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绥
- 作品数:62 被引量:370H指数:13
- 供职机构:福建省医学科学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福建省科技厅科研基金福建省科技重大专项福建省科技计划重点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 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透皮吸收涂膜剂及其制备方法
- 一种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透皮吸收涂膜剂及其制备方法,由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主药、药物溶剂、粘合剂、成膜剂和透皮吸收促渗剂组成。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主药为雷公藤内酯醇和缓解类风湿性关节炎疼痛的镇痛药盐酸利多卡因。该涂膜剂药...
- 林绥李钢黄郑隽林苹阙慧卿彭华毅邓思珊钱丽萍连建清郭舜民齐一萍
- 雷公藤内酯醇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与鉴定方法研究
- 目的考察雷公藤内酯醇β-环糊精的制备工艺,并初步评价其质量。方法用超声波法制备雷公藤内酯醇β-环糊精包合物,并对其形态学、包封率等进行研究。结果雷公藤内酯醇β-环糊精包合物球形圆整的双层结构,大小较均匀,包封率为70%。...
- 夏志林林建峰徐万全邓思珊朱惠徐榕青林绥黄庆标
- 关键词:雷公藤内酯醇Β-环糊精包封率
- 文献传递
- 雷公藤康碱和异雷公藤春碱的免疫抑制作用
- 雷公藤康碱(wilfordconine)和异雷公藤春碱(isowilfortrine)对以溶血素反应为指标的体液免疫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DNCB所引起迟发超敏反应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并且能够降低小鼠碳廓清率和脾脏、胸腺...
- 朱惠林绥龙瑞斌金静君郑幼兰
- 关键词:溶血素迟发超敏反应白血病细胞
- 文献传递
- 雷公藤倍半萜生物碱的分离与结构被引量:28
- 1995年
- 从雷公藤(TripterygiumwilfordiiHook.f.)根皮中分离到二个倍半萜生物碱,即碱Ⅰ和碱Ⅱ,根据理化性质和光谱(UV,IR,MS,HRMS,lHNMR,13CNMR(COM和OFR),1H-1HCOSY,1H-13CCOSY,NOESY和COLOC]解析,鉴定生物碱Ⅰ为euonymine,生物碱Ⅱ为一种新的生物碱,命名为雷公藤明碱(wilfordsine)。初步药理实验证明雷公藤明碱有免疫抑制活性。
- 林绥李援朝樱井信子郑幼兰邓福孝
- 关键词:雷公藤倍半萜生物碱免疫抑制
- 斑蝥酸钠的合成被引量:5
- 2009年
- 目的合成标题化合物,并进行工艺改进。方法由斑蝥素在碱性条件下水解制得。结果总收率为62.4%,所得产物经元素分析、紫外光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及质谱等确证了结构。结论该合成工艺具有收率高、成本低、易于工业化生产等特点。
- 郭舜民齐一萍林绥阙慧卿
- 关键词:斑蝥酸钠斑蝥素
- 雷公藤内酯甲含量测定方法的改进被引量:6
- 2005年
-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雷公藤多甙片中内酯甲的含量,并与薄层扫描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HPLC法更准确,更可靠。
- 阙慧卿邓思珊林绥
- 关键词:含量测定方法雷公藤内酯雷公藤多甙片薄层扫描法HPLC法
- 雷公藤内酯甲含量测定方法的改进
- 目的改进雷公藤内酯甲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雷公藤多苷片中内酯甲的含量,并与该药品采用薄层扫描法(TLC)所制定的质量标准进行比较。结果HPLC法更准确,更可靠。结论改用HPLC法测定雷公藤...
- 阙慧卿邓思珊林绥
- 关键词:雷公藤内酯甲HPLC法TLC法
- 文献传递
- 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透皮吸收生物贴剂及其制备方法
- 一种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透皮吸收生物贴剂及其制备方法,由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主药、药物溶剂、粘合剂、生物贴基质和透皮吸收促渗剂组成。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主药为雷公藤内酯醇和缓解类风湿性关节炎疼痛的镇痛药盐酸利多卡因。该生...
- 林绥彭华毅邓思珊黄郑隽阙慧卿钱丽萍连建清郭舜民齐一萍
- 玄参化学成分的药理作用和分析方法被引量:43
- 2006年
- 概括介绍了玄参各化学成分,相应药理作用,分析方法和质控含量测定方法,以及玄参为君药的中药的含量测定方法,为进行玄参药材及其制剂的全面质量拴制和今后的研究发展提供参考。
- 师怡许晖阙慧卿林绥
- 关键词:玄参化学成分药理作用高效液相色谱高效毛细管电泳
- 雷公藤中的二萜内酯类成分被引量:18
- 2005年
- 目的研究雷公藤(Tripterygium wilfordii Hook.F.)的化学成分。方法应用各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用 UV,IR,~1H NMR,MS,HRMS,~1H-~1H COSY,~1H-^(13)C COSY 和 NOESY 等光谱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共分离得到4个化合物:Ⅰ为16-羟基雷公藤内酯醇(16-hydroxytriptolide),Ⅱ为15-羟基雷公藤内酯醇(雷醇内酯,triptolidenol),Ⅲ为雷公藤乙素(tripdiolide),Ⅳ为雷公藤乙素的差向异构体,命名为2-表雷公藤乙素(2-epitripdiolide)。结论化合物Ⅳ为新二萜内酯化合物。
- 林绥于贤勇阙慧卿陈忠谢狄霖李援朝
- 关键词:雷公藤二萜内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