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辉斌 作品数:33 被引量:190 H指数:7 供职机构: 湛江中心人民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湛江市科技计划项目 广东省湛江市科技计划项目 广东省重点攻关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联合检测血浆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1-3)β-D-葡聚糖对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诊治价值 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血浆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1-3)β-D-葡聚糖对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诊治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6年5月期间本院确诊治疗的侵袭性肺部感染患者100例作为感染组,依据病原菌性质分为真菌组42例和细菌组58例,同期选取体检中心健康人员30例作为健康组。采用乳胶增强免疫比浊法检测(1-3)β-D-葡聚糖水平(G试验),ROC曲线分析血浆及BALF的G试验对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诊断价值,统计分析所有研究对象血浆、BALF的G试验情况。结果:真菌组患者血浆、BALF的G试验水平明显高于健康组和细菌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BALF的G试验以10 ng/L为临界值时,诊断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76.83%、89.73%、84.59%;血浆G试验以20 ng/L为临界值时,其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78.47%、91.68%、84.43%;两者联合时,其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85.92%、96.41%、93.28%。在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方面比较,BALF的G试验<血浆G试验<两者联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浆及BALF的G试验水平变化与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有关,联合检测其水平对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具有更为良好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值得临床作进一步推广。 黄耀光 李伟杰 苏伟强 林辉斌 陈虹 温琼娜关键词:血浆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 免疫疗法改良后对少年哮喘患者的疗效观察 2007年 目的:回顾统计免疫疗法改良后对少年脱敏治疗的效果。方法:采用广州第二附属医院制作的变应原,稀释后通过皮内试验查找致敏原,有食物过敏的致敏原嘱其免食,有吸入致敏的予皮下注射脱敏治疗;选择起始浓度时,患者有多种变应原呈阳性的,选择与病情有关的分二个混合组脱敏,每个混合组不超过6种变应原,把不同的变应原配制成多价的变应原浸液,再行皮内试验,以可疑阳性或接近阴性反应作为起始浓度;治疗时每进一级浓度均行皮试,递增量及治疗浓度按皮试反应程度及患者耐受程度而加减,并以皮丘不〉8mm。红晕不〉30mm的0.5ml作为维持量。结果:总有效率达100%,未发现有不良反应。结论:免疫疗法改良后对少年哮喘患者脱敏治疗效果好。 李帝吟 林辉斌 黄洁珍关键词:哮喘 变应原 免疫治疗 贝前列素钠治疗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的疗效 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探讨贝前列素钠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20例。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给予贝前列素钠片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的6min步行距离、肺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比值]、血气分析[动脉血氧分压(PaO_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_2)]、肺动脉收缩压(PASP)、左室射血分数(LVEF)、血浆脑钠素(BNP)水平变化的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治疗3个月后6min步行距离长,FEV1值、FEV1/FVC比值及PaO_2、SaO_2、LVEF值均升高,PaCO_2值和PASP、血浆BNP水平均降低(均P<0.05)。结论采用贝前列素钠治疗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可明显提高患者的血氧饱和度,纠正低氧血症,降低肺动脉压,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增加6min步行距离。 马碧蔓 苏伟强 温琼娜 庞土富 陈虹 林辉斌 许志成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动脉高压 肺功能 血气分析 抗生素对降钙素原值低的AECOPD患者的作用 2021年 相当多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的血清降钙素原(PCT)浓度较低,本研究是旨在探讨抗生素对PCT值低的患者的使用价值。方法:纳入2020年6月—2020年10月在湛江中心人民医院呼吸内二科住院的PCT<0.25ng/mL的AECOPD患者97例进行前瞻性研究,一组为抗生素组,另一组为非抗生素组。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的改良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呼吸困难评级量表(mMRC)评分以及两组患者住院天数、mMRC评分差异。结果:患者治疗前后的mMRC评分具有显著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抗生素组患者与非抗生素组患者的住院天数、mMRC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PCT<0.25ng/mL的非重症AECOPD患者中,抗生素的使用并不能使患者受益。 陈康勰 黄耀光 姚观金 梁如生 林辉斌关键词: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抗生素 降钙素原 甲基强的松龙联合硫酸镁治疗重症支气管哮喘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探讨甲基强的松龙联合硫酸镁治疗重症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及对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84例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各42例,采用不同治疗方案,联合组采用甲基强的松龙联合硫酸镁治疗,对照组单纯使用甲基强的松龙治疗,对比治疗后两组效果及肺功能1 s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肺功能最大呼气流量(PEF)。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为88.1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9.52%(P<0.01);两组FEV1、FVC、PEF等指标均较治疗前上升(P均<0.05),且联合组FEV1、FVC、PEF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甲基强的松龙联合硫酸镁治疗重症支气管哮喘,临床疗效确切,能显著改善患者肺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黄耀光 林辉斌 罗秋玉 陈俊先 温琼娜关键词:硫酸镁 无创正压通气并经管道雾化吸入治疗重症哮喘的疗效 被引量:36 2012年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并经通气管道雾化吸入对重症哮喘的疗效。方法将重症哮喘急性发作的100例住院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予常规吸氧、解痉、平喘、应用激素、水化、纠正电解质酸碱平衡、抗感染等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同时予经鼻(面)罩无创正压通气并雾化吸入治疗。观察两组间的疗效、需有创通气例数、病死率、并发症、住院时间、动脉血气分析等。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疗效明显提高,需有创通气例数、病死率、并发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住院时间明显缩短(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动脉血气分析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2 h动脉血气分析结果比较,观察组的PaCO2较对照组明显降低(t=2.347,P<0.05),治疗后12 h观察组的pH值、PaO2、PaCO2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结论无创正压通气并经通气管道雾化吸入能提高重症哮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降低病死率,减少有创通气及并发症,降低医疗费用。 林辉斌 李伟杰 苏伟强 黄耀光 苏小勤 陈秀桃关键词:无创正压通气 重症哮喘 生物学标记物在AECOPD患者抗生素应用中的作用 被引量:5 2019年 急性加重期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反复出现的问题,其导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病死率不断上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 EC O PD)可由细菌、病毒、致敏原、气候变化及污染导致,主要是由细菌感染所致.A EC O PD患者的抗生素的使用一直存在争议.过度使用抗生素不仅增加了患者的负担,而且会增加细菌耐药的风险.为了促进A EC O PD患者抗生素的合理应用,本文就AECOPD患者的生物学标记物与抗生素应用作一综述. 陈康勰 黄耀光 李辉 林辉斌关键词:生物学标记 抗菌药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 伏立康唑治疗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探讨 被引量:6 2015年 探讨伏立康唑治疗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选取呼吸内科肺部真菌感染患者117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59例)给予伏立康唑治疗,对照组(58例)给予氟康唑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药物不良反应情况。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两组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全部患者治疗前后ALT、AS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伏立康唑治疗肺部真菌感染临床效果满意,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黄耀光 林辉斌 苏伟强 陈虹关键词:伏立康唑 肺部感染 真菌 无创正压通气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观察无创正压通气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 98例中、重度OSAHS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试验组,分别行一般治疗和无创正压通气3个月,采用Epworth嗜睡量表(ESS)、Calgary睡眠呼吸暂停生活质量指数(SAQLI)评价疗效。结果试验组治疗后E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而SAQLI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无创正压通气可改善OSAHS患者日间嗜睡症状和生活质量。 万诚 许锦泉 林辉斌关键词:无创正压通气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生命质量 血清降钙素原动态水平优化老年重症肺炎抗菌药物应用的作用 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动态值指导临床抗感染治疗策略在优化老年重症肺炎抗菌药物应用中的作用,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将126例老年重症肺炎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进行临床常规的感染指标筛查检查,PCT指导治疗组(PCT组)63例患者根据PCT值制订优化的抗感染治疗方案,常规治疗组(对照组)63例患者根据临床症状、体征给予经验性抗感染治疗。分析2组患者PCT值、超敏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的变化和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结果:126例患者中,存活109例,死亡17例。2组患者在抗菌药物使用时间、使用比例、使用强度、抗菌药物费用及重症医学科(监护病房)住院时间等方面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PCT值可作为评估老年重症肺炎抗菌药物治疗效果和感染严重程度的快速、可靠的诊疗指标,基于PCT动态值指导优化抗菌药物治疗策略的效果良好,能有效减少老年重症肺炎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缩短抗菌药物疗程,降低抗菌药物费用,具有良好的操作性及可行性。 何清华 张亮 彭琳 郭卫 蔡卓夫 莫俊德 林辉斌 黄云平关键词:老年 重症肺炎 抗菌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