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脑梗
  • 2篇脑梗死
  • 2篇梗死
  • 1篇弹簧圈
  • 1篇动静脉
  • 1篇动静脉瘘
  • 1篇动脉溶栓
  • 1篇动脉溶栓治疗
  • 1篇硬脑膜
  • 1篇硬脑膜动静脉...
  • 1篇张口
  • 1篇张口困难
  • 1篇张口受限
  • 1篇溶酶
  • 1篇溶酶原激活剂
  • 1篇溶栓
  • 1篇溶栓治疗
  • 1篇入路
  • 1篇强直
  • 1篇重症

机构

  • 4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4篇杨建军
  • 4篇宋雪丹
  • 2篇周立群
  • 1篇唐守建
  • 1篇李新民
  • 1篇李鸣鸿
  • 1篇李磊
  • 1篇陈海英
  • 1篇马江
  • 1篇邢吉军

传媒

  • 3篇现代实用医学
  • 1篇中华临床医学...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3
  • 1篇2009
  • 1篇2006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经静脉入路采用Onyx联合弹簧圈栓塞治疗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疗效分析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探讨经静脉入路Onyx联合弹簧圈栓塞治疗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CDAVF)的疗效。方法 8例CDAVF患者均经静脉入路用Onyx联合弹簧圈栓塞治疗,通过术后造影和临床随访来评估临床效果。结果 8例栓塞后即刻造影检查示瘘口及海绵窦完全闭塞6例,少量残留2例,总有效率为100%,治愈率为75%。栓塞后1例出现动眼神经麻痹,经对症治疗后痊愈,无其他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所有患者均接受临床随访,随访时间3个月至2年,无症状复发及加重者。结论经静脉入路Onyx联合弹簧圈栓塞治疗CDAVF是一种安全及有效的方法。
宋雪丹杨建军周立群李磊
关键词:海绵窦硬脑膜动静脉瘘ONYX胶弹簧圈
重症破伤风抢救一例被引量:1
2016年
1病例患者,男,36岁,因"张口困难、颈项僵硬18 h"入院。患者1周前有钉子刺入左足底史,未接受破伤风抗毒素(TAT)治疗。查体:体温36.6℃,脉搏87次/min,血压140/95 mm Hg(1 mm Hg≈0.133 k Pa),神志清,情绪紧张,苦笑面容,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张口受限,可张口约2 cm,口腔内分泌物多,伸舌困难,吐词含糊,呼吸尚正常,唇无紫绀,颈项强直,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四肢肌力正常,肌张力尚可,双侧巴氏征阴性。
周立群杨建军陈海英宋雪丹
关键词:颈项强直张口困难张口受限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动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被引量:9
2009年
目的比较观察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动脉和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将采用r-tPA溶栓治疗的2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动脉溶栓组(12例)和静脉溶栓组(12例),比较两组疗效。结果动脉溶栓组血管再通率明显高于静脉组(83.3%41.7%,0.05),动脉溶栓组治疗有效率优于静脉组(91.7%50%,<0.05)。结论治疗急性脑梗动脉溶栓相比于静脉溶栓更安全、有效。
严斌杨建军宋雪丹
关键词:溶栓脑梗塞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外伤性脑梗死25例临床分析
2006年
颅脑外伤后并发脑梗死在临床上并不少见,梗死的出现加重了原来脑损伤的病情,对其治疗及转归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为了探讨其原因及治疗方法,我们对1998年3月~2005年6月收治的25例外伤性脑梗死进行了临床分析,现报告如下。
唐守建李鸣鸿杨建军邢吉军宋雪丹李新民马江
关键词:外伤性脑梗死脑外伤后脑损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