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竹转 作品数:42 被引量:335 H指数:12 供职机构: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更多>> 相关领域: 天文地球 水利工程 建筑科学 更多>>
2004年印度尼西亚9级大地震前的潜热通量异常 被引量:20 2006年 研究了2004年12月26日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西海岸发生的9级大地震前后地球表面潜热通量的时空演化过程,发现如下几个现象:(1)在印尼9级大地震前,在震中及其附近地区,出现了显著的潜热通量异常;(2)地震前最大的潜热通量异常出现于缅甸小板块中段俯冲带上,这里正是地震破裂带的中部,也是余震集中的区域;(3)异常发展具有由弱到强、由零散到集中的过程,异常开始出现在缅甸小板块张性东边界及其东侧海盆,然后向压性西边界(即海沟俯冲带)和印度洋发展,地震后潜热通量异常消失.震源系统是一个耗散系统,地震前应力增强使系统与外界的物质和能量交换加激,提高了海面和大气之间水热交换的速率,这可能是导致潜热通量异常的原因. 陈梅花 邓志辉 杨竹转 马晓静关键词:潜热通量 地震异常 海啸 卫星遥感 从卫星红外亮温与大地热流的关系看地震前的热红外异常 被引量:14 2009年 一些强地震前地表可产生热异常是人们比较一致的认识,但能否用卫星遥感技术观测到地下热异常则存在很大的分歧.本文试图通过分析热红外亮温与大地热流值的关系,探讨利用卫星遥感技术观测地震热异常的可能性及其存在的一些问题.研究结果表明:(1)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亮温随大地热流值的升高而升高,升高的速率平均为0.057℃/mW·m^(-2).如果地震引起的大地热流异常为100 mW·m^(-2),则有可能产生卫星红外平均亮温约5.7℃的异常.(2)不同地区亮温随大地热流值变化速率不同,即使地震前出现了卫星热红外亮温异常,但不同地区表现也是不同的.(3)在一些地区一些季节,亮温与大地热流值关系不明显,可能是亮温数据受气象因素干扰所致.这说明地震前的热红外亮温异常是复杂的,甚至有时是难于观测到的. 马晓静 邓志辉 陈梅花 杨竹转 高祥林关键词:红外亮温 大地热流 卫星遥感 地震异常 中国大陆井水位与水温动态对汶川Ms8.0地震的同震响应特征分析 被引量:46 2008年 分析了汶川MS8.0地震在中国大陆引起的水位、水温同震变化特征,对比研究了2007年9月12日印尼苏门答腊MS8.5远震和汶川MS8.0近震在四川及其附近地区引起的水位、水温同震变化差异,结果表明:汶川地震在中国大陆引起的水位同震变化以上升为主,同时水位上升与下降的井点空间分布表现出一定的分区性;水位、水温同方向阶变的井点数比例高于两者反方向阶变井点数比例,当水位同震变化为振荡型时,水温以下降型为主;相对于远震,近震引起的水位、水温同震变化井点数量增加,无变化井点数量减少;所有井水位和大多数井水温同震阶变的方向都不因地震的远近、大小、震源机制或地震方位的变化而改变,个别发生水温同震升降方向变化的井点是由于水的自流状态和水位同震阶变由振荡转为阶变的改变所引起;水位同震升降性质受控于当地的地质构造环境和水文地质条件,而水温同震变化还与地震波引起的井孔中水的运动方式、水温探头放置的位置等因素有关,其机理更为复杂。 杨竹转 邓志辉 刘春国 王桂清 祖金华 陶京玲 宋键关键词:汶川MS8.0地震 同震变化 水位 水温 北京市地下水资源网在震情监测预报中的应用研究 2018年 北京地区构造背景复杂,活动断裂发育,历史上曾发生过多次强震,具有再次发生强震的背景,防震减灾工作意义重大。但北京地区的地震地下流体观测网井孔数量有限,密度稀疏,难以满足前兆分析的需要。北京市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多年来逐渐形成了地下水资源监测网络,在平原区拥有几百口井,进行地下水分层观测,并专业打造40多口深部岩溶观测孔了解岩溶水存量并进行观测,这些井孔可有效补充地震地下流体观测网的不足。 杨明波 杨竹转关键词:地下水资源 资源网 地震地下流体 震情 不同深度井孔水温对比观测与模拟分析 通过对近两年来在北京塔院井、四川西昌太和井不同深度上取得的水温观测资料的对比分析,指出分析水温资料和放置水温探头时,充分了解井孔水文地质条件、井孔结构和温度梯度分布是非常必要的。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和几何模型,对观测到的... 杨竹转 邓志辉关键词:水温观测 水文地质 温度梯度 井孔水温动态变化的影响因素探讨 被引量:21 2010年 本文主要通过对近两年来在北京塔院井、四川西昌太和井不同深度上取得的水温观测资料的对比研究,得到以下认识:①塔院井有套管封闭,温度梯度变化较小的区段内,梯度是水温动态的主要影响因素,梯度变化较大的上部,水温动态无明显的规律性,梯度变化较小的下部,正梯度段内水温潮汐与水位同向变化;②塔院井负温度梯度段对其下部旧探头震后变化形态有明显影响,使得震后需要较长时间才能恢复;③太和井位于观测含水层位范围内的探头由于受温度梯度和含水层进出水的共同影响,使得其温度动态变化更为复杂。研究结果表明,分析水温资料和放置水温探头时,充分了解井孔水文地质条件、井孔结构和温度梯度分布是非常必要的。 杨竹转 邓志辉 杨贤和 张子广 宋健关键词:水温 水位 潮汐 北京塔院井数字化观测水温的同震效应研究 被引量:68 2007年 基于北京塔院井数字化水温观测资料,分析了远震引起的水温同震效应,注意到塔院井水温同震变化总是具有下降-上升-恢复的过程,不受地震方位和震源机制的影响;水温同震下降幅度随震级的增大而增大,随震中距的增大而减小,三者之间有较好的关系;震后水温后效恢复上升幅值受水位动态影响.最后,对塔院井水温同震效应机理进行了探讨,初步研究结果显示,井孔中的水体受震荡激发而加速对流与掺混是导致水温先下降的主要原因:当井水受到地震波的作用时,对流加速,井内深部较热的水体上涌,而浅部较冷的水体下沉,水温探头将先观测到温度下降现象;震后水震波逐渐平息,探头附近井水温逐步恢复上升. 杨竹转 邓志辉 陶京玲 谷圆珠 王志敏 刘成龙关键词:水温变化 地震 同震效应 《中国防震减灾百科全书·地下流体卷》简介 <正>由中国地震局立项并组织实施,由原国家新闻出版署资助的《中国防震减灾百科全书》(陈建民、宋瑞祥主编)编撰工作于2005年启动,计划编撰共13册,地下流体卷为其中一个独立的分卷。《中国防震减灾百科全书.地下流体卷》由车... 鱼金子 杨竹转 刘成龙文献传递 芦山地震、汶川地震与龙门山地区水汽异常 <正>通过对龙门山地区水汽动态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2013年芦山Ms7.0级地震和2008年汶川Ms8.0级地震前,龙门山地区大气相对湿度异常频次都出现了先逐年下降,然后快速回升的过程;下降时间较长,10年以上,上升... 邓志辉 陈梅花 杨竹转 严兴 邓远立关键词:汶川地震 文献传递 渤海新构造运动及其对晚期油气成藏的影响 被引量:9 2009年 自中新世晚期(大约5.2 Ma B.P.)以来,渤海海域盆地进入裂后构造活动最活跃的新构造运动时期,致使渤海海域沉降沉积中心迁移、玄武岩喷发、地震频繁活动、深大断裂继承性活动和大量晚期断裂的生成。该期构造运动海域强度明显高于相邻陆域,呈现出幕式活动的特征。在新构造运动的影响和控制作用下,渤海海域含油气盆地形成了一批大型浅层背斜圈闭,油气输导体系得到优化,烃源岩晚期快速生烃,油气幕式充注成藏。本文以PL19-3油气藏为例,初步总结了渤海新构造运动控制油气晚期快速动态成藏的模式。 周斌 邓志辉 徐杰 杨竹转 王蕊关键词:新构造运动 晚期成藏 成藏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