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承伟
- 作品数:27 被引量:198H指数:7
-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卫生局科研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及植骨融合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的临床疗效评价
- 2004年
- 目的 评价腰椎管减压、后外侧植骨和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的临床疗效。方法 1993年 1月~ 2 0 0 2年 9月对 74例腰椎退行性滑脱的患者行腰椎管减压、后外侧植骨和椎弓根螺钉内固定 ,采用的椎弓根内固定技术包括Dick 8例、Steffee 10例、RF 9例、Socon 2 5例、Tenor 2 0例、Moss Miami 2例。滑脱水平在L4的患者有 4 4例、L3 有 9例、L5有 16例 ,两节水平的滑脱有 5例。Ⅰ°滑脱 37例 ,Ⅱ°31例 ,Ⅲ°6例。患者平均年龄为 5 3.6岁 (30~ 79岁 )。根据手术前、后日本骨科协会 (TDA)评分评价临床症状改善的程度。结果 平均随访时间为 4 4个月 (12~ 10 4个月 ) ,所有患者最后随访的JOA评分中客观症状为 (6 .7± 1.0 )分 ,临床体征为 (4 .7± 1.1)分 ,日常活动为 (11.8± 1.9)分 ,总评分为 (2 3.0± 2 .5 )分。手术前、后的JOA评分比较 ,术后主观症状改善 70 % ,临床体征改善 6 8% ,日常活动改善 77%。根据患者的年龄分为A组 (30~ 39岁 )、B组 (4 0~ 4 9岁 )、C组 (5 0~ 5 9岁 )、D组 (≥ 6 0岁 ) ,以JOA的评分结果 >2 5分定为满意 ,A、B、C、D组的满意率分别为91%、75 %、6 9%、6 1%。结论 椎板减压、后外侧植骨融合和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是治疗不稳定腰椎滑脱的一种有效方法 ,临床疗效?
- 范永前梁承伟沈海敏
- 关键词: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植骨融合退行性腰椎滑脱疗效评价
- 髓外和髓内系统治疗31-A2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比较分析被引量:3
- 2007年
- 目的比较髓外系统(动力髋螺钉、动力髁螺钉等)和髓内系统(Gamma钉、重建钉、股骨近端髓内钉等)治疗AO/ASIF分型31-A2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术中情况、术后并发症及疗效,并探讨是否需要复位和固定股骨近端后内侧骨皮质。方法2000年3月~2006年2月,分别采用髓外系统和髓内系统治疗并随访31-A2型骨折患者20例和29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术后并发症及功能恢复情况。结果髓外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和术后并发症均多于髓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髓外组和髓内组优良率分别为85.0%和89.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于股骨近端内后侧骨皮质连续性欠佳或内侧骨块移位较大的20例患者,分别采用加压螺纹钉固定和微创术式钛缆固定的髓外组和髓内组并发症极少且优良率较高。结论髓外系统和髓内系统治疗31-A2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与髓外系统相比,髓内系统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对于股骨近端后内侧骨皮质连续性欠佳或内侧骨块移位较大者,髓外系统应对后内侧骨块进行复位和固定。
- 沈海敏梁承伟朱越峰陈聪
- 关键词:股骨骨折骨钉
- 血清铁调素、铁蛋白表达与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7
- 2021年
- 目的检测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的血清铁调素、铁蛋白表达水平,并分析二者与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的相关性。方法骨折组纳入自2018-06—2019-12确诊的86例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同期存在老年骨质疏松症但未骨折的86例纳入未骨折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铁调素、铁蛋白表达水平。采用Pearson法分析血清铁调素表达水平、血清铁蛋白表达水平与不同部位骨密度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骨折组检测发现血清铁调素表达水平为(70.17±15.06)ng/mL,未骨折组为(109.39±27.28)ng/mL,骨折组低于未骨折组(P<0.05)。骨折组血清铁蛋白表达水平为(275.92±32.08)ng/mL,未骨折组为(182.12±22.43)ng/mL,骨折组高于未骨折组(P<0.05)。血清铁调素表达水平与股骨颈、股骨大粗隆、总髋部、Ward三角区、股骨粗隆间、腰椎部位骨密度呈正相关,而血清铁蛋白表达水平与各部位骨密度呈负相关。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血清铁调素低表达、血清铁蛋白高表达是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血清铁调素表达水平明显降低,铁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应定期检测血清铁调素、铁蛋白表达水平,以更好地预测骨折发生的风险,进而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
- 梁承伟许乐洋黄东辉范永前
- 关键词:骨质疏松症铁调素铁蛋白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
- 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64例分析被引量:24
- 2006年
- [目的]探讨胫骨平台骨折内固定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1994年1月~2000年12月收治的胫骨平台骨折64例。骨折按Sehatzker分类,Ⅰ型8例,Ⅱ型40例,Ⅲ型6例,Ⅳ型4例,Ⅴ型3例,Ⅵ型3例,均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骨缺损者同时予以植骨。[结果]58例获得随访,随访期1~7a,平均2.8a,全部骨性愈合。按Hohl评分标准,优良率84.48%。[结论]手术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有效方法,手术方法根据骨折的不同类型而异,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与骨折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解剖复位、骨缺损植骨、稳定的固定和早期功能锻炼是减少并发症的关键。术前必须重视软组织损伤的评估。
- 梁承伟朱炯沈海敏
- 关键词:胫骨平台骨折内固定术
- 依托泊苷诱导骨肉瘤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被引量:5
- 2006年
- 目的:探讨依托泊苷对骨肉瘤细胞的毒性作用和作用机制。方法:用NTT比色法检测0.02,0.04,0.08,0.16,0.31,0.62,1.25,2.5,5.0mg·L^(-1)浓度梯度依托泊苷作用骨肉瘤细胞24,48,72和96h后的细胞活性。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依托泊苷作用骨肉瘤细胞后细胞凋亡情况。用电镜观察药物作用后骨肉瘤细胞形态改变。结果:依托泊苷对骨肉瘤细胞有明显的生长抑制作用,随着药物浓度和作用时间的增加,细胞凋亡明显增加,依托泊苷可以诱导骨肉瘤细胞凋亡。依托泊苷作用后骨肉瘤细胞出现典型的凋亡改变,透视电镜可见细胞核仁消失,染色质浓缩聚集核膜下。结论:依托泊苷对骨肉瘤细胞有杀伤作用,细胞毒作用与促细胞凋亡有关。
- 梁承伟朱炯沈海敏陈统一
- 关键词:依托泊苷骨肉瘤细胞凋亡
- 股骨粗隆间骨折复位过程中旋转控制策略被引量:6
- 2012年
- 目的评价PFNA-Ⅱ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复位过程中旋转控制策略的有效性。方法 198例股骨粗隆间骨折均采用PFNA-Ⅱ内固定。术中C型臂X线机透视时比较骨折远近端髓腔宽度、皮质骨厚度来明确存在旋转对位不良,根据股骨大粗隆顶点和后坡形态比例关系,调整透视使近骨折端为中立位,判断股骨前弓位置并矫正内外旋,再以皮质骨厚度进行微调。术后比较患者平卧时双足自然外旋角度,评价旋转复位的准确性。结果术后平卧位时双足自然外旋角度的比较:优104例,良82例,可12例,93.9%获得满意的旋转复位。结论旋转对位不良可以影响到骨折端接触面积、颈干角和螺旋刀片在股骨头内的位置,上述复位策略可减少反复透视,降低螺旋刀片切割的风险。
- 范永前梁承伟林伟龙朱炯
- 关键词: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
- 踝关节骨折腓骨钢板的后方固定
- 2004年
- 目的 :探讨踝关节骨折中腓骨钢板固定的位置。方法 :2 0 0 1年 1月~ 2 0 0 3年 1月共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患者 75例 ,仅对其中随访资料完整的 4 8例患者进行分析。随访 10~ 2 4个月 ,平均 15个月。采用Baird和Jackson的踝关节评分系统评定踝关节术后疗效。结果 :所有的患者均取得了良好的骨折愈合。术后疗效为优 2 4例 ,良 17例 ,可 5例 ,差 2例。优良率为 85 .4 %。结论 :腓骨钢板的后方放置可以减少缝合时的张力 ,钢板有更好的软组织覆盖 ,钢板无须过多塑形 。
- 范永前梁承伟沈海敏
- 关键词:踝关节骨折钢板切开复位内固定
- 骨折内固定并发症的防治被引量:24
- 1999年
- 为探讨常见骨折内固定并发症及对策,对螺丝钉、加压滑动鹅头钉、加压钢板、加压髓内钉、交锁髓内钉等治疗各种骨折391例进行分析。结果:螺丝钉断裂3例(0.77%);加压钢板折断4例(1.02%),折弯1例(0.26%);呼吸窘迫综合征2例(0.51%);脑脂肪栓塞1例(0.26%);感染5例(1.28%);金属反应2例(0.51%);骨不连3例(0.77%);畸形愈合5例(1.28%);螺丝钉松动2例(0.51%)。认为严格掌握手术指征、选择合适内固定材料、遵循清创原则、固定符合生物力学及合理使用抗生素可防止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李连生朱炯范永前刘奕林伟龙梁承伟
- 关键词:骨折内固定并发症
- 椎体成形术和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被引量:7
- 2006年
- 目的:评价椎体成形术和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18例23个椎体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男7例,女11例;年龄58~85岁,平均71.5岁。应用椎体成形术治疗12例16个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6例7个椎体。术后对患者的疼痛、镇痛药使用、活动能力及影像学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平均9个月(3~14个月)。椎体成形术组视觉类比评分(VAS)平均由术前7.9到术后2.7和最终随访2.4;镇痛药使用评分由术前2.3到术后0.6和最终随访0.7;活动能力评分由术前2.4到术后1.5和最终随访1.3。后凸成形术组VAS平均评分由术前8.1到术后2.8到最终随访2.4(P〈0.01);镇痛药使用评分由术前2.4到术后0.7和最终随访0.7(P〈0.01);活动能力评分由术前2.5到术后1.5和最终随访1.4(P〈0.05)。椎体成形术组和后凸成形术组均能恢复伤椎前中柱高度,后凸成形术组效果更明显,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椎体成形术和后凸成形术均能迅速缓解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患者疼痛,减少镇痛药依赖以及改善生活质量;后凸成形术能更好恢复伤椎高度,降低骨水泥渗漏发生率。
- 朱炯蔡晓晞梁承伟陈聪
- 关键词:骨质疏松脊柱骨折椎体成形术后凸成形术
- 改良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在老年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中的应用被引量:4
- 2015年
- 目的探讨改良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 TLIF )在老年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中的应用和效果。方法2009年2月-2012年6月,采用改良TILF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93例,其中男性51例,女性42例,平均年龄(70.3±4.5)岁,随访24m,观察术后并发症,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scale,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进行临床疗效评估。结果术中出血量(200±25)mL,术后平均住院天数(14±2)d,手术时间(150±20)min。术后12dVAS下降[(7.5±1.1)vs(4.3±1.4),P〈0.01],ODI下降[(53.9±10.2)%VS(43.5±8.4)%,P〈0.01]。术后随访24m,VAS持续下降至(2.0±0.9),ODI下降至(27.1±7.9)%。椎间植骨获骨性融合率96.8%。结论老年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治疗中神经根管减压是重点,改良TLIF技术治疗退变性椎管狭窄症安全有效。
- 朱越峰林伟龙朱炯刘奕梁承伟曹旭海
- 关键词:老年人椎管狭窄脊柱融合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