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艳芬

作品数:18 被引量:200H指数:8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理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6篇农业科学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生物学
  • 1篇理学

主题

  • 8篇入渗
  • 6篇土石混合介质
  • 5篇葡萄
  • 4篇水分
  • 3篇入渗量
  • 3篇土壤
  • 3篇退耕
  • 3篇退耕还林
  • 3篇葡萄生长
  • 3篇灌溉
  • 2篇滴灌
  • 2篇入渗模型
  • 2篇沙棘
  • 2篇沙棘种植
  • 2篇生态
  • 2篇水分运动
  • 2篇水力
  • 2篇水土
  • 2篇水土流失
  • 2篇土壤含水率

机构

  • 15篇西安理工大学
  • 7篇中国科学院
  • 4篇西北农林科技...
  • 3篇北京师范大学
  • 3篇学研究院
  • 2篇西北大学
  • 1篇新疆大学

作者

  • 18篇杨艳芬
  • 7篇李涛
  • 7篇王全九
  • 5篇曾辰
  • 5篇程慧娟
  • 4篇张建丰
  • 4篇李剑
  • 3篇张光辉
  • 3篇刘国彬
  • 3篇刘建军
  • 3篇王兵
  • 2篇王春霞
  • 2篇杨勤科
  • 1篇王卫华
  • 1篇张江辉
  • 1篇陈若男
  • 1篇王伟
  • 1篇李娜
  • 1篇李斌斌
  • 1篇秦涛

传媒

  • 3篇农业工程学报
  • 2篇干旱地区农业...
  • 1篇土壤通报
  • 1篇水土保持学报
  • 1篇干旱区资源与...
  • 1篇农业机械学报
  • 1篇沙棘
  • 1篇水土保持通报
  • 1篇新疆农业科学
  • 1篇中国农业大学...
  • 1篇中国水土保持
  • 1篇节水灌溉
  • 1篇灌溉排水学报

年份

  • 1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8篇2010
  • 4篇2009
  • 2篇2007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茹河流域沙棘种植技术研究
2007年
茹河流域长期治理的实践中,运用科学的沙棘种植技术在茹河流域发展大片沙棘林,既能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又增加了当地群众的收入,调动了群众的积极性,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实践证明,沙棘是茹河流域治理水土流失、发展经济的先锋树种。有耐贫瘠、耐干旱、耐盐碱、耐践踏,适应性强,成林速度快的特点,沙棘种植的关键技术及沙棘产生的效益,在同类流域治理中可推广应用。
杨志让常富礼王伟杨艳芬李斌斌
关键词:生态环境沙棘
土石混合介质入渗与干旱区滴灌葡萄生长发育特征试验研究
吐哈盆地地处极端干旱区,葡萄是其支撑产业。该地区土质特殊,为土石混合介质,同时,传统漫灌造成大量水资源浪费,开展节水灌溉势在必行。为探究碎石对入渗特性的影响并寻求适合吐哈盆地葡萄滴灌的灌水方案,本文在阅读大量国内外文献的...
杨艳芬
关键词:极端干旱区吐哈盆地
土石混合介质水分入渗特性试验研究被引量:17
2009年
土壤中碎石的存在改变了土壤结构和土壤水分运动规律,为研究碎石含量和碎石粒径对土石混合介质水分入渗特性的影响,利用垂直一维积水入渗试验资料对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土石混合介质的累积入渗量和湿润锋推进速度均小于细土,碎石含量对累积入渗量和湿润锋的影响存在一个转折点,该转折点因粒级不同而不同;碎石含量对含水量剖面的影响表现为含水量随含石量增加而下降;碎石粒径只对混合介质本身的物理特性有影响,对水分入渗无明显影响。
杨艳芬王全九曾辰李剑李涛
关键词:土石混合介质
黄土高原实施退耕还林(草)工程对粮食安全的影响被引量:16
2013年
退耕还林(草)工程作为黄土高原植被建设的主要措施,对于加速黄土高原生态环境恢复有着巨大的作用。基于耕地压力指数,以陕西省延安中尺度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建设试验示范区为实证研究对象,评估了该区退耕还林(草)工程实施以来对粮食安全的影响。结果表明,退耕还林(草)工程实现了以粮食换生态的目的,使北部森林草原区耕地压力下降了75.5%,南部森林区则基本持平。2003年以来,由于退耕还林(草)工程粮食补贴政策的变化以及随着该工程的结束,复垦现象时有发生。2004—2009年北部森林草原区和南部森林区耕地压力较2003年分别增加了1.8~4.8倍和1.1~1.7倍。南部森林区2007年后耕地压力大于1,应引起重视。今后仍需保证粮食补贴的长期性与稳定性,确保生态恢复可持续发展。
王兵刘国彬张光辉杨艳芬
关键词:粮食安全耕地压力指数退耕还林(草)工程中尺度
深层坑渗灌条件下葡萄果浆成熟期冠层温度的试验研究被引量:3
2011年
在深层坑渗灌为基础的大田试验条件下,研究了极端干旱气候区成龄葡萄果浆成熟期不同水分处理条件下冠层温度的变化规律。主要得到如下结论:从气象学理论的角度阐明了冠层温度与大气温度之间的关系,分析了不同水分处理下冠层温度和大气温差日变化过程的原因;建立了以能量守恒定律为基础的冠层温度模拟模型;大气温度与冠层温度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二者存在很好的线性关系;建立了以灌溉定额为参数的冠层温度与大气温度的拟合模型并进行了分析;确定了吐鲁番鄯善地区葡萄果浆成熟期最优灌水量为160.428 m3亩-1。
李涛张建丰曾辰程慧娟杨艳芬
关键词:葡萄灌溉冠层温度
茹河流域沙棘种植技术及效益被引量:3
2007年
茹河流域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恶劣,社会经济发展缓慢,农民群众生活尚处在低层次的温饱线上,因此水土流失治理是该流域建设与发展的重点。在长期的治理实践中,发现沙棘是治理水土流失、发展经济的先锋树种。运用科学的种植技术在茹河流域发展了大片沙棘林,既治理了水土流失、改善了生态环境,又增加了当地群众的收入,调动了群众的积极性,取得了明显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介绍了沙棘种植的关键技术。
常富礼王伟马德仓赵德亮朱立军马进国杨艳芬
关键词:沙棘
黄土高原丘陵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生态环境效应评价被引量:44
2012年
生态环境的层次性、复杂性和多变性,决定了对其质量进行评价的难度。确立构建一套合理、科学,在解决同一类问题中具有代表性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是众多学者长久以来关注的关键问题。该文以延安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建设试验示范区为实证对象,选取灰色关联度法、综合评价法和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多方案综合决策支持系统(driving force pressure state impact response framework-multiple decision support system,DPSIR-mDSS)对研究区域1999-2009年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生态恢复环境效应进行了评家,结果表明:DPSIR-mDSS模型在构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生态恢复环境效应评价指标体系时将人类社会行为和经济行为与环境系统间复杂的相互关系简化为一对一因果链,评价过程得以分解、简化,且评价结果与研究区域生态恢复环境效应实际变化情况一致,能较好的解释研究区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生态恢复环境效应随时间的变化情况,为生态恢复环境效应评价提供了一种新的评价思路和方法。总体而言,退耕还林(草)工程的实施极大的促进了研究区生态环境状况,但一些新的问题诸如耕地压力、生态需水亏缺等接踵而至,应在今后予以重视。
王兵张光辉刘国彬杨勤科杨艳芬
关键词:生态退耕还林(草)黄土丘陵区
黄土丘陵区中尺度流域水土流失治理环境效应评估被引量:15
2012年
基于DPSIR概念模型,构建中尺度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生态环境效应评价指标体系,对退耕还林(草)实施的生态环境效应进行评估。结果表明:生态恢复环境效应综合值在退耕还林(草)试验、实施和恢复阶段分别较评价初期增加了30%、43%和56%;环境分项值则减小了6%、20%和22%,社会分项值增加了43%、114%和143%;经济分项值增加了29%、129%和129%。退耕还林(草)、耕地压力、输沙模数和侵蚀性降水量等驱动和压力因子是生态恢复环境响应的敏感指标,退耕还林(草)对生态环境的作用需要一定的时期才能被生态环境所响应。
王兵刘国彬张光辉杨勤科杨艳芬
关键词:退耕还林(草)黄土丘陵区生态恢复DPSIR模型
鄯善山北地区葡萄生长发育特点和传统沟灌灌溉制度调查研究初报被引量:6
2009年
通过对吐鲁番地区鄯善县火焰山山北地区主要气象要素年变化特征、28年树龄无核白葡萄年生长周期内生长发育特点、栽培葡萄生长发育有效积温变化特征和规律及试验点生产中所采用的传统灌溉制度和灌溉定额的调查研究,建立了试验地区有效积温与天数的相关模型,得到无核白葡萄发育进程中进入不同物候期所需要的有效积温参数,同时,通过对试验点传统灌溉模式下,成龄无核白葡萄灌水时间和灌水定额的调查分析,初步提出了该地区葡萄节水灌溉应注意的几个关键问题。
蔡军社张江辉白云岗曾辰李涛肖军杨艳芬程慧娟李娜李剑
关键词:葡萄
土石混合介质入渗模型及其参数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3
2010年
选取4种碎石含量、5种碎石粒径,将纯土作为对照,共进行20组一维积水入渗试验和20组实测饱和导水率试验,分析了碎石含量对土石混合介质水分运动参数的影响以及水分运动模型的适用性。结果表明:Green-Ampt入渗公式、Philip入渗公式、垂直一维代数模型中个别参数随碎石含量的增加呈先减小、再增大、后减小的趋势; 模型的适用性因碎石粒径而异,粒径在0.5-3 cm时,垂直一维代数模型可以相对准确地描述土石混合介质的饱和导水率,粒径为3-5 cm时,Green-Ampt公式所描述的饱和导水率精度较高。
杨艳芬王全九曾辰刘建军李涛
关键词:土石混合介质水分运动参数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