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淑霞
- 作品数:13 被引量:58H指数:6
- 供职机构:广州大学法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 关于行政道德责任制度化的思考被引量:8
- 2006年
- 无论是从现代民主政治的责任行政理念来看,还是从行政道德化的必要性的视角来观察,在公共行政中,政府及其行政人员都必须承担道德责任;而世界当代行政发展的明显趋势是重视道德建设的制度化,并进而追究政府及其行政人员的道德责任。因此,我国应构建道德责任追究机制,以保证行政道德责任的实现。
- 杨淑霞山文岑
- 关键词:行政道德责任道德制度化
- 高新技术企业的进攻型专利战略被引量:8
- 2005年
- 当今社会,企业之间的竞争,从表面上看是市场的竞争、产品的竞争,实质上是科技的竞争、专利技术的竞争.谁拥有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技术和产品,就可以垄断一方市场,掌握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主动权.特别是对于电子信息、生物技术、新材料、新能源、航空航天以及环保等技术领域的高(科)技术企业更是如此.因此,入世后,全国各地纷纷研究制定并实施各自的专利战略.
- 杨淑霞
- 关键词:自主知识产权电子信息生物技术
- 高校科技创新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的完善被引量:8
- 2010年
- 高校科技创新对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存在高度依存性:知识产权法律制度能够引导高校科技创新的市场化方向、鼓励高校科技创新的资金投入、促进高校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美国的《拜杜法案》在鼓励高校创新方面对我国有着积极的启示意义。针对高校相关旧有体制的弊端、科技创新投入不足和技术转化效率较低等问题,可以从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的完善角度加以改进。
- 杨淑霞
- 关键词:高校科技创新知识产权法律制度
- 劳动就业歧视的构成分析被引量:2
- 2008年
- 就业是民生之本,如何在劳动就业实践中判定某一行为构成就业歧视,进而追究歧视者的法律责任,不仅是个理论问题,更是亟待解决的司法实践问题。我国目前的就业歧视大体可以分为直接歧视、间接歧视、就业前歧视、就业后歧视、政府歧视、用人单位歧视等类型。现行法律对就业歧视的构成尚无明确规定,但可以以具有区别对待的客观事实、区别对待的理由是法律所禁止的、区别对待损害了平等就业权、区别对待没有合理理由为构成要件。
- 杨淑霞
- 关键词:就业歧视
- 论我国纳税人诉讼制度的构建被引量:7
- 2008年
- 依据"人民主权思想"和"税收价格论"及西方国家的实践经验,我国应建立纳税人诉讼制度。这是防止和纠正公共财政资金浪费的重要途径。建立纳税人诉讼制度需要正确判断纳税人诉讼的性质、明确纳税人诉讼的主体资格、受案范围和请求事项,并提出相应的保障措施等。
- 杨淑霞山文岑
- 关键词:纳税人纳税人诉讼经济公益诉讼公共财政资金
- 全教程多维度互动型问题教学法
- 2015年
- 讨论式教学法,是当今中外法科专业教学中广泛使用的教学方法。但常用的几种讨论式教学方法都有不同程度的局限和缺憾,在知识产权法教学实践中,如果单独采用其中的任何一种,教学效果都不理想。通过对各种“讨论式”教学方法的研究改造和吸纳,在《知识产权法学》教学过程中,探索出了“全教程多雏度互动型的问题教学法”。
- 杨淑霞
- 关键词:讨论式教学
- 论票据的知情抗辩——兼论票据抗辩限制原则的例外被引量:1
- 2006年
- 文章认为,我国《票据法》的票据抗辩限制原则的例外情况包括知情抗辩和无对价抗辩,而知情抗辩又分为恶意抗辩和知情前手无处分权的抗辩。恶意抗辩应采用“损害认识说”;知情前手无处分权的抗辩应以“明知和应知”为准。
- 杨淑霞山文岑
- 关键词:恶意抗辩票据权利
- 融入式课程思政的探索与成效——以“知识产权法学”课程为例被引量:6
- 2021年
- 法学课程虽然不是思想政治教育课,但法学专业课程天然包含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因此,法学专业教师在传授专业知识、培养法律人才的过程中,同时肩负着“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的思想政治教育职责。若能充分利用好课堂教学这一主渠道,将课程思政内容恰当适时地融入专业课教学过程,就会收到润物无声的最佳教育效果。知识产权法学课程思政教学实践及其取得的初步成果,就是最好的例证。
- 杨淑霞
- 关键词:专业课程
- 婚姻关系中的著作权被引量:7
- 2006年
- 著作权(亦称版权)能否成为夫妻间的共同财产权,如果可以,那么夫妻双方在婚内如何行使权利,离婚时又如何分割这部分财产?这既是婚姻法和知识产权法共同面临的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也是司法实践中需要解决的一个现实问题。本文拟结合一则典型案例,对该问题进行较系统的阐释。
- 杨淑霞刘冰
- 关键词:著作财产权婚内损害赔偿
- 网络环境下版权合理适用制度的危机与化解被引量:2
- 2009年
- 合理使用制度本是版权法中利益平衡的主要制度安排,但随着数字网络技术的发展,版权法原有的平衡机制被打破,合理使用制度受到严峻挑战。为更好地平衡网络环境下版权人和公众的利益,在我国著作权法修改时,应将"合理使用"制度由现行的"规则主义"立法模式变为"混合主义"立法模式;同时根据我国国情适当扩大网络环境下合理使用的范围,并对版权人享有的"技术措施权"进行严格规制,以防止其滥用"技术措施"损害公共利益。
- 杨淑霞朱原心
- 关键词:数字网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