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茂兹
- 作品数:36 被引量:360H指数:11
- 供职机构: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 太子参连作障碍初探——对光合作用系统与产量的影响
- 以柘参2号为研究材料,采用盆栽模拟连作试验和大田试验分别研究连作对太子参光合作用系统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连作导致太子参叶绿素含量(SPAD)、叶片净光合速率(Pn)均极显著(p<0.01)下降,其荧光动力学参数也均有...
- 林茂兹曾令杰吴文祥李振方陈冬梅林文雄
- 关键词:叶绿素净光合速率连作障碍
- 文献传递
- 新型日光温室人工生态系统中生态因子的优化配置被引量:9
- 2003年
- 针对日光温室中的午间高温、高湿、病虫害发生率高 ,频繁地使用农药等一系列问题 ,已研制了具有阴、阳棚结构的新型日光温室 ,它通过阴、阳棚之间的热交换 ,既可降低阳棚的午间高温 ,推迟并缩短了阳棚午间 30℃以上的高温 ,又可提高夜间低温 ,其日平均温度比对照 (二代日光温室 )气温提高了 3.8℃ ,地温提高了 4.2℃ ;光照总入射量比对照平均增加 1 3.5 % ;≥ 85 %湿度平均减少 4.7h/d;病虫害发生率及农药使用量比对照减少 85 %以上。将阳棚午间多余的热量补充给阴棚 ,可使其温度提高 3~ 5℃ ,把单屋面日光温室背面的遮荫区 (大多都闲置 )转化为生产区 ,使土地利用率从 43.8%提高到 68.8% ;该日光温室可提供两种不同光照、温度等条件的温室人工生态系统。在该系统中基本实现了光、温、水、土、CO2 等生态因子的优化配置 ,有效提高了系统的生产力。新型日光温室 -集水工程 -沼气池联体构筑为半干旱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技术平台。
- 王静薛芒林茂兹吴旭肖国举李召祥王彦平谢永胜李效仁徐彤
- 关键词:新型日光温室生态因子优化配置
- 一种ZnO/壳聚糖/高岭土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ZnO/壳聚糖/高岭土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是将壳聚糖加入到二水合醋酸锌水溶液和醋酸水溶液的混合溶液中,然后加入NaOH溶液制得ZnO/壳聚糖复合材料;再将ZnO/壳聚糖复合材料加入到活化后的高岭土悬...
- 李世迁陈盛林茂兹
- 文献传递
- 太子参连作障碍及其分子生态学机制研究
- 本文以太子参连作障碍自毒效应为主线,采用大田和盆栽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连作引起的太子参根、叶显微结构的变化、光合作用系统参数的变化、苗期叶片差异蛋白质表达的变化、产量和品质的变化。进一步用GC-MS鉴定了太子参根际土...
- 林茂兹
- 关键词:药用作物连作障碍土壤生态学
- 文献传递
- 铜锌复合胁迫对包菜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及子叶若干生理指标的影响被引量:5
- 2018年
- 以不同铜锌复合浓度为变量,采用包菜种子进行萌发试验,试验设8个处理,每个处理3次重复来探讨包菜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对铜锌复合胁迫的响应。结果表明:随着铜锌复合浓度的增加,包菜种子的相对发芽率、相对发芽指数、萌发活力指数及相对萌发活力指数、主根长、根干重、苗高、子叶光合色素含量均显著下降,相对伤害率极显著上升,发芽指数、发芽势、发芽率在较低浓度(Cu 100mg/kg+Zn 100mg/kg)有所提高,但与对照相比差异不显著,苗干重和子叶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均表现出低促高抑效应。结论:铜锌复合胁迫不利于包菜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及子叶光合色素含量的累积;中低浓度铜锌复合胁迫有利于提高包菜子叶可溶性蛋白质含量,高浓度的使包菜子叶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大幅度下降。
- 邹文桐曹智曹智
- 关键词:包菜种子萌发幼苗生长生理指标
- 生态环境恢复重建与农村妇女受教育程度的关联性分析被引量:10
- 2004年
- 搞清影响农村生态环境的因素,可以为防止农村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为农村生态环境恢复和重建奠定基础。调查结果表明农村妇女受教育程度与农村生态环境的恢复与重建呈正相关,并且农村生态环境恶化与农业生产有明显联系;农村妇女受教育程度和农业生产是影响农村生态环境恢复与重建的直接原因。搞好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必须以发展农村经济为前提,以提高农村的教育投资和农村妇女受教育程度为基础,落实具体的科技措施,重视农业生产引导与管理。
- 王静林茂兹
- 关键词:农村生态环境农村妇女农业生产
- 短小芽孢杆菌S1420及其在溶磷上的应用
- 本发明涉及一种短小芽孢杆菌S1420,其特征在于:所述短小芽孢杆菌为短小芽孢杆菌(Bacillus pumilus)S1420,于2019年5月16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地址为北京市朝阳区北...
- 林茂兹金美芳苏芳丁可武陈庆华严松林玮戴丹妹王应灿林晨姚虹
- 文献传递
- 多粘类芽孢杆菌S960菌株发酵条件优化被引量:9
- 2015年
- 前期筛选到的多粘类芽孢杆菌S960对尖孢镰刀菌有很好的抑菌效果,有望用于尖孢镰刀菌引起的作物病害防治。为进一步探索菌株的发酵条件,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实验方法,对多粘类芽孢杆菌S960的发酵条件进行优化研究。结果表明多粘类芽孢杆菌S960的最佳发酵条件是:初始p H值7.0,摇瓶转速150r/min,接种量2%,瓶装量为每250m L体积的三角瓶装25m L液体培养基。发酵条件优化后,S960菌株发酵液对尖孢镰刀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抑菌率达93.0%。
- 林茂兹金美芳邹虹
- 关键词:多粘类芽孢杆菌发酵条件正交设计有效活菌数
- 连作对太子参光合作用及药用品质的影响被引量:32
- 2012年
- 在福建柘荣太子参规范化栽培生产基地,以柘参2号为材料,探讨连作对太子参光合生理、产量及药用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连作导致太子参产量极显著下降(P<0.01),仅为稻参轮作的1/3,其多糖含量仅为轮作太子参的88.08%,人参皂苷Rb1为轮作太子参的44.33%;光合指标测定表明,连作太子参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极显著降低(P<0.01),叶片净光合速率(Pn)显著(P<0.05)降低;荧光动力学指标分析发现,太子参连作后叶绿素初始荧光(Fo)下降不显著,但非光化学猝灭系数下降(NPQ)显著;显微结构观察发现,连作太子参叶片细胞密度降低约30%,根细胞密度降低约45%,细胞排列由致密变为疏松。由此推测,连作破坏了太子参光合系统中的保护机制,使天线色素吸收的热量既不能用于光合成也不能被耗散掉,而在叶部累积引起营养器官畸形化,导致光合作用紊乱、光合速率下降,最终影响根部形态建成,其中分根数减少和根重下降成为限制太子参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
- 曾令杰林茂兹李振方戴林泉李吉李晶晶张重义林文雄
- 关键词:太子参连作障碍光合作用
- 传统农业养地观与生态农业被引量:16
- 2005年
- 分析了我国传统农业的养地观及方法。其集约思想,高效用地,重视养地,保持肥力,精耕细作,熟土保墒等均能达到既养地又高效用地的目的,是我国传统农业的灵魂和精髓,它对生态农业有重要启示。同时分析了有机肥料的保肥、保产及来源问题后,提出多施有机肥,少施化肥,降低用肥风险以达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是可行的,并对生态农业研究提出一些建议。
- 林茂兹王静肖国举
- 关键词:传统农业生态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