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鸥
- 作品数:15 被引量:39H指数:4
- 供职机构:北京舞蹈学院舞蹈学系更多>>
- 相关领域:艺术更多>>
- 关于辅助训练中心开设辅助训练课的设想被引量:4
- 1994年
- 自学院批准科研所建立辅助训练中心以来,科研所组织有关人员针对如何围绕舞蹈专业课进行辅助训练的问题,进行了两年多的研究和尝试,也积累了一些经验。在此把我在这些工作中的一点体会做一汇报,这些体会仅代表我个人的看法,不妥之处愿共同探讨。 “设想”包括以下几个内容:辅助训练将是一门什么样的课,辅助训练中心应是什么样的机构,目前开设辅助训练课的可行性和国内外在这方面的发展状况等。
- 杨鸥
- 关键词:舞蹈专业舞蹈艺术舞蹈演员舞蹈事业专门化知觉
- 舞蹈女学员体成份测量与评定方法的研究
- 1998年
- 一、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身体成份系指机体中皮肤、脂肪、肌肉、骨骼、内脏器官和体液等的含量。身体成份从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分类,从运动生理学的角度则可将其分为脂肪(脂肪重)和瘦体重(去脂体重)两种成份。脂肪是人体正常的组织成份,对保证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起着重要作用,但脂肪过多则可造成超重或肥胖,不仅会使人产生多种疾病。
- 杨鸥温柔
- 关键词:体成份测量方法身体成份皮脂厚度
- 舞蹈训练科学化研究面临的任务被引量:1
- 2014年
- 本文通过回顾历史来展望舞蹈训练科学化面临的任务,并集中围绕舞蹈训练科学化的研究任务进行讨论,提出了训练对象、训练内容、训练方法手段、训练负荷、训练计划是舞蹈训练科学化的基本内容,科学地解决这五个方面的问题是舞蹈训练科学化研究的基本任务。在研究任务的讨论中,对每项任务的具体内容、理论依据、作用意义、存在问题和解决的方法进行了分析和概述。
- 杨鸥
- 关键词:舞蹈训练
- 论舞者蹲蹬力量的训练被引量:1
- 2013年
- 本文围绕芭蕾舞基本功课和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课的教学,在下蹲与蹬起类动作中选取十余种典型动作和正误动作,设计出23个实验方案,通过运动肌电的测试与理论分析,对蹲蹬力量的训练进行研究。研究内容主要包括:蹲蹬力量23个案例中数十个基本动作的分析与对比、蹲蹬力量的技术特征和训练价值、蹲蹬力量训练的解剖学依据和训练学依据、蹲蹬力量的课堂训练手段和辅助训练手段、蹲蹬力量的训练方法、训练要求等,从而对蹲蹬力量的训练提出具体的建议。
- 杨鸥
- 关键词:训练方法手段
- 舞蹈选材的科学评价与预测被引量:2
- 2009年
- 舞蹈招生的经验选材法已经无法满足舞蹈科学训练的要求,舞蹈选材的科学化已迫在眉睫。舞蹈选材应该是一种具有科学准确、客观全面和动态观察等多方面要求的复杂性工作,应该包括家系调查、体格检查、发育程度和发育类型鉴别、测试、评价、预测乃至试训观察等多个环节。舞蹈科学选材从总体上应该包括测评与预测两个方面,即对考生现实状况进行多方位的综合评定和对考生从遗传影响到发展潜力加以综合考虑。要运用多学科的原理和方法,在认识儿童少年生长发育规律和遗传学特征的基础上,根据舞蹈专业的特点和要求,建立舞蹈选材的指标体系、测试手段和评价标准。在预测中要利用遗传和变异、生长发育等理论与方法来判断考生潜在的发展趋势,推断其将来成才可能性的大小。在舞蹈招生考试时,首先要掌握考生的生物年龄,然后再以此为依据进行考场挑选的分组,只有在同生物年龄组内进行比较,才能对考生的条件做出正确的判断与评价。
- 杨鸥
- 关键词:发育程度发育类型
- 论舞蹈力量能力的类型划分被引量:11
- 2008年
- 舞蹈力量能力是由不同类型的力量从多方面统一构成的综合能力;舞蹈动作是由多种力量类型从不同时间、空间上有序作用的综合结果。不同力量能力之间存在着功能性质和技术特征的差别。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就是围绕舞蹈力量能力的训练,对舞蹈动作中的肌肉活动进行研究,通过运动肌电等测试手段和对动作的解剖学、生理学、生物力学的理论研究,来论证舞蹈力量能力类型划分的科学、合理性。根据本课题的研究结果,可以将舞蹈力量能力划分为功能性力量和技术性力量两种类型,具体又可以划分为13种基本元素。力量类型的科学分类和定义,对舞蹈训练和科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 杨鸥
- 利用辅助方法训练弹跳力的实验被引量:2
- 1997年
- 舞蹈基训课的系统训练是发展学生弹跳力的主要途径,毯子功等课的训练也能起到辅助作用,但是这些系统训练作为一种普遍教学手段,在强化训练和因材施教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特殊情况和特殊对象需要采取特殊手段,经过多年教学和科研的实际接触,我认为,辅助训练在提高弹跳力方面不失为一种有效方法。97年上半年我利用在附中任古典舞基训课的机会,进行了一次由理论到实践的尝试,收到良好效果,现将情况介绍如下。
- 杨鸥
- 关键词:训练弹负荷量肌纤维中枢神经系统
- 论舞蹈学 专业特色的舞蹈技术课被引量:8
- 2004年
- 舞蹈学专业作为一个舞蹈理论专业,具有不同于技术专业的教学规律,其“引进”型的舞蹈技术课教材,目前已不能适应舞蹈学人才培养的需要,必须重新打造,“量身定做”。 根据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舞蹈学专业的舞蹈技术课应该以风格性与审美性训练为核心,使实践性与理论性相统一,将“练功”功能降至更恰当的位置。 本文从教学目的、教学任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结果的考查等七个方面提出了对舞蹈学专业舞蹈技术课进行课程改革和教材建设的建议,供关心舞蹈学专业教学改革的专家和同行参考。
- 杨鸥
- 关键词:舞蹈学教学目的教学任务教学内容教学手段
- 舞蹈训练对女学员体成份变化的影响被引量:1
- 2000年
- 笔者应用体成份的“综合测定法”(注)对舞蹈女学员的体成份进行测量与研究,结果如下:(1)舞蹈女学员的体脂含量明显低于普通女中学生的体脂含量,而且差异较大。反映出舞蹈女学员的体成份所具有的职业特点。(2)舞蹈女学员的体成份状况总体良好,但也有约25%的学员身体脂肪含量较高,反映出个人及训练上的问题。(3)芭科女学员的体脂含量明显低于民科女学员的体脂含量,反映出舞蹈女学员体成份的显著的专业特点。(4)舞蹈女学员体脂含量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十四岁前增长迅速,符合人体生长发育的规律。(5)民科四年级女学员体脂含量有“突峰”现象,反映出年级训练安排所存在的问题。
- 杨鸥温柔
- 关键词:体成份舞蹈训练
- 中国古典舞训练中踢前腿与悠前腿之对比研究被引量:1
- 2010年
- 踢腿与悠腿是古典舞腿功训练最主要的手段,准确区分二者在腿功训练中的功能,有助于提高腿功训练的效率与科学性。此次研究利用肌电测试仪与数码摄像同步技术,就踢前腿与悠前腿进行了实验,并将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分析,结合中国古典舞腿功训练的特点从腿的柔韧能力、力量能力、速度能力、动作技能迁移四个方面对这两个动作进行了对比分析,并以此将腿功训练划分为相应的四个阶段,以便于我们在腿功训练中根据各阶段的训练目的来安排训练内容。
- 周娜杨鸥
- 关键词:柔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