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国花
- 作品数:13 被引量:133H指数:6
-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309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甲状旁腺激素防治骨质疏松的研究进展被引量:5
- 2011年
- 甲状旁腺激素(parathyroid hormone,PTH)是一种肽类激素,调节钙磷代谢,是维持机体钙平衡的主要激素,其外周代谢在肾脏、骨及肝脏中进行,并直接作用于骨和肾,靶细胞为成骨细胞及肾小管细胞。PTH通过刺激成骨细胞增生分化、直接抑制成骨细胞凋亡,延长成骨作用时间,促进衬骨细胞向成骨细胞转化及刺激成骨细胞产生IGF-1和转化生长因子发挥其骨合成作用。PTH的促进成骨细胞形成及骨的矿化作用,在骨质疏松的治疗中日益受到关注,本文将有关进展做一介绍。
- 杨国花王亮
- 关键词:甲状旁腺激素骨质疏松症
- 阿伦磷酸钠对绝经后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患者骨代谢的影响
- 目的 阿伦膦酸钠对绝经后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患者骨代谢及骨密度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绝经后骨质疏松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51例,给予阿伦膦酸钠治疗6个月.
- 王亮杨国花马远征张妍王文娇胡江伟陈琼马伟凤金毅
- Wnt3a信号分子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过程中端粒酶活性的影响
- 胡江伟王亮马远征张妍杨帆杨国花王文娇付雪梅
- 关键词:WNT3A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端粒酶
- Wnt3a信号分子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过程中端粒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探索Wnt3a信号分子对体外培养的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过程中端粒酶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联合贴壁筛选法分离培养SD大鼠股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传代后通过形态学和流式细胞学检测细胞表面标志物CD29、CD44、CD45,筛选并鉴定细胞。采用成骨诱导培养基联合不同浓度的wnt3a(5 ng/mL、25 ng/mL、100 ng/mL)诱导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以碱性磷酸酶活性检测评价其成骨分化能力。通过TRAP-ELISA端粒酶活性检测法检测在不同浓度的wnt3a干预下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过程中端粒酶活性的表达。结果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传至第3代后可获得均一性较高的细胞,流式细胞学检测细胞表面标志物CD29、CD44高表达,CD45低表达。成骨诱导培养基联合不同浓度的wnt3a诱导大鼠BMSCs 7 d后,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活性检测结果:与普通成骨诱导培养基相比,含有5 ng/mL及25 ng/mL wnt3a的成骨诱导培养基可显著增加其碱性磷酸酶(ALP)活性(P<0.05),而含有100 ng/mL wnt3a的成骨诱导培养基则明显抑制其碱性磷酸酶(ALP)活性(P<0.05)。与普通成骨诱导培养基相比,联合诱导培养基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过程中,端粒酶活性的改变无明显的统计学差异。结论小剂量(5 ng/mL、25 ng/mL)的wnt3a分子能够促进体外培养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而大剂量(100 ng/mL)的wnt3a分子则抑制其成骨分化。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具有较弱的端粒酶活性,成骨分化过程中其活性逐渐减弱,直至消失;wnt3a信号分子刺激并不能有效激活其端粒酶活性。
- 胡江伟王亮马远征张妍杨帆杨国花王文娇付雪梅
-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端粒酶
- Wnt3a信号分子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过程中端粒酶活性的影响
- 目的探索Wnt3a信号分子对体外培养的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过程中端粒酶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联合贴壁筛选法分离培养SD大鼠股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传代后通过形态学和流式细胞学检测细胞表面标志物CD29、C...
- 胡江伟王亮马远征张妍杨帆杨国花王文娇付雪梅
- 关键词:WNT3A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端粒酶
- 文献传递
- 北京市中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骨密度与微量元素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 目的通过研究骨质疏松症(OP)和微量元素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明确各种微量元素对骨代谢的影响,为骨质疏松症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更多的指导。 方法选择2013年7月至2013年12月在本院就诊的中老年男性和绝经后女性患者...
- 杨国花
- 关键词:骨质疏松症微量元素骨密度ICP-MS
- 文献传递
- 特立帕肽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短期疗效观察被引量:9
- 2013年
- 目的观察特立帕肽(Teriparatide)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短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自身前后对照临床研究,纳入2011年12月-2012年12月在解放军第309医院骨内科住院的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共10名,所有患者在每天口服补充元素钙600 mg和活性维生素D 0.25μg的同时,分别接受特立帕肽治疗,疗程6个月,具体用法为每日皮下注射特立帕肽20μg。所有患者均于用药前、用药后3、6个月采用双能X线吸收法(DEXA)测定腰椎(L2-4)、股骨颈、Ward’s区和大粗隆骨密度(BMD),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骨钙素(sOC)、骨碱性磷酸酶(sBAP)和Ⅰ型胶原交联C端肽(sCTX)水平。观察患者治疗前后骨密度和骨标志物的变化并进行对比分析,记录患者的不良事件。结果 10名患者均完成全疗程治疗。治疗3个月时,腰椎(L2-4)、股骨颈、Ward’s区和大粗隆骨密度改善不明显(P>0.05),血清骨钙素(sOC)和骨碱性磷酸酶(sBAP)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治疗6个月时,腰椎(L2-4)骨密度较治疗前明显增高(P<0.05),而股骨颈、Ward’s区和大粗隆骨密度改善不明显(P>0.05)。血清骨钙素(sOC)和骨碱性磷酸酶(sBAP)呈持续升高趋势(P<0.05),Ⅰ型胶原交联C端肽(sCTX)较治疗前略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头晕发生2例,恶心发生1例,上述情况均较轻微,没有给予特殊处理即自行缓解。结论特立帕肽能在3个月内改善患者的骨代谢状况(促进骨形成),6个月内有效增加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的腰椎骨密度,适用于绝经后及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的治疗。
- 胡江伟王亮马远征杨帆金毅陈琼马伟凤杨国花王文娇
- 关键词: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特立帕肽骨密度
- 北京地区9103例体检人群骨密度流行病学调查研究被引量:70
- 2014年
- 目的调查北京地区9103例体检人群骨密度,探讨本地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流行病学情况。方法选择2012年3月-7月在我院体检的9103例汉族体检人群为研究对象,年龄16~93岁,采用韩国osteosys公司生产的ExA-3000型骨密度仪,检测受试者非受力侧前臂尺桡骨中远端1/3处骨密度,建立信息采集表,记录体检人群骨密度、身高、体重、体重指数(BMI)等情况,将检测结果以每10岁为一年龄段分组,分析每组骨密度、t、z评分、患病率及相关影响因素。结果北京地区男性、女性峰值骨量均发生在30~39岁年龄段,骨峰值分别为0.528±0.072、0.451±0.067,随着年龄的增长,骨密度逐渐降低,骨质疏松症发病率逐年增高;男性、女性30岁以前骨密度分别为0.47±0.107、0.436±0.060,骨质疏松症发病率分别为21.88%、1.33%;30~39岁骨密度分别为0.528±0.072、0.451±0.067,骨质疏松症发病率分别为7.31%、1.71%;40~49岁骨密度分别为0.52±0.071、0.445±0.065,骨质疏松症发病率分别为9.88%、2.3%;50~59骨密度分别为0.49±0.076、0.396±0.082,骨质疏松症发病率分别为20.83%、18.94%;60~69岁骨密度分别为0.463±0.085、0.328±0.071,骨质疏松症发病率分别为35.49%、52.21%;70~79岁骨密度分别为0.416±0.086、0.268±0.072,骨质疏松症发病率分别为57.31%、77.59%;80岁以上骨密度分别为0.384±0.091、0.222±0.059,骨质疏松症发病率分别为71.37%、95.24%。低BMI人群骨质疏松症发病率明显高于正常和高BMI人群,差距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峰值骨量过后,随着年龄的增加,骨密度均呈下降趋势,骨质疏松症发病率显著上升,且女性绝经后骨量丢失明显加快,骨质疏松症发病率较同龄男性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值得关注的是,30岁以前的年轻男性骨密度状况也并不理想,可能跟工作繁忙,生活压力大,缺乏锻炼,生活方式不健康有关。因此,将骨密度检测作为�
- 王亮马远征张妍陈立英白颖陈琼涂显春杨帆马伟凤胡江伟杨国花王文娇谢媛媛马彦巧付雪梅周凤春
- 关键词:骨密度骨质疏松症骨峰值绝经后
- 盐酸雷洛昔芬治疗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临床研究被引量:7
- 2014年
- 目的研究盐酸雷洛昔芬(Raloxifene HCL,RLX)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妇女临床疗效,骨密度、血生化指标及血脂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3年1月在我科住院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共90例,每人每天服用元素钙600 mg,活性维生素D 0.5μg作为基本补充剂,每日服用盐酸雷洛昔芬60 mg,共治疗12个月。观察指标为:腰椎、髋部骨密度;骨标志物、血生化指标。骨密度测定采用双能X线吸收法,骨标志物测定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血生化检测应用酶法。结果研究结束时,腰椎骨密度0.848±0.167,Ward三角骨密度0.536±0.126,较治疗前0.842±0.181、0.500±0.112均有显著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血清CTX、BGP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而PTH较治疗前升高;治疗前后两组血脂水平无显著差异。结论盐酸雷洛昔芬能够显著增加绝经后骨质疏松妇女腰椎和髋部的骨密度,显著降低骨转换率,对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治疗效果较好。
- 王亮马远征张妍陈立英白颖陈琼陈烨马伟凤杨帆谢媛媛马彦巧胡江伟杨国花王文娇
- 关键词:雷洛昔芬骨密度代谢
- 阿伦磷酸钠对绝经后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患者骨代谢的影响被引量:7
- 2013年
- 目的探讨阿伦膦酸钠对绝经后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患者骨代谢及骨密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绝经后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患者51例,给予阿伦膦酸钠治疗6个月。采用美国Norland双光能X线骨密度检测仪对所有患者进行腰椎L2-L4和左侧股骨近端(包括Neck、Troch、Ward三角区)骨密度测量,并测定身高、体重、空腹血糖(FBG)、HbAlc、PTH、OC、CTX、25(OH)VD、BALP等。对比治疗前后骨密度及骨代谢标志物变化。结果用阿伦膦酸钠治疗6个月使绝经后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患者的FBG、2hPG、HbA1c降低,治疗前与治疗后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Ca、P浓度治疗前与治疗后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代谢标志物CTX治疗前与治疗后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C、PTH、BALP、25OHVD治疗前与治疗后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腰椎和股骨颈骨密度与治疗后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orch、Ward部位骨密度治疗前与治疗后相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伦膦酸钠治疗绝经后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疗效明显,短时间内可改善骨代谢指标和提高腰椎骨密度。
- 杨国花王亮马远征张妍王文娇胡江伟李大伟陈琼马伟凤金毅杨帆
- 关键词:绝经后妇女2型糖尿病骨质疏松症阿伦磷酸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