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14日
星期五
|
欢迎来到鞍山市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参考咨询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梁嘉泰
作品数:
10
被引量:19
H指数:3
供职机构:
中山医科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生物学
更多>>
合作作者
陈琴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李文益
中山医科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钟志坚
中山医科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郭美莲
中山医科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郑念时
中山医科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作品列表
供职机构
相关作者
所获基金
研究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10篇
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9篇
医药卫生
1篇
生物学
主题
4篇
凝血
3篇
新生儿
3篇
血管
3篇
血管内凝血
3篇
贫血
2篇
增多症
2篇
诊治
2篇
诊治探讨
2篇
溶血性
2篇
溶血性贫血
2篇
细胞
2篇
细胞增多
2篇
弥漫
2篇
弥漫性血管内...
1篇
单核
1篇
单核细胞
1篇
单核细胞增多
1篇
单核细胞增多...
1篇
地中海贫血
1篇
新生儿免疫
机构
9篇
中山医科大学...
1篇
中山大学孙逸...
作者
10篇
梁嘉泰
5篇
李文益
5篇
陈琴
3篇
郑念时
3篇
郭美莲
3篇
钟志坚
1篇
方建培
1篇
梅志勇
1篇
吴葆菁
1篇
邓庆丽
传媒
3篇
广东医学
2篇
中国小儿血液
1篇
陕西医学检验
1篇
新医学
1篇
广东微量元素...
1篇
中山大学学报...
1篇
中国新生儿科...
年份
1篇
1999
2篇
1998
1篇
1996
2篇
1995
2篇
1994
2篇
1989
共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新生儿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早期诊治探讨(附28例临床分析)
1996年
对28例新生儿DIC的诊治经验进行总结,认为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要达到早期诊断,凡遇可以诱发新生儿DIC的基础疾病时,一定要密切观察有无DIC的临床表现,及时进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明显高凝者可边抗凝边等侯实验结果,以达到早期诊治。文中还介绍新生儿DIC使用肝素时的监测方法。
李文益
郭美莲
钟志坚
吴葆青
梁嘉泰
郑念时
关键词:
新生儿
弥散性
血管内凝血
自身溶血试验对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的诊断意义
1989年
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是较常见的一种溶血性贫血,典型病例的诊断一般不难,不典型的病例则往往易发生误诊。William报导自身溶血试验对诊断本病意义较大。本文就按该法分别对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正常人及临床诊断为其它类型贫血的患者进行检测,现报导如下。
梅志勇
梁嘉泰
关键词:
溶血性贫血
自配快速凝血三项检测药盒
1995年
梁嘉泰
陈琴
郑念时
关键词:
血液检查
药盒
62例广东籍轻型β地中海贫血的临床和基因研究
被引量:1
1998年
目的:探讨广东籍轻型β地中海贫血的临床和基因突变类型的关系。方法:按临床上有否贫血,分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组和小细胞低色素无贫血组,比较两组的血液学、血红蛋白电泳结果和基因突变点的特点。结果:典型β地中海贫血患者45例(占72.6%),主要是CD41-42或CD17等β0表型的杂合子。17例(27.4%)属小细胞低色素无贫血组,红细胞脆性检查15例中6例正常,本组基因突变主要是TATAbox-28或βE26等β+表型的杂合子。结论:广东籍β地中海贫血轻型患者的临床表现具有不同性,与其基因型有关。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血红蛋白量(MCH)。
方建培
李文益
邓庆丽
梁嘉泰
关键词:
地中海贫血
基因
小儿弥漫性血管内凝血46例临床分析
1994年
郭美莲
李文益
钟志坚
吴葆菁
梁嘉泰
关键词:
潘生丁
儿科急症
硬肿症
新生儿免疫
皮肤硬肿
小儿三个凝血阶段筛选检查的正常值
被引量:2
1989年
凝血酶原时间、活性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及纤维蛋白原测定三项试验分别为三个阶段的凝血筛选试验,这些对凝血障碍性疾病的诊断有重要意义。有关这三项试验在我国小儿的正常值尚无报道。现将我们应用日本生产的Coag-Stat型血液凝固分析仪检测各年龄组正常小儿的上述三项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林肖湘
梁嘉泰
陈琴
关键词:
年龄组
分离血浆
供血者
肝功能检查
标准液
溶血性贫血与还原型谷胱甘肽含量关系的探讨
1998年
陈琴
梁嘉泰
关键词:
溶血性贫血
谷胱甘肽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误诊白血病原因分析
被引量:5
1999年
陈琴
梁嘉泰
关键词:
传染性
单核细胞增多
误诊
白血病
新生儿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早期诊治探讨(附28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3
1994年
本文通过分析28例新生儿DIC的诊治经验以探索早期诊治方法。以BPC、PT、FJB为基本过筛试验,三项阳性或其中二项阳性则加CT、APTT、3P或FDP、外周血破碎红细胞0.02以上几项中一项以上阳怀,密切结合临床表现及抗凝治疗效果而确立诊断。以肝素、潘生丁和低分子右旋扩酐三联或其中二联抗凝治疗。治愈25例,死亡3例。就如何达到早期诊断和治疗进行讨论,并介绍使用肝素的一些经验。
李文益
郭美莲
钟志坚
吴葆青
梁嘉泰
郑念时
关键词:
新生儿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正常小儿血清锌铜含量测定及几种疾病中锌、铜含量变化的观察报告
被引量:8
1995年
报道235名正常小儿血清锌、铜参考值(μmol/L):新生儿13.3±1.9、12.6±2.2,1~3个月龄时偏低,4月龄后增加,且恒定在15.6±3.2、17.4±3.4。铜/锌比值为1.1±0.2。疾病组180例患儿血清锌降低,以厌食、缺铁性贫血降低明显。血清铜增加,以恶性血液病增加显著,且与病情相关。G6PD缺陷溶血组血清锌减少比非溶血组减少明显.与G6PD活性、G6PD缺陷致溶血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了解血清钟、铜含量及其比值,对某些小儿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均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鍾志坚
李文益
陈琴
梁嘉泰
关键词:
小儿
血清
锌
微量元素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1页
<
1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