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海波 作品数:9 被引量:28 H指数:3 供职机构: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股外侧皮神经卡压综合征的诊治 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总结股外侧皮神经卡压综合征的诊断治疗经验。方法 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结 果 非手术治疗39例,手术治疗7例,症状均获缓解。结论 本病主要靠症状体征诊断,髂前上棘内 侧1-2厘米Tinel’s征阳性;利多卡因封闭试验是确诊的重要依据。症状重,局部手术或创伤引起本 病者应手术治疗。 赵晨 郭京聚 郑寅峰 杨海波关键词:股外侧皮神经 保留棘突—棘上棘间韧带复合体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 被引量:8 2007年 以往传统的腰椎管狭窄症手术方式是切除狭窄段腰椎棘突;棘上、棘间韧带及椎板,扩大狭窄的椎管及侧隐窝,以缓解神经受压。但是,过多的腰椎后结构切除可能产生潜在的腰椎不稳,导致腰椎手术后失败综合症(Failed Back Surgery Syndrom FBSS)。从1998年开始,我们采取保留棘突一棘上棘间韧带复合体的腰椎管狭窄症手术,收到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赵晨 郭京聚 刘德云 郑寅峰 杨海波关键词:腰椎管狭窄症 手术 关节镜诊断及治疗老年膝关节骨关节炎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分析关节镜检查及镜下清理术诊断、治疗老年骨关节炎(OA)的临床效果以及相关因素。方法自2001年10月至2003年5月采用关节镜下关节清理术诊治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共93例。患者年龄为55~80岁,平均年龄60岁。男性25例,女性68例。随访时针对镜下所见与术前临床表现、X 线片及术后效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随诊时间平均21个月(12~31个月),大多数患者临床症状缓解,日常活动得到改善。Lysholm 评分术前平均42分,术后75分,提高33分。结论关节镜检查及适当镜下清理术近期能有效缓解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症状,改善关节日常活动,延缓病程发展,并对下一步治疗有指导意义。 李立平 杨海波关键词:疗效分析 关节清理术 术后效果 病程发展 磷酸钙骨水泥复合辛伐他汀修复大段骨缺损实验研究 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磷酸钙骨水泥复合辛伐他汀修复大段骨缺损的可行性,为临床解决骨缺损修复难题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取新西兰大白兔24只,手术去除双侧桡骨中段15 mm骨质,制备骨缺损模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12只。对照组在双侧骨缺损区单纯植入磷酸钙骨水泥,实验组在双侧骨缺损区植入磷酸钙骨水泥和辛伐他汀复合物。分别在4、8、12周每组随机处死4只,取标本行肉眼观察、X线检查、骨密度测定,并制作病理切片,行新生骨量分析、组织形态学及免疫组化观察。结果肉眼观察及X线检查:实验组4、8、12周骨痂生长及骨质连续情况均优于对照组;骨密度:实验组4、8、12周骨密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组织形态学观察:实验组成骨质量及速度优于对照组;新生骨定量分析:实验组4、8、12周新生骨面积百分比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免疫组化观察:实验组骨缺损区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广泛出现在未成熟骨细胞及成骨细胞胞浆中,可见棕黄色阳性染色,4周时最为明显,对照组阳性染色区域要弱于同期对照组。结论辛伐他汀具有成骨作用,局部植入磷酸钙骨水泥及辛伐他汀复合物可促进大段骨缺损区的修复。 李立平 杨海波 孙剑虹 李元 李永刚 李强 李振江 李辉关键词:辛伐他汀 磷酸钙骨水泥 骨缺损 骨形态发生蛋白-2 股骨近端髓内钉与动力髋螺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比较 被引量:11 2009年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髋内钉(proximal femoralnail,PFN)与动力髋螺钉(dynamic hip screw,DHS)在治疗A1、A2和A3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各自特点。方法:股骨粗隆间骨折104例,其中PFN固定33例,男13例,女20例,年龄63~87岁,平均76岁;A1型12例,A2型18例,A3型3例。DHS固定71例中,男29例,女42例;年龄61~92岁,平均74.5岁;A1型32例,A2型34例,A3型5例。对两种术式的平均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失血量、下地负重时间及并发症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平均手术时间PFN(51.5±4.4)min,DHS(68.8±5.9)min;切口长度PFN(9.6±0.9)cm,DHS(15.5±1.5)cm;失血量PFN(179.0±12.9)ml,DHS(269.3±40.0)ml。PFN无髋内翻,DHS髋内翻1例、颈干角变小7例。PFN近端螺钉后退导致髋外侧疼痛6例。结论:DHS与PFN在A1型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治疗中疗效基本相同。PFN手术损伤小于DHS,且抗张力强,不易并发髋内翻及头旋转,更适合A2、A3型粗隆间骨折。 赵晨 刘德云 郭京聚 李立平 郑寅峰 杨海波 孙剑虹关键词:股骨 转子间骨折 骨折固定术 医用透明质酸钠在老年膝骨关节炎关节镜术后的应用价值 2005年 李立平 杨海波关键词:骨关节炎 关节镜清理术 医用透明质酸钠 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治疗51例 2005年 李立平 郑寅峰 马瑛 杨海波关键词:股骨粗隆间骨折 内固定 DHS 两种不同金属内固定物治疗老年不稳定型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评价两种不同髓内固定方法治疗老年不稳定型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4年1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65岁以上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78例,采用亚洲型髋关节髓内钉固定47例(ASIAN IMHS组),采用InterTan系统内固定31例(InterTan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随访6-21个月,平均13.5个月。平均手术时间,ASIAN IMHS组为(66.6±13.2)min,InterTan组为(53.7±9.2)min;出血量,ASIAN IMHS组为(149.3±33.6)mL,InterTan组为(103.7±17.7)mL,InterTan组手术时间及出血量均小于ASIAN IMHS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折愈合时间ASIAN IMHS组为(12.6±1.5)周,InterTan组为(12.2±1.2)周,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ASIAN IMHS组优良率为90.7%,InterTan组优良率为90.0%;并发症方面,ASIAN IMHS组1例随访时发生股骨头切出,InterTan组1例患者术中主钉置入过程中发生内固定远端股骨干裂纹骨折;两组骨折愈合时间、Harris评分优良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亚洲型髋关节髓内钉和InterTan系统均为治疗老年不稳定型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有效手段,后者操作更为简便,对于一般情况较差的患者更为适用。 李立平 杨海波 孙剑虹 李元关键词:内固定 股骨粗隆间骨折 骨质疏松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