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柳琳

作品数:11 被引量:10H指数:2
供职机构:西安音乐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艺术文化科学历史地理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9篇艺术
  • 2篇文化科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3篇陕北民歌
  • 3篇民歌
  • 3篇教学
  • 2篇音乐
  • 2篇江文也
  • 1篇电子设备
  • 1篇学术
  • 1篇延安文艺
  • 1篇艺人
  • 1篇艺术
  • 1篇艺术合作
  • 1篇艺术能力
  • 1篇音乐观
  • 1篇音乐观念
  • 1篇音乐美学
  • 1篇预警
  • 1篇预警方法
  • 1篇人心
  • 1篇儒家
  • 1篇审美

机构

  • 10篇西安音乐学院
  • 1篇北京语言大学
  • 1篇中国艺术研究...
  • 1篇中国音乐学院

作者

  • 10篇柳琳
  • 1篇杨阳
  • 1篇赵晗
  • 1篇翟阳

传媒

  • 2篇交响(西安音...
  • 1篇艺术科技
  • 1篇戏曲艺术
  • 1篇艺术教育
  • 1篇人民音乐
  • 1篇陕西教育(高...
  • 1篇民族音乐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6
  • 2篇2010
  • 1篇2009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江文也音乐美学思想研究
江文也,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上的特殊音乐家。他命运多舛,生命轨迹展现了中国近代史上的中-日,日-台,台-陆,这三对复杂的关系。在对“认同”的追求上,他选择音乐作为其灵魂的住所,表达着对理想的追求,对家园的渴望。他在创作上拥有...
柳琳
关键词:江文也儒家创作观感性认知
文献传递网络资源链接
生命江河——陕北民歌非遗视角的活态脉络及教学启示
2023年
陕北民歌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教育教学活动的研究对象,以其呐喊狂歌展现了来自远古人类的生命记忆,以其对苦难的记载在民歌中留下生活的烙印,以其对痛苦的控诉、对幸福的讴歌镌刻了时代的印记,以其无处不在的发生发展构成展现如水随形而走的多样姿态,以其强大的生命力量成就了陕北民歌发展的活态传承现状。目前我们正经历着陕北民歌研究的第五个阶段,即多元传承及保护模式、探索模式的形成阶段,在校园传承中关注继承与发展,在政府社会层面关注博物与科研同路,在民间传承中关注保持与创新双线发展,是陕北民歌在现阶段融入教育教学后给予学界的启示与策略。
柳琳
关键词:活态传承陕北民歌教学
陕北民歌在当代的“保”与“存”——基于乔建中与王向荣的对谈
2022年
陕北民歌,是陕北音乐文化的重要代表。民歌的传承与研究体现着背后无数传承、奉献的民间艺术家和学者的努力和贡献。2015年,陕北民歌手王向荣与学者乔建中重聚,共同回顾了1994年王向荣录制42首清唱曲目的经历。文章通过对乔建中与王向荣对谈的论述,解读了王向荣歌唱中跨越时间和地缘的艺术细节,阐述了陕北民歌在传承发展过程中保与存的关系以及重要意义。
柳琳徐龙
关键词:陕北民歌
网络教学平台舞蹈类课程概述被引量:3
2019年
网络教学平台对舞蹈类课程具有丰富课堂教学内容、突破教学时空限制和扩大信息共享范围的积极意义。因此可以借助网络平台实现个性化教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以及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开展大数据分析进行过程性测评等,多种手段综合应用以实现信息化教育的优质高效。
柳琳
关键词:网络教学
中国、印度、希腊音乐观念中的三分现象被引量:2
2009年
中国——乐、音、声 在中国古代的主流音乐观念中,存在着乐、音、声三分。《乐记·乐本篇》:“凡音之起,由人心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比音而乐之,及干戚羽旄,谓之乐。”正是这一观念的经典表述,其中三者的伦理高下更得到了突出的表达:
柳琳
关键词:音乐观念人心
回望圣贤——江文也眼中的孔子与儒家乐论被引量:3
2010年
《孔子的乐论》是江文也对孔子音乐思想以及借由孔子之口表达个人音乐美学观念的代表之作,也是其后创作《孔庙大晟乐章》的重要理论依托。文章以江著《孔子的乐论》一书为主,结合江文也其他文字作品的内容进行归纳和分析,以还原江文也对孔子及其乐论的描述。
柳琳
关键词:江文也孔子
一种专注力评价和预警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介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专注力评价和预警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介质。该方法包括:获取目标对象的线上教学实时视频图像;基于所述视频图像,采用训练好的目标检测模型以及图像分割模型,得到目标区域图像;采用OpenCV轮廓面积函数计算所...
杨阳荆鹏霏赵晗柳琳翟阳
从戏曲艺人“艺能”变化看戏曲审美变迁
2016年
伴随戏曲的发展,戏曲艺人的地位也随着戏曲从雏形、成型、蓬勃、繁盏、变革、发展而产生着范围上的伸缩和变化。这其中包含戏曲审美中,创作、表演、欣赏中的多个问题。笔者认为,通过对戏曲在历史(纵向环境)和审美(横向环境)中的梳理,是进行戏曲生存、变革讨论的基础,全面的看待戏曲问题,是戏曲研究工作开展的保障。
柳琳
关键词:艺术能力艺人戏曲
“附骥之名永随”——基于两封书信探究程砚秋与梅兰芳1936—1946的情谊与艺术合作
2024年
梅兰芳纪念馆珍藏的三万多件文献中,有程砚秋致梅兰芳的亲笔信29封,其中两封涉及“生辰”的信件尤其值得注意。1942年程砚秋上海演出,适逢39岁寿辰,梅兰芳曾赠其亲手绘制的佛像,程砚秋回京后致信梅兰芳表达了感恩与怀念之情;1943年梅兰芳50岁生日之际程砚秋又手写书信,发自肺腑地道出了“二十年厚惠,附骥之名永随”的真情。两封书信不仅再现了1936至1946年间两人的温馨交往与师友情谊,也提供了梅兰芳1938年、程砚秋1943年先后暂别舞台又于1945、1946年携手复出,在京剧艺术遭遇挑战时并肩作战、共克时艰的有力佐证,体现了两位大师对京剧艺术的挚爱和执着,以及在民族危难时刻共同捍卫民族文化的精神风貌。值此梅兰芳诞辰130周年、程砚秋诞辰120周年之际,特以此两封书信的梳理及相关事件的钩沉纪念两位戏曲大师。
柳琳
陕北民歌有新家--陕北民歌博物馆首届学术研讨会综述被引量:2
2018年
2017年2月3日,陕北民歌博物馆建设领导小组成立。2018年5月23日.时值纪念毛泽东《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76周年之际,社会各界人士近千人相约榆阳,共贺陕北民歌博物馆正式开馆。这座476天建成的民歌博物馆位于榆林市榆阳区红山东路与金沙路交汇处,属于榆阳区近年来新建的文化园区建筑群之一。
柳琳
关键词:博物馆建设陕北民歌学术交汇处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