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柳德斌

作品数:70 被引量:132H指数:7
供职机构:兰州大学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甘肃省卫生行业科研计划项目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51篇期刊文章
  • 12篇会议论文
  • 6篇专利

领域

  • 62篇医药卫生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6篇动脉
  • 22篇手术
  • 22篇主动脉
  • 17篇心脏
  • 13篇外科
  • 12篇微创
  • 12篇封堵
  • 11篇胸腔
  • 11篇主动脉夹层
  • 11篇夹层
  • 10篇胸腔镜
  • 10篇全胸腔镜
  • 9篇心肌
  • 9篇二尖瓣
  • 8篇切口
  • 7篇心脏外科
  • 7篇小切口
  • 6篇胸骨
  • 6篇腔内
  • 6篇缺损

机构

  • 69篇兰州大学第二...
  • 4篇海南省人民医...
  • 2篇兰州大学第一...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山东省立医院

作者

  • 69篇柳德斌
  • 44篇王石雄
  • 42篇高秉仁
  • 36篇王炜
  • 34篇王玮璠
  • 28篇马麒
  • 11篇薛羽
  • 10篇韩磊
  • 8篇李勇男
  • 4篇王小锋
  • 4篇潘丽
  • 4篇王小峰
  • 3篇李斌
  • 3篇王旭
  • 3篇李宁荫
  • 3篇赵启明
  • 3篇曹云华
  • 3篇张菁
  • 2篇吴向阳
  • 2篇杨新超

传媒

  • 8篇中国胸心血管...
  • 7篇中华胸心血管...
  • 6篇中国循环杂志
  • 5篇临床心血管病...
  • 3篇中国心脏大会...
  • 2篇山东医药
  • 2篇中国血液流变...
  • 1篇心肺血管病杂...
  • 1篇中国介入心脏...
  • 1篇医学综述
  • 1篇医学理论与实...
  • 1篇临床误诊误治
  • 1篇中华外科杂志
  • 1篇心脏杂志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西北国防医学...
  • 1篇中国心血管病...
  • 1篇中国体外循环...
  • 1篇西部医学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年份

  • 4篇2024
  • 3篇2023
  • 1篇2022
  • 4篇2021
  • 11篇2020
  • 11篇2019
  • 5篇2018
  • 9篇2017
  • 10篇2016
  • 1篇2015
  • 5篇2014
  • 5篇2013
7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外科与介入手术治疗冠状动脉心肌桥临床疗效和预后的系统评价被引量:7
2020年
目的通过系统评价的方法对比外科手术与介入手术治疗冠状动脉心肌桥的疗效及预后。方法通过关键词搜索在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知网和万方数据库进行系统性检索,获取关于手术治疗冠状动脉心肌桥的研究文献。经研究者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后,对纳入的研究进行系统评价与分析,并对样本量、手术方式、国家(亚洲和其他)、发表年份进行回归分析探索异质性来源。结果共获取3 584篇英文文献,1 678篇中文文献,去除重复后共计4 019篇文献。最终纳入33项研究,共计1 286例患者进行定性分析。其中26项研究共计572例患者纳入定量分析。单个率的合成分析显示:手术治疗冠状动脉心肌桥的总体症状缓解率为88.00%(95%CI:81.31%~93.56%),总体术后血管再狭窄率为9.09%(95%CI:4.30%~15.05%),术中并发症及术后心血管事件率分别为0.59%(95%CI:0.00%~1.83%)、0.46%(95%CI:0.00%~1.63%)。回归分析显示术后症状缓解率、血管再狭窄率与不同手术方式具有相关性(P<0.001),而与样本量、发表年份、国家无关(P>0.1)。亚组分析显示外科手术术后症状缓解率(95.45%vs 67.21%,P<0.001)、血管再狭窄(3.89%vs 24.33%,P<0.001)与术后心血管事件(0.01%vs 2.91%,P<0.001)均优于介入手术,外科手术和介入手术在术中并发症发生率(1.65%vs 0.00%,P=0.1 405)无明显差异。结论当前证据表明外科手术相对于介入手术在治疗冠状动脉心肌桥具有较高的术后症状缓解率和较低的血管再狭窄率,不过仍需开展更高质量的大样本随机对照试验加以验证。
卢晓峰张朋宾李娜娜李勇男陶震泽高秉仁柳德斌
关键词:冠状动脉心肌桥支架植入术松解术旁路移植术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和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在二尖瓣环钙化中的诊断价值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和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在辅助诊断二尖瓣环钙化(MAC)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9月至2019年9月就诊于兰州大学第二医院的71例MAC患者作为MAC组,选取同期超声心动图结果正常的非MAC患者55例作为对照组。采用M型超声心动图测量超声学指标,血常规分析仪检测两组患者的NLR、PLR和其他血液学指标,并绘制NLR和PLR诊断MAC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结果MAC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大于对照组,左心室射血分数小于对照组(P<0.05);MAC组总胆固醇、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平均血小板体积高于对照组,NLR和PLR高于对照组[3.14(2.56,5.11)比2.57(1.94,3.03),201.65±43.06比123.91±49.00],高密度脂蛋白、三酰甘油和淋巴细胞计数低于对照组(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NLR诊断MAC的最佳截断值为3.13,曲线下面积为0.741,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0.3%和80.6%;PLR诊断MAC的最佳截断值为135.31,曲线下面积为0.730,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6.2%和75.0%。结论MAC患者NLR和PLR均存在异常变化,可作为MAC辅助诊断、病情评估及治疗效果检测的指标。
颜维剑朱一林柳德斌
心肌梗死后冠状动脉自发再通并左室附壁血栓一例探讨
2017年
目的探讨心肌梗死后冠状动脉(冠脉)自发再通伴左室附壁血栓的诊治要点,避免误诊。方法对我院收治的心肌梗死后冠脉自发再通伴左室附壁血栓1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例因双下肢酸痛、乏力,发现心脏肿物5 d收入院。1年前因胸骨后疼痛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行冠脉造影未见血管狭窄。本次入院后行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彩超)检查示:左室前间壁室壁变薄,回声增强,正常结构及运动幅度消失,心尖部探及略高回声团块附着,考虑左室前间壁陈旧性心肌梗死并心尖部附壁血栓形成。下肢血管彩超示:双下肢胫前动脉及足背动脉血栓形成。冠脉造影未见血管明显狭窄。完善术前准备后在体外循环下取出心尖部占位性病变,术后病理诊断为血栓形成,后病情好转出院。随访3个月未见明显异常。结论心肌梗死后冠脉自发再通伴左室附壁血栓形成临床少见,易误漏诊,且对其他组织器官威胁大,临床医师应高度重视。
薛羽高秉仁王石雄柳德斌王炜王玮璠马麒
关键词:心肌梗死血栓形成黏液瘤
食管超声引导下经胸封堵治疗局限性主动脉夹层被引量:3
2016年
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是心血管疾病中最为凶险,也是常见的复杂的主动脉疾病之一,而Stanford A型病死率最高。Stanford A型的治疗方法中占主导地位的仍是传统开放手术,腔内修复术的应用仍然有限。目前常规外科手术须在深低温全麻和体外循环下进行,操作复杂,创伤较大,同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病死率均较高。
王石雄高秉仁王炜柳德斌王玮璠马麒
关键词:主动脉夹层封堵术
经胸“打孔”微创封堵主动脉窦瘤破裂的疗效和安全性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经胸“打孔”微创封堵主动脉窦瘤破裂的可行性及安全性,为主动脉窦瘤破裂患者提供一种新的临床治疗方法。
王石雄李红昕王小锋王炜王玮璠马麒柳德斌
中性粒细胞及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与退行性钙化性主动脉瓣狭窄的相关性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分析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和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与退行性钙化性主动脉狭窄(DCAS)严重程度的关系,并探讨NLR和PLR对DCAS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统计2012年1月~2018年12月就诊于我院的经胸超声心动图明确诊断的64例DCAS患者,根据经主动脉平均跨瓣压差大小分为轻至中度DCAS组31例(平均跨瓣压差<40mmHg),重度DCAS组33例(平均跨瓣压差≥40mmHg),并选择同时期就诊的36例健康体检者作为观察组。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超声及实验室检查,计算NLR和PLR,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NLR和PLR在辅助诊断DCAS患者中的价值。结果与观察组和轻至中度DCAS组相比,重度DCAS组NLR显著增高(P<0.001);重度DCAS组PLR也明显高于观察组和轻至中度DCAS组(P<0.001)。NLR和PLR与经主动脉平均跨瓣压差呈正相关(r=0.493,P<0.001;r=0.301,P=0.016)。当取截断值为4时,NLR辅助诊断DCAS的敏感度为89%,特异度为78%(ACU=0.880,95%CI:0.812~0.947,P<0.001);当取截断值为140时,PLR诊断DCAS的敏感度为79%,特异度为66%(AUC=0.801,95%CI:0.711~0.892,P<0.001)。结论NLR和PLR与DCAS严重程度有关,并且NLR和PLR可能作为一种辅助诊断DCAS的血清炎症提示指标。
颜维剑柳德斌朱一林岳晓通陶振泽李俊玮李娜娜
关键词:炎症
右胸前外侧小切口与传统正中开胸治疗左心房粘液瘤的病例对照研究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对比右胸前外侧小切口与传统正中开胸治疗左心房粘液瘤的安全性及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09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41例左心房粘液瘤患者按照手术方式分为两组:右胸前外侧小切口组,15例,男7例、女8例,年龄(45.1±15.4)岁;正中开胸组,26例,男10例、女16例,年龄(49.4±11.9)岁。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结果两组患者术前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围术期无死亡;右胸前外侧小切口组与正中开胸组的手术时间、体外循环时间和主动脉阻断时间以及术后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右胸前外侧小切口组术后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更短,术后24 h胸腔引流量和术后输血量更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随访3~106个月,两组患者粘液瘤术后均无复发。结论与传统开胸左心房粘液瘤切除术比较,右胸前外侧小切口左心房粘液瘤切除术安全有效、创伤小,可作为左心房粘液瘤治疗的常规术式。
贺逢孝王玮璠王石雄王炜马麒薛羽柳德斌高秉仁孙婧
关键词:粘液瘤右胸前外侧小切口栓塞
食管超声引导Fustar可调弯鞘封堵二尖瓣瓣周漏手术
2018年
瓣周漏(paravalvular leak,PVL)是心脏外科瓣膜术后较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较严重的PVL可因血流动力学的改变,引起心衰、溶血、感染性心内膜炎等并发症。高龄、多瓣膜置换手术、感染性心内膜炎、结缔组织病增加了发生PVL的风险。这些因素不仅增加再次手术比例,还阻止了新置换瓣膜在自体瓣环中的最佳位置和缝合。目前常规外科治疗须二次开胸,风险大,出血多,并发症多,且易复发PVL。
韩磊王小峰赵应录王炜王玮皤王石雄马麒柳德斌
关键词:瓣膜置换手术瓣周漏感染性心内膜炎二尖瓣封堵结缔组织病
经胸'打孔'微创封堵术治疗小儿室间隔缺损的近期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经食道超声心动图引导下经胸'打孔'微创封堵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可行性、安全性和优势。方法:2013-06至2014-05,采用经胸'打孔'微创手术封堵室间隔缺损(VSD)患儿43例,其中男性20例,女性23例,...
王石雄柳德斌王炜高秉仁杨永珠王玮璠
关键词:微创封堵术室间隔缺损
经胸“打孔”微创封堵主动脉窦瘤破裂的疗效和安全性被引量:1
2017年
主动脉窦瘤破裂(ruptured sinus of Valsalva aneurysm,RSVA)的治疗目前有有外科手术及经导管介入封堵RSVA。近年来,随着经胸“打孔”微创封堵先天性心脏病技术的发展,经胸“打孔”食管超声(transesophageal echocardiography,TEE)引导下封堵RSVS成为可能性。2012年5月至2016年2月,我科收住11例RSVA患者,均采用经胸“打孔”TEE引导下RSVA封堵术,总结其临床资料及经验,探讨此方法治疗RSVA的可行性及安全性,以前为临床RSVA提供一种新的临床治疗方法。
王石雄李红昕王小锋王炜王玮璠马麒柳德斌
关键词:主动脉窦瘤破裂介入封堵安全性微创VALSALVA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