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菊萍

作品数:18 被引量:48H指数:5
供职机构: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误诊
  • 4篇疗效
  • 3篇新生儿
  • 3篇新生儿呼吸
  • 3篇综合征
  • 3篇哮喘
  • 3篇小儿
  • 3篇疗效观察
  • 2篇新生儿呼吸窘...
  • 2篇新生儿呼吸窘...
  • 2篇早产
  • 2篇早产儿
  • 2篇痰热
  • 2篇痰热清
  • 2篇痰热清注射液
  • 2篇注射液
  • 2篇误诊分析
  • 2篇细胞
  • 2篇临床疗效
  • 2篇卵巢

机构

  • 16篇焦作市第二人...
  • 1篇河南省中医院

作者

  • 16篇杨菊萍
  • 6篇赵丹
  • 4篇孟丽萍
  • 3篇靳红光
  • 2篇赵倩
  • 1篇郑凤莲
  • 1篇高亮
  • 1篇冯利云
  • 1篇关丽霞
  • 1篇贺卫霞
  • 1篇王祖龙

传媒

  • 2篇中国误诊学杂...
  • 1篇河南医学研究
  • 1篇临床医学
  • 1篇河南中医
  • 1篇医学临床研究
  • 1篇临床心身疾病...
  • 1篇抗感染药学
  • 1篇中国小儿急救...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中华实用诊断...
  • 1篇医学检验与临...
  • 1篇中医临床研究
  • 1篇中外妇儿健康...
  • 1篇中国继续医学...

年份

  • 3篇2024
  • 1篇2020
  • 2篇2018
  • 3篇2015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9
  • 3篇2008
  • 1篇2004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注射用牛肺表面活性剂联合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72例临床体会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研究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过程中采用注射牛肺表面活性剂联合持续正压通气(CPAP)治疗的疗效。方法 72例患有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患儿,对其采用注射用牛肺表面活性剂联合CPAP方法治疗前后的CPAP参数以及动脉血气等指数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经过治疗后,患儿的情况有比较明显的提升,在72例患儿中有63例患儿痊愈,9例患儿在经过进一步治疗后也已经痊愈。而患儿的呼困难等现象也有明显的改善。结论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过程中,采用注射用牛肺表面活性剂联合CPAP治疗方法有很好的临床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杨菊萍
关键词: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持续正压通气
婴幼儿神经行为检查371例临床意义分析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对婴幼儿神经行为检查的临床意义进行探究分析。方法选择371例早产的婴幼儿,对其进行神经行为检查。结果 371例婴幼儿中有349例完全正常,有16例为轻度异常,有6例为重度异常。结论对婴幼儿进行神经行为检查可以及早发现其体内神经发育有所偏离的儿童,尽早对其进行预防及矫正,可以有效防止脑瘫儿童的出现。
杨菊萍
关键词:婴幼儿早产儿
痰热清注射液超声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急性肺炎疗效观察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探讨痰热清注射液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急性肺炎的疗效。方法将50例急性肺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26例,对照组24例。二组均予综合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应用痰热清注射液1mL/(kg·次),加生理盐水至50mL,超声雾化吸入,2次/d,疗程5~7d;对照组予常规雾化:地塞米松针5mg/次,硫酸庆大霉素针4万U/次,α糜蛋白酶针5 mg/次,加生理盐水50mL,超声雾化吸入,2次/d,疗程5~7d。结暴治疗组退热、止咳、肺部细湿音消失时间均较对照组显著缩短(P<0.05,P<0.01),治疗期间出现腹泻或原有腹泻加重情况.两组间无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一周后,胸正位片点或片絮状阴影吸收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痰热清注射液超声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急性肺炎疗效确切,安全无明显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贺卫霞杨菊萍高亮牛国平
关键词:痰热清超声雾化
川崎病5例误诊分析
2011年
目的:分析5例川崎病误诊原固及应吸取的经验教训,最大限度减少误诊率。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2009-2011年我科收治的5例患儿的误诊情况。结果误诊原因:对本病认识不足;病例不典型;对该病的一些非特异性的症状和体征不了解;4.缺乏对该病实验室检查的认识。结论医生要提高对川崎病的认识,结合相关实验室检查综合分析,尽可能早诊断、早治疗,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孟丽萍赵丹靳红光杨菊萍
关键词:川崎病误诊误诊原因
沙美特罗氟替卡松联合盐酸西替利嗪治疗儿童CVA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 探讨沙美特罗氟替卡松吸入剂联合盐酸西替利嗪滴剂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CVA)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2例CVA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6例。在进行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患儿给予沙美特罗氟替卡松吸入剂治疗,研究组患儿给予沙美特罗氟替卡松吸入剂联合盐酸西替利嗪滴剂治疗。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肺功能状态[呼气峰值流速(PEF)、第1 s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及FEV1/FVC值]、辅助性T细胞水平[T细胞1(Th1)、T细胞2(Th2)]、细胞因子水平[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4(IL-4)、免疫球蛋白(IgE)]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儿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FEV_(1)、PEF、FEV_(1)/FVC均较治疗前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患儿Th1、IL-2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Th2、IL-4、IgE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Th1、IL-2水平均高于对照组,Th2、IL-4、IgE均低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患儿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与对照组相当(P>0.05)。结论 沙美特罗氟替卡松吸入剂联合盐酸西替利嗪滴剂治疗可改善CVA患儿肺功能,降低炎症因子水平,二者联合使用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独使用沙美特罗氟替卡松吸入剂。
丁春杰杨菊萍闫颖金元平
关键词:沙美特罗氟替卡松盐酸西替利嗪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疗效
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血清TBIL、SP-D、Th17/Treg水平变化的意义及预测价值
2024年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儿血清总胆红素(TBIL)、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D(SP-D)、辅助性T细胞17(Th17)/调节性T细胞(Treg)水平变化及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4月-2023年12月本院收治的103例MPP患儿为研究组,其中急性期56例、恢复期47例;同时选取同期本院体检的健康儿童63例作为对照组。根据病情转归分为预后良好、预后不良。比较两组实验室指标[白细胞介素-17(IL-17)、白细胞介素-35(IL-35)、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入院时血清TBIL、SP-D、Th17/Treg水平,分析治疗3 d各血清指标对病情转归的预测价值,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影响MPP患儿病情转归的危险因素。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TBIL、SP-D、Th17/Treg、IL-17、CRP、PCT水平升高,IL-35水平降低,FEV1、FVC、PEF降低(P<0.05);与预后良好患儿比较,预后不良患儿血清TBIL、SP-D、Th17/Treg水平升高(P<0.05);TBIL、Th17/Treg与IL-17、CRP呈正相关,SP-D与PCT呈正相关,且与IL-35呈负相关(P<0.05);TBIL、SP-D、Th17/Treg是影响MPP患儿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三项联合检测时AUC均高于单项检测(P<0.05)。结论:MPP患儿血清TBIL、SP-D、Th17/Treg水平升高,对MPP患儿病情转归具有一定预测价值。
陈静杨菊萍靳红光赵丹
关键词:总胆红素辅助性T细胞17
小儿卵巢肿瘤误诊1例分析
2008年
杨菊萍赵倩冯利云
关键词:误诊
补肾化痰方联合西药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所致不孕30例被引量:6
2009年
目的:观察补肾化痰方联合西药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中药联合达英-35、克罗米芬(CC)治疗PCOS所致不孕(肾阳亏虚证)30例,并与单用达英-35/CC 30例进行对照。结果:治疗组在改善肾阳亏虚、降低体重、体重指数、睾酮(T)、LH/FSH水平以及促使排卵和妊娠等方面优于对照组。结论:补肾化痰方联合西药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所致不孕效果良好。
王慧芳王祖龙杨菊萍
关键词:多囊卵巢综合征补肾化痰方克罗米芬
丙种球蛋白辅助糖皮质激素治疗小儿哮喘的效果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观察丙种球蛋白(IVIG)辅助糖皮质激素治疗小儿哮喘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8年7月在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治疗的70例小儿哮喘患儿,将其分为两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取以糖皮质激素为主的综合治疗方案;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使用IVIG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主要症状缓解时间、住院时间、血清抗体水平及总体疗效。结果观察组主要症状缓解时间(气促、喘息、咳嗽)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IgG、IgM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29%(33/35),高于对照组[74.29%(26/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小儿哮喘患儿使用IVIG辅助治疗可增强患儿机体免疫,缩短病情恢复时间,提高整体治疗效果。
程文净杨菊萍赵丹
关键词:丙种球蛋白糖皮质激素小儿哮喘
痰热清注射液联合利巴韦林针治疗手足口病160例疗效观察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究痰热清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手足口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4年8月在我院接受手足口病治疗的1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式不同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平均80例,实验组患者给予痰热清注射液联合利巴韦林静滴,对照组仅给予利巴韦林静滴,分析比对两组患者的发热消退时间、皮疹和口腔疱疹消退时间、痊愈时间及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93.75%)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76.25%),且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后,实验组患儿的溃疡好转、退热时间及愈合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比于利巴韦林单药静注,痰热清联合利巴韦林静注可以有效促进手足口疾病的痊愈,提高治疗效果。
杨菊萍
关键词:手足口病利巴韦林痰热清注射液临床疗效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