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凡方
- 作品数:12 被引量:19H指数:2
- 供职机构:武汉市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持久性发疹性斑状毛细血管扩张1例被引量:1
- 2015年
- 肥大细胞增生症(MC)是以肥大细胞增生,并在皮肤或其他系统内浸润为特征的疾病。皮肤为肥大细胞增生症最易累及的器官.表现为持久性发疹性斑状毛细血管扩张(TMEP)者临床少见。我科收治1例持久性发疹性斑状毛细血管扩张患者,报道如下。
- 杨凡方江平陈柳青段逸群
- 关键词:毛细血管扩张发疹性斑状肥大细胞增生症皮肤
- 逍遥散加减联合中医物理疗法治疗黄褐斑36例临床观察被引量:11
- 2013年
- 目的:探讨逍遥散加减联合中医物理疗法治疗黄褐斑肝郁血瘀证的疗效。方法:将符合诊断及纳入标准的71例本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5例和治疗组36例。两组均给予西药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给予逍遥散加减联合中医物理疗法。结果:治疗2个疗程后,总有效率对照组为68.6%,治疗组为86.1%。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逍遥散联合中医物理疗法治疗黄褐斑疗效确切。
- 许斌杨凡方姜琨
- 关键词:黄褐斑肝郁血瘀型逍遥散加减中医理疗
- 阳和汤治疗皮下脂肪肉芽肿病1例
- 报告一例皮下脂肪肉芽肿病。患者,女,48岁,右下肢起疹伴疼痛3月,泛发躯干四肢2月。经多种西药治疗无效,后给予阳和汤治愈。
- 杨凡方许斌江平周飞红
- 文献传递
- 小汗腺汗孔癌9例临床及组织病理分析
- 2024年
- 小汗腺汗孔癌(eccrine porocarcinoma, EPC)又称恶性小汗腺汗孔瘤(malignant eccrine poroma, MEP),是一种罕见的起源于外分泌汗腺的表皮内的恶性肿瘤,占皮肤肿瘤的0.005%~0.01%,是最常见的汗腺恶性肿瘤,约占小汗腺癌的50%[1]。本病好发于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极易误诊,主要通过组织病理检查明确诊断。本文回顾性分析武汉市第一医院皮肤科确诊的9例小汗腺汗孔癌患者的临床表现、组织病理特征、治疗及预后等,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杨凡方肖婧胡彬陈强张良陈柳青
- 关键词:小汗腺组织病理预后
- 穴位注射治疗女性气滞血瘀型黄褐斑的临床观察
- 目的
本课题依据中医辨证论治,整体观念及治病求本的原则,通过对丹参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女性气滞血瘀型黄褐斑的临床观察,认识穴位注射疗法治疗黄褐斑的辨证治疗体系与理论,进一步明确此疗法治疗黄褐斑的疗效及优势,并观...
- 杨凡方
- 关键词:穴位注射黄褐斑气滞血瘀型
- 文献传递
- 外阴硬化性萎缩性苔藓继发鳞状细胞癌1例
- 2014年
- 患者女,76岁。外阴增生物伴疼痛3个月。既往有硬化性萎缩性苔藓病史10余年。皮损组织病理示:角化过度,角化不全,表皮增生,表皮基底部细胞向下增生,细胞排列轻度紊乱,局部可见真皮浅层鳞状细胞团块,可见角化不良细胞及核异型性,真皮乳头层不等量淋巴细胞为主浸润。诊断:外阴鳞状细胞癌;外阴硬化性萎缩性苔藓。
- 杨凡方肖婧夏云张良许斌
- 关键词:鳞状细胞癌硬化性萎缩性苔藓外阴
- 丙烯酸所致职业性痤疮1例
- 2016年
- 患者男,63岁。全身起疹伴痒3月余。起疹前接触丙烯酸。皮肤科情况:面部弥漫性淡青色斑,其上密集黑头粉刺,伴明显的毛囊口角化,散在囊肿、结节,间有少许粟粒样皮疹。躯干、四肢见较多黑头粉刺,少许炎性丘疹,散在草黄色囊肿。皮损组织病理示:表皮大致正常,真皮内可见一囊腔,囊壁为复层鳞状上皮,囊腔内容物为板层状的角质物,少许角化不全细胞,视野左侧可见真皮浅层成纤维细胞及胶原增生,伴血管增生。诊断:职业性痤疮。
- 杨凡方冯永芳陈柳青段逸群
- 关键词:痤疮丙烯酸
- 手术联合光动力治疗头部脓肿性穿掘性毛囊周围炎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观察手术联合光动力治疗头部脓肿性穿掘性毛囊周围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2年6月笔者医院给予手术联合光动力治疗的24例头部脓肿性穿掘性毛囊周围炎患者临床资料。观察所有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和复发情况。结果:纳入治疗的患者痊愈13例(54.17%),显效6例(25.00%),有效3例(12.50%),无效2例(8.33%),总有效率91.67%。伤口均甲级愈合,未出现术后感染、皮瓣坏死、溃疡等并发症。随访0.5~2年,复发4例,复发率16.67%。大部分患者术后瘢痕不明显,患者满意度高。结论:手术联合光动力治疗头部脓肿性穿掘性毛囊周围炎疗效良好,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且安全性好,复发率低。
- 杨凡方汤爱珍陈娜郑亮张良陈柳青
- 关键词:头部脓肿性穿掘性毛囊周围炎手术光动力治疗临床疗效
- 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7例误诊分析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提高对易误诊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病例的认识,减少对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的误诊。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曾被误诊的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病例临床表现及误诊情况,分析误诊原因。结果 7例患者临床表现均不典型,曾分别被误诊为瘢痕疙瘩、皮肤纤维瘤、表皮囊肿、神经鞘瘤。误诊时间1年~25年。结论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临床少见,易于误诊,提高对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的认识及警惕性有助于确诊及减少临床误诊。
- 杨凡方肖婧张良陈柳青
- 关键词: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误诊
- 中医综合疗法治疗黄褐斑40例临床观察
- 目的:观察自拟疏肝化瘀汤联合穴位注射治疗黄褐斑肝郁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诊断及纳入标准的80例本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及治疗组40例。治疗组采用自拟疏肝化瘀汤联合穴位注射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自拟疏肝化瘀汤进行...
- 杨凡方许斌朱林学
- 关键词:黄褐斑肝郁血虚型穴位注射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