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涛

作品数:3 被引量:41H指数:3
供职机构:上海师范大学法政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政治法律

主题

  • 1篇共识政治
  • 1篇非线性

机构

  • 3篇上海师范大学

作者

  • 3篇杨涛
  • 1篇王礼鑫

传媒

  • 1篇浙江社会科学
  • 1篇甘肃行政学院...
  • 1篇合肥学院学报...

年份

  • 2篇2011
  • 1篇2010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政策变迁的间断与平衡——一个模型的介绍与启示被引量:12
2011年
以逻辑经验主义为基础的政策变迁研究只强调政策的渐进性变迁,而忽略政策的间断性变迁。建立在库恩科学范式基础上的"间断—平衡模型"解释了长时期的政策稳定过程中伴有偶尔的急剧变迁的现象,为政策变迁研究提供了新的分析框架。通过对该模型的理论基础、解释过程的介绍,最后提出它对我国政策变迁研究的启示。
杨涛
间断—平衡模型:长期政策变迁的非线性解释被引量:27
2011年
政策变迁并非只是渐进的过程,重大的政策转变和政策中断也时常发生。以逻辑经验主义为基础的渐进主义模型只强调政策的渐进性变迁,而忽略政策的间断性变迁。建立在库恩科学范式基础上的政策研究不仅关注政策的渐进性变迁,而且也关注政策的间断性变迁。"间断-平衡模型"建立在有限理性决策和制度结构基础上,认为政府政策制定具有稳定性和间断性的特点。该模型有效解释了长期政策稳定过程中伴有偶尔急剧变迁的现象,为长期政策变迁提供了新的解释框架。本文介绍了"间断-平衡模型"的缘起、理论基础、核心观点、解释过程等几个方面,最后对模型进行简要评述。
杨涛
关键词:非线性
当代中国政策过程中的政策否决现象探析被引量:5
2010年
政策否决指政策过程中政治主体行使否决权,促使决策者放弃或改变议题、决定的现象。政策否决是现代政治生活的一种常态政治形式,逻辑上构成共识政治过程的一个环节。我国政策否决现象可分为历时性政策否决、共时性政策否决两种基本类型。改革开放以来,政策否决出现了重大变化,显示了公共政策过程朝向民主化的进步。但是,政策否决的非正式性较为突出,现有制度缺少把体制外否决纳入到体制内否决的机制。
王礼鑫杨涛
关键词:共识政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