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炎华
- 作品数:63 被引量:150H指数:8
- 供职机构: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交通运输工程理学水利工程更多>>
- 峡岛湍流海域水流力荷载计算方法探讨被引量:1
- 2019年
- 与常规明渠流断面流速对数分布形态不同,外海连岛间海域断面流速呈现出复杂的分布特征,其主要原因在于凹凸不平海床面对海域流场分布有很大的影响。通过室内模型试验发现,峡岛湍流海域垂线流速基本呈二次抛物线分布形态,随后通过分析计算提出了以等效坡度为主因子的湍流流速分布公式。该公式计算结果与现场实测结果比较吻合,同时还给出了以抛物线分布形态为基准的水流力荷载计算修正系数。研究成果可为峡岛海域的工程结构设计提供参考。
- 刘建波何超然杨炎华张磊董海洋
- 关键词:水流力修正系数
- 桥梁桩桶组合基础及其施工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桥梁桩桶组合基础及其施工方法。涉及桥梁施工技术,由桶体和钻孔桩组成,其特征在于桶体壁上竖直间隔设有桩孔,桶体内壁上设有第一隔板,第一隔板将桶体壁内腔分隔成上腔体和下腔体,上腔体内设有第二隔板,第二隔板将上...
- 金书成胡冬勇张国志张永涛杨炎华吴启和刘建波
- 文献传递
- 水上自升式的桩顶可移动打桩平台及其施工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上自升式的桩顶可移动打桩平台及其施工方法,包括:自升式水上平台,其具有月池;至少两个导梁,其分别可拆卸的设置于作业平台的边侧和月池下方;至少四个顶推设备,任一顶推设备包括:大滑板;小滑板,其设置于所述大...
- 张鸿张永涛杨炎华吴启和刘建波张磊仇正中彭晟赵东梁高宁波万猛柯杰骆钊
- 文献传递
- 冰荷载对导管架海洋平台的作用研究被引量:7
- 2010年
- 介绍了冰荷载的类型和计算方法,并以渤海海洋平台为例,进行了阻塞冰荷载作用下平台整体极限承载力分析,得到了结构抗冰能力曲线。同时,还利用动冰力模型研究了冰激平台振动。
- 金书成杨炎华
- 关键词:海冰海洋平台
- 桩基桶形基础的施工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桩基桶形基础的施工方法。该基础由桶体和桩基组成,桶体包括上壁体、下壁体、盖板、上隔板、下隔板。下壁体上部设置盖板,内部设置下隔板,形成下壁体空腔。盖板上设置上壁体,内部设有上隔板,形成上壁体空腔。盖板上设...
- 金书成张国志胡冬勇张永涛杨炎华吴启和刘建波
- 文献传递
- 高低桶盖双壁吸力桶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低桶盖双壁吸力桶,它包括同中心轴的外桶体和内桶体,内桶体设置在外桶体内部,外桶体和内桶体的上端部具有土塞高度的高度差,外桶体和内桶体竖向之间密封连接;它还设有隔板,隔板将外桶体和内桶体围成的区域分割成至...
- 金书成杨炎华冯先导刘建波仇正中
- 文献传递
- 大跨连续刚构桥墩梁固结处模型试验被引量:2
- 2013年
- 龙河特大桥为大跨超高空心薄壁柔性墩连续刚构桥,为深入探究大桥墩梁固结处的力学行为特点,对墩梁固结处开展1∶6缩尺模型试验。通过相似理论分析,确定模型各物理量的相似关系。针对结构及受力特点,对模型尺寸、预应力、配重、普通钢筋、加载和测试方案等进行设计。按照实桥实际工况进行加载试验,并结合数值理论仿真分析。试验及理论分析结果表明:设计模型和加载方法及试验工况能很好地反映大桥墩梁固结处实际状况,试验过程中各工况下大桥墩梁固处结构处于安全状况,在2倍活载作用下结构还有一定安全储备。
- 郭光松杨炎华王兵黄犀纯
- 关键词:连续刚构桥墩梁固结模型试验有限元分析
- 钢构件整体模块化精加工定位装置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钢构件整体模块化精加工定位装置,包括:底板,其顶部设置有一水平面,底板的顶部沿水平方向放置;顶板,其底部设置有一水平面,顶板的底部沿水平方向设置,顶板设置在底板的上方,且顶板和底板间的距离与散件的顶部和底...
- 杨炎华徐宝华尹应军张国志黄跃荀东亮刘占国付延峰余力黄柱和何亮冯波黄朝澍
- 文献传递
- 局部冲刷下群桩水平承载试验研究被引量:8
- 2015年
- 基于典型冲刷坑形态,通过改变冲刷深度来模拟不同局部冲刷作用,对典型的9桩群桩进行了冲刷前、后水平承载试验,对相同参数的单桩进行了平行对比试验,详细分析了荷载-位移特性、桩身弯矩分布、群桩效率系数以及荷载分担比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冲刷深度增加,单桩和9桩基础水平承载力均呈现减弱趋势,水平群桩效率系数逐渐增大,承台约束作用效应更加明显,桩身弯矩增大,最大弯矩点位置向桩端移动,前排桩荷载分担比增大,中、后排桩荷载分担比减小;前排角桩受冲刷深度和水平荷载影响最大,设计时需采取有效的加强措施。
- 何泓男戴国亮杨炎华龚维明代浩
- 关键词:桩基础局部冲刷
- 在役桩基完整性检测技术研究进展被引量:10
- 2019年
- 由于在役桩基存在承台、桩帽、盖梁等上部结构,现有桩基完整性检测技术难以实施应用,在役结构桩基完整性检测仍是一个世界级的技术难题。针对该难题,双速度法、超震波法、弯曲波法、旁孔透射法、电磁波CT法、动力荷载法等各种检测技术被提出。本文简要介绍了各检测技术的基本原理,结合工程实例中应用的效果,综合论述了各种检测技术的优缺点以及应用范围,以期为检测人员找出可行的检测技术,更好地服务工程实践。
- 张磊杨炎华杨炎华
- 关键词:桩基完整性检测低应变动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