发病率以及高致死性,对患者机体健康以及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临床疾病治疗中多以手术治疗为主。微创治疗作为肺癌手术的重要方式之一,具有创伤性小,临床疗效高等特点,其中包括微创胸腔镜切除治疗,微创介入疗法以及微创射频消融治疗,不同微创治疗方式对于肺癌治疗均有重要积极作用,基于此研究重点针对肺癌治疗过程中微创手术方式进行综述,其目的在于从整体上提高肺癌疾病治疗安全性,保障患者生命安全。
- 梁旭睿
- 关键词:肺癌微创介入疗法
- 一种多功能胸腔闭式引流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功能胸腔闭式引流装置,包括灌注管、引流管、充气管以及限位装置,灌注管管体一端为胸腔插入端且另一端为灌注端,胸腔插入端设有半球形的端头,端头上设有若干灌注孔,胸腔插入端侧壁上固定设有环状气囊,限位装置...
- 覃洪斌梁旭睿马思远刘顺华
- 文献传递
- 非小细胞肺癌的外科治疗现状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通过对目前NSCLC的诊断和外科治疗方法的疗效进行分析。结果NSCLC的治疗仍以外科为主的综合治疗为主要治疗模式,单纯外科治疗无法有效地进一步提高生存率。但微创技术的推广可提高部分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结论术前准确的TNM分期是制定NSCLC最佳外科治疗选择的先决条件,标准肺叶切除术仍然是非小细胞肺癌的主要术式。应尽量推行有条件的微创手术,以提高术后生活质量。
- 韦德康梁旭睿
-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外科学外科手术
- 穿刺置管腹腔引流在腹部闭合性损伤诊疗中的应用被引量:7
- 2010年
- 2007年2月—2009年10月我科收治123例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早期行穿刺置管腹腔引流术,根据引流液的性质及量,结合生命体征,分别采取保守治疗和急诊手术,总结报道如下。
- 韦利程覃强梁旭睿尹林
- 关键词:闭合性腹部损伤穿刺置管腹腔引流损伤控制性手术
- 腹腔镜在小儿腹股沟嵌顿疝手术中的应用被引量:8
- 2007年
- 目的探讨腹腔镜小儿腹股沟嵌顿疝手术的疗效。方法应用腹腔镜疝修补术治疗小儿腹股沟嵌顿疝32例(右侧20例,左侧12例),经脐置入5mm30°腹腔镜,探查肠管有无坏死,对侧有无隐匿性疝,在耻骨联合与脐孔的中点置入5mm分离钳,在患侧内环口体表投影点,用Endoclose针夹带7号丝线穿入腹壁至腹膜外层,围绕内环口在腹膜外完成荷包缝合,线拉出体外打结。若内环口直径≥1.5cm,行疝内环缝合联合疝囊高位结扎术。结果32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15~40min,平均26min。术后住院1~3d,平均2.2d。术后无并发症。32例随访4~28个月,平均21个月,无复发。结论腹腔镜下修补小儿腹股沟嵌顿疝,疗效确切,安全可行。
- 李鸿飞覃强梁旭睿
- 关键词:小儿腹股沟疝腹腔镜
- 微创直形胸壁缝合针的研制与临床应用
- 覃洪斌刘景发郑军韦舸韦庆铁李鸿飞莫毓梁旭睿
- 胸部创伤在多发伤中占50%以上,是主要死亡原因之一,胸外科手术的主要并发症之一是胸壁出血;有效的胸壁损伤出血的处理方法是降低胸部创伤患者死亡率、减少胸外科手术并发症的有效手段之一。传统胸壁出血的处理方法有缝扎止血、电凝止...
- 关键词:
- 110例创伤性进行性血胸治疗体会被引量:6
- 2013年
- 目的:探讨创伤性进行性血胸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对本院2007年5月-2012年5月110例创伤性进行性血胸手术治疗回顾分析。结果:110例均一次手术止血成功,均痊愈出院,无死亡病例。结论:术前急诊CT充分估计出血速度和部位,选择不同急救手术方法以达到最小创伤并获最佳治疗效果。
- 韦德康梁旭睿韦舸
- 关键词:外伤微创治疗
- 免缝三腔气囊多功能胸腔引流管应用于创伤性气胸患者的临床效果
- 2024年
- 目的 探究免缝三腔气囊多功能胸腔引流管应用于创伤性气胸患者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20年10月至2022年12月河池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8例行胸腔闭式引流的创伤性气胸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为对照组(接受传统胸腔引流管治疗,34例)和观察组(接受免缝三腔气囊多功能胸腔引流管治疗,34例)。比较两组患者舒适度、手术相关指标、疼痛评分、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舒适度优于对照组,总舒适率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患者置管、引流、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肺复张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视觉模拟量表(VAS)疼痛评分具有时间、组间差异,但无交互效应差异(F_(时间)=38.737,P_(时间)<0.001;F_(组间)=16.724,P_(组间)<0.001;F_(交互)=0.461,P_(交互)=0.696);术后2、3、4 d,两组患者VAS疼痛评分均较术后1 d降低,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免缝三腔气囊多功能胸腔引流管应用于创伤性气胸患者效果较好,可提高舒适度,改善手术相关指标,减轻疼痛程度,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应用。
- 吴宗飞马思远梁旭睿覃洪斌
- 关键词:胸腔引流管创伤性气胸
- 杂交式单操作孔胸腔镜治疗老年早期肺癌的效果及对术后免疫功能的影响分析
- 2023年
- 目的 研究杂交式单操作孔胸腔镜对老年早期肺癌术后免疫功能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河池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老年早期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杂交组和小切口组,各40例。杂交组患者进行杂交式单操作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小切口组患者进行单纯小切口肺叶切除术。记录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检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免疫功能指标[免疫球蛋白G(Ig G)、免疫球蛋白A(Ig A)、免疫球蛋白M(Ig M)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应激指标[P物质(SP)、皮质醇(Cor)及丙二醛(MDA)]水平,并记录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时长、淋巴结清扫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杂交组患者失血量少于小切口组,切口长度短于小切口组,下地时间、带管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小切口组(P<0.05)。术后1周,杂交组患者Ig G、Ig A水平低于术前,CRP水平高于术前(P<0.05),小切口组Ig G、Ig A、Ig M水平低于术前,CRP水平高于术前(P<0.05),但杂交组Ig G、Ig A、Ig M水平高于小切口组,CRP水平低于小切口组(P<0.05)。术后1周,两组患者SP、Cor及MDA水平均高于术前,但杂交组低于小切口组(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杂交式单操作孔胸腔镜能够有效减少患者失血量,缩短住院时间,且对免疫功能、应激水平的影响较小,不会增加并发症发生风险,可用于临床治疗老年早期肺癌。
- 梁旭睿黄智赵卫正
- 关键词:老年应激水平免疫功能
- 穿刺置管腹腔引流治疗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18例报告被引量:4
- 2009年
- 韦利程覃洪斌梁旭睿
- 关键词: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腹腔引流腹腔高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