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聚宝
- 作品数:46 被引量:161H指数:6
- 供职机构: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水稻两用核不育系闽科104S的选育被引量:1
- 2010年
- 选用低温敏水稻核不育系SE152S为改良主体亲本,通过杂交、回交,并将低世代分离群体置于高海拔长日低温(沙县湖源乡)生态环境分离筛选不育起点温度低的不育株,经海南加代繁殖穿梭育种,育成不育性稳定的闽科104S,本文就该不育系的选育过程进行探讨。
- 郑建华孙永建蔡巨广赵明富杨聚宝
- 关键词:光温敏核不育系生态压力
- 水稻籼粳亚种间F_1抽穗期与RFLPs关系的初步研究被引量:2
- 1999年
- 选用5个籼稻和6个广亲和粳稻品种,按5×6不完全双列杂交配制30个组合,计算杂种F1抽穗期杂种优势;并采用113个RFLP标记,检测11个亲本间的RFLP多态性,计算籼粳亚种间F1的基因型杂合度,分析杂种F1的抽穗期及其杂种优势与基因型杂合度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水稻籼粳亚种间F1的抽穗期呈负向优势,F1的抽穗期及其杂种优势与基因型的杂合度呈负相关。
- 赵明富徐才国胡如英杨聚宝谢华安
- 关键词:水稻抽穗期籼粳杂种RFLP标记
- 1997年我国两系法杂交稻试验、试种、示范主要结果和评述
- 1998年
- 杨聚宝
- 关键词:杂交稻试种
- 水稻核不育系SE21S的选育与利用被引量:27
- 2001年
- 以农垦 5 8S衍生系 16 4S为核不育基因供体 ,与引进的 IRRI系统 192份优良品种自由串粉 ,产生大群体F1 、 F2 ,在生态压力下选择不育起点温度低的单株。定时选择 ,育成具有光补性能的核不育系 SE2 1S。经杂种优势和配合力测定 ,选出两优 2 16 3和两优 2 186等系列强优组合。制种试验表明 ,SE2 1S具有良好的制种性状。SE2 1S与香稻品种配组 ,育成两优 2 12 0 1等系列组合 ,与 173等优良恢复系配组 ,产量与米质优势明显。 SE2
- 胡如英赵明富郑建华吴春株杨聚宝
- 关键词:水稻生态压力选育
- 抗倒型光补水稻核不育系86315S
- 郑建华赵明富胡如英杨聚宝吴春株方珊茹蔡巨广郑燕梅朱雄涛杨惠杰张海峰李清华郑雪华翁为英
- 该课题研制的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主要由核不育系培矮64S,SE21S和广63S等配制。在长日照,日均温高于23.5℃的时段,表现稳定彻底不育性,用于制种生产两系稻种子;在短日照,日均温低于23.5℃的季节,自交繁殖不育系...
- 关键词:
- 关键词:抗倒性水稻核不育系
- 核不育系SE21S的优异特性及利用价值被引量:1
- 2018年
- 两系法杂交水稻研究的成功,为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重大贡献,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的选育对两系杂交稻的选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介绍了两系不育系SE21S的不育特性、繁殖与制种性能等主要特征特性;综述了以SE21S为供体材料在新不育系选育研究及利用SE21S选育两系杂交稻新组合的应用进展,展望了SE21S应用前景。
- 吴春珠郑燕梅吴永营胡如英杨聚宝肖承和
- 关键词:核不育系两系稻
- 两种抗生素对水稻种胚愈伤组织诱导和分化的影响被引量:5
- 1994年
- 研究了两种抗生素对水稻种胚愈伤组织诱导和分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供试抗生素卡那霉素(Kanamycin,Km)和氨苄青霉素(Ampicillin,Ap)对水稻种胚愈伤组织的诱导和生长都发生抑制作用,而Km比Ap的抑制作用强。不论诱导期还是分化期用Km50、100mg/kg处理,除可培养出少量白化苗外,200mg/kg以上剂量处理的均未能分化出绿苗。仅分化期用Ap处理,50~200mg/kg浓度促进了绿苗分化,但浓度达400mg/kg时则开始发生抑制作用。诱导期用Km处理的愈伤组织,在分化期其死亡率随浓度的提高而提高。而仅在分化期用Km和Ap处理的愈伤组织,虽也有不同程度的致死现象,但数量较少。Km+Ap对愈伤组织的诱导和生长具有累加抑制作用。在分化期处理,Ap可部分解除Km对绿苗分化的抑制效应。文中还讨论了Km和Ap作为检测是否导入外源基因的适宜浓度。
- 杨惠杰何花榕杨聚宝王侯聪
- 关键词:水稻分化抗生素
- 国际水稻所选育的不育系引种观察和利用评价被引量:3
- 1990年
- 从国际水稻所引进30个不育系及相应保持系,种在福州市郊观测其育性及主要不育性状,并初步配组测产。结果表明:IR46828A等15个不育系育性稳定,符合标准,IR46831A和IR46483人与明恢63的配合力好。有些组合的增产潜力可超过汕优63。
- 胡如英陈金模郑建华游年顺杨聚宝江慧鸣
- 关键词:水稻不育系引种
- 第28届国际灌溉稻品种种植评价
- 2002年
- 胡如英郑建华吴春珠赵明富杨聚宝
- 关键词:育种材料分蘖力稻作穗型粒数
- 克服籼粳稻制种花时不遇的遗传途径的探讨被引量:5
- 1990年
- 本文从遗传角度研究籼、粳稻花时,不遇机制。通过选择,可以获得某些粳稻品种具有与籼稻品种相近的花时特性。花时可能受多基因控制,F_1呈不完全显性,F_2有超亲现象。控制花时的基因与控制水稻籼、粳类型性状的遗传基因不连锁,在粳稻中寻找并转育花时早的基因是可能的。
- 陈孙泰陈金模杨聚宝
- 关键词:花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