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涛
- 作品数:3 被引量:41H指数:3
- 供职机构:上海师范大学法政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 政策变迁的间断与平衡——一个模型的介绍与启示被引量:12
- 2011年
- 以逻辑经验主义为基础的政策变迁研究只强调政策的渐进性变迁,而忽略政策的间断性变迁。建立在库恩科学范式基础上的"间断—平衡模型"解释了长时期的政策稳定过程中伴有偶尔的急剧变迁的现象,为政策变迁研究提供了新的分析框架。通过对该模型的理论基础、解释过程的介绍,最后提出它对我国政策变迁研究的启示。
- 杨涛
- 间断—平衡模型:长期政策变迁的非线性解释被引量:27
- 2011年
- 政策变迁并非只是渐进的过程,重大的政策转变和政策中断也时常发生。以逻辑经验主义为基础的渐进主义模型只强调政策的渐进性变迁,而忽略政策的间断性变迁。建立在库恩科学范式基础上的政策研究不仅关注政策的渐进性变迁,而且也关注政策的间断性变迁。"间断-平衡模型"建立在有限理性决策和制度结构基础上,认为政府政策制定具有稳定性和间断性的特点。该模型有效解释了长期政策稳定过程中伴有偶尔急剧变迁的现象,为长期政策变迁提供了新的解释框架。本文介绍了"间断-平衡模型"的缘起、理论基础、核心观点、解释过程等几个方面,最后对模型进行简要评述。
- 杨涛
- 关键词:非线性
- 当代中国政策过程中的政策否决现象探析被引量:5
- 2010年
- 政策否决指政策过程中政治主体行使否决权,促使决策者放弃或改变议题、决定的现象。政策否决是现代政治生活的一种常态政治形式,逻辑上构成共识政治过程的一个环节。我国政策否决现象可分为历时性政策否决、共时性政策否决两种基本类型。改革开放以来,政策否决出现了重大变化,显示了公共政策过程朝向民主化的进步。但是,政策否决的非正式性较为突出,现有制度缺少把体制外否决纳入到体制内否决的机制。
- 王礼鑫杨涛
- 关键词:共识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