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晓伟
- 作品数:2 被引量:25H指数:2
- 供职机构:福建农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生物农药与化学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更多>>
- 发文基金:卫生部科学研究基金福建省科技厅青年人才基金福建省高校服务海西建设重点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高效还原铬的苏云金芽胞杆菌菌株筛选被引量:8
- 2010年
- 在1%接种量、初始铬(VI)浓度50 mg L-1、pH 7、30℃及180 r/min条件下,从源自水样、土壤、植物、动物粪便、食品、昆虫及饲料的76个苏云金芽胞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简称Bt)菌株中筛选出2株具有高效铬(VI)还原能力的菌株BRC-HZM7和BRC-XQ15,在24 h之内可使50 mg L-1铬(VI)低于0.5 mg L-1,达到我国铬(VI)废水排放标准.另有34株菌株最少只需36~72 h(36 h时6株菌株、48 h时4株菌株、60 h时13株菌株、72 h时11株菌株)就可使50 mg L-1铬(VI)达到我国铬(VI)废水排放标准.Bt具有对环境和人安全的优点,在快速净化含铬(VI)废水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黄天培张巧铃潘洁茹苏新华肖颖赖小华郭杨菁杨晓伟康榕关雄
- 关键词:苏云金芽胞杆菌铬(VI)废水处理
- 毒死蜱-聚乳酸微球的制备及其性能评价被引量:17
- 2011年
- 以毒死蜱为芯材,以生物可降解材料聚乳酸(PLA)为载体(壁材),采用溶剂挥发法制备了毒死蜱缓释微球,考察了芯壁材质量比及聚乳酸浓度对微球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聚乳酸浓度增加时,载药量和包封率、粒径均随之增加;当芯壁材质量比减小(由1∶2减小至1∶5)时,微球粒径、载药量也逐渐减小;包封率在芯壁材质量比为1∶3和1∶4时分别为89.88%±1.67%和90.55%±1.86%;当芯壁材质量比小于1∶2时,微球呈光滑完整的球形。差示扫描量热检测分析证明,毒死蜱和聚乳酸能够有机地结合为一体。表明合适的芯壁材比例和聚乳酸浓度有利于提高制备微球的质量。
- 郭瑞峰黄彬彬杨晓伟吴祖建吴刚
- 关键词:毒死蜱聚乳酸微球缓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