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俊杰

作品数:56 被引量:315H指数:9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48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3篇医药卫生
  • 2篇农业科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8篇动脉
  • 25篇冠状
  • 24篇冠状动脉
  • 11篇血管
  • 11篇干细胞
  • 10篇心肌
  • 8篇心肌梗死
  • 8篇梗死
  • 7篇心病
  • 7篇冠心病
  • 6篇心脏
  • 6篇造影
  • 6篇体层摄影
  • 6篇病变
  • 5篇动脉疾病
  • 5篇血流
  • 5篇体层摄影术
  • 5篇冠状动脉疾病
  • 4篇动脉粥样硬化
  • 4篇心梗

机构

  • 56篇中国人民解放...
  • 7篇南开大学
  • 6篇军事医学科学...
  • 4篇解放军医学院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解放军第30...
  • 1篇解放军第25...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协和医学...

作者

  • 56篇杨俊杰
  • 43篇陈韵岱
  • 9篇杨晓波
  • 9篇单冬凯
  • 8篇周迎
  • 7篇田峰
  • 6篇刘志强
  • 5篇胡舜英
  • 5篇何柏
  • 5篇杨霞
  • 5篇刘宏斌
  • 4篇杜洛山
  • 4篇张华巍
  • 4篇张弢
  • 4篇荆晶
  • 4篇周浩
  • 4篇汪奇
  • 4篇王晶
  • 3篇郭军
  • 3篇檀亚航

传媒

  • 6篇解放军医学院...
  • 5篇解放军医学杂...
  • 4篇南方医科大学...
  • 3篇中国循环杂志
  • 3篇军医进修学院...
  • 3篇现代生物医学...
  • 3篇中华保健医学...
  • 2篇中国介入心脏...
  • 2篇中国医学影像...
  • 2篇中华心血管病...
  • 2篇中华放射学杂...
  • 2篇2012年十...
  • 1篇中国康复理论...
  • 1篇当代医学
  • 1篇中国动脉硬化...
  • 1篇岭南心血管病...
  • 1篇中华内科杂志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国医学教育...
  • 1篇中华医学信息...

年份

  • 3篇2023
  • 5篇2022
  • 3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8
  • 4篇2017
  • 4篇2016
  • 5篇2015
  • 9篇2014
  • 3篇2013
  • 10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5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对左心耳封堵术的临床应用价值被引量:5
2020年
心房颤动(房颤)是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我国房颤患者超过1000万例,并预计在今后20年内成倍增长[1]。研究证明,房颤患者缺血性卒中风险将增加4~5倍[2]。虽然新型口服抗凝药等能够降低该风险,但是高达40%的患者并不适合接受抗凝治疗[3]。此外,接受抗凝治疗的患者也面临着依从性问题和潜在的不良事件风险,其中包括危及生命的出血事件。这些挑战为寻找降低缺血性卒中风险的替代方法创造了动力。房颤引起栓塞性卒中的发病机制有很多,其中最重要的是左心耳(left atrial appendage,LAA)内的血栓形成。
王凯杨俊杰陈韵岱郭军
关键词: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
Double Flash扫描方式在冠状动脉计算机断层扫描中的应用
2014年
目的探讨双源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rized tomography,CT)大螺距前瞻性心电触发采集模式(Flash模式)在冠状动脉CT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访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行冠状动脉CT检查的患者120例,其中采用Double Flash扫描方式组60例(A组),常规螺旋扫描方式组60例(B组)。入选患者在CT检查过程中心率均<70次/min,窦性心律且节律整齐,且体质量<100 kg。采用4分法对图像质量进行评价(1分为图像质量极好,2分为图像质量好,3分为图像质量一般,4分为图像质量差),并记录两组患者整个扫描过程中的总有效剂量值及总剂量长度乘积。结果两组间图像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整个扫描过程中的总有效剂量值明显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6±0.8)mSv vs.(8.6±1.3)mSv,P<0.05];总剂量长度乘积也明显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45.8±13.5)mGy·cm vs.(621.4±129.8)mGy·cm,P<0.05]。结论双源CT大螺距前瞻性心电触发采集模式应用于心率<70次/min的患者时与常规螺旋扫描模式比较,在保证图像质量的同时,还可显著降低辐射剂量。
张华巍刘宏斌杨俊杰林琨朱航周迎杨晓波
关键词:体层摄影术
冠状动脉斑块:CT所见对诊断和治疗的价值
2014年
冠状动脉(冠脉)CT增强扫描(CCTA)除了能够对斑块进行简单的密度分析(如非钙化和钙化斑块)。还有更精确的结构和组成分析,包括血管重构和低CT值区域等。因此,CCTA不仅能够为心内科医生指示病变狭窄程度从而指导下一步治疗,还可对斑块特点进行具体分析和整体把握。更有利于对患者进行危险分层和风险预测.
陈韵岱杨俊杰
关键词:冠状动脉斑块CT增强扫描钙化斑块心内科医生
B型脑钠肽在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中的意义
2014年
B型脑钠肽是心室在容量或压力负荷下分泌的一种神经内分泌激素。临床试验证实,它可作为慢性心功能不全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的指标,其血清浓度变化可以预测药物和器械治疗的疗效和预后。基于BNP生理作用开发的药物--奈西利肽,已被美国FDA批准用于失代偿期心衰的治疗,其短期疗效已由诸多临床试验证实,但能否改善远期预后以及对于失代偿期心衰患者肾功能的影响等方面,仍然受到质疑,需要更多的临床研究进一步探究。
刘如杨俊杰
关键词:B型脑钠肽充血性心力衰竭
基因修饰在干细胞治疗缺血性心脏病中的应用进展被引量:1
2012年
基因修饰将外源性基因导入目的细胞中,使得该细胞具备过表达或静默表达某种基因的能力。在干细胞治疗缺血性心脏病领域,基因修饰主要使干细胞过表达相关蛋白,有助于提高细胞移植效率、保护心脏功能和协助体内示踪等。本文就基因修饰在干细胞治疗缺血性心脏病中的运用进展进行综述。
杨俊杰陈韵岱
关键词:基因修饰缺血性心脏病干细胞移植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流体力学无创评估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6
2017年
目的 利用无创计算机断层扫描(CT)获得冠状动脉(冠脉)斑块影像,通过血液动力学模型计算其流体力学参数,初步分析不同斑块构成和狭窄程度时其流体力学参数的特征.方法 回顾性纳入2016年3至9月在解放军总医院心内科同时接受冠脉CT血管成像(CTA)和有创冠脉血流储备分数(FFR)检查的冠心病患者26例.在CT冠脉影像的基础上通过血液动力学模型计算管壁切应力(WSS)和轴向斑块应力(APS),运用CT定量分析软件测量斑块负荷和成分体积,并评估不同解剖狭窄程度和功能狭窄程度斑块的无创流体力学参数.结果 研究共纳入31处图像质量清晰的冠脉斑块病变,其中低WSS(<1Pa)斑块占35.5%(11/31),负向APS斑块占25.8% (8/31).低WSS斑块总体积为(78.5±48.6) mm3,对应斑块负荷为(69.1±12.1)%,而高WSS斑块总体积为(60.5±57.3) mm3,对应斑块负荷为(57.5±14.0)%,二者斑块负荷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28).而细化到具体斑块各成分体积,二者钙化斑块、纤维斑块和脂质核心斑块相对百分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正向APS斑块总体积为(79.7±69.1) mm3,对应斑块负荷为(68.7±13.7)%,而负向APS斑块总体积为(61.7±24.9) mm3,对应斑块负荷为(68.9±10.4)%,二者斑块负荷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细化到具体斑块各成分体积,正向APS斑块脂质核心斑块相对百分比[(25.1±18.1)%]高于负向APS斑块[(10.8±12.7)%],P=0.049.冠脉非重度狭窄斑块的WSS为(9.6±8.8) Pa明显低于重度狭窄的斑块[(16.7±6.1)Pa],P=0.018.冠脉非重度狭窄斑块的APS为(1 073.7±657.1) Pa明显低于重度狭窄的斑块(1 731.8±713.5) Pa,P=0.013.功能性缺血斑块的WSS为(13.3±8.7) Pa,非功能性缺血斑块的WSS为(12.2±11.0) Pa,二者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而功能性缺血斑块的APS为(1 698.8±652.6) Pa明显高�
杨俊杰杨晓波荆晶窦冠华单冬凯陈韵岱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流体力学
盐酸艾司洛尔在低剂量冠状动脉CT大螺距前瞻性双次扫描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评价静脉注射艾司洛尔在低剂量冠脉CT大螺距前瞻性双次扫描(Double Flash)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于2013年3-10月在解放军总医院心内科采用Double Flash模式行CT冠脉成像(CT coronary angiography,CTCA),并且扫描前心率低于65/min的319例患者。根据是否静脉应用艾司洛尔控制心率,将入选患者分为A组(注射艾司洛尔)157例和B组(未注射艾司洛尔)162例,比较两组患者心率变化、图像质量和接受辐射剂量。结果扫描指令下达时心率A组[(56.17±4.94)/min]低于B组[(61.22±3.79)/min](P<0.05);图像质量Likert评分A组(3.29±0.36)高于B组(3.12±0.37)(P<0.05);两组辐射剂量分别为A组(1.75±0.58)m Sv,B组(1.86±0.69)m Sv(P>0.05)。结论对于行Double Flash患者,扫描前静脉应用艾司洛尔控制心率,可有效提高重建图像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檀亚航杨俊杰周加周迎杨晓波陈韵岱
关键词:艾司洛尔图像质量
全病变血流储备分数梯度可预测心肌血流异常:基于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被引量:3
2023年
目的通过比较全病变梯度冠状动脉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血流储备分数(GlobalΔCT-FFR)与心肌血流量的关系,探讨GlobalΔCT-FFR在预测心肌血流异常方面的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2019~2021年因疑似冠状动脉疾病行动态CT心肌灌注+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一站式”检查的患者76例共228支冠状动脉血管。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GlobalΔCT-FFR与心肌血流量(MBF)的相关性。以MBF为参考标准,分别从患者水平和血管水平评价GlobalΔCT-FFR、CT-FFR和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直径狭窄率(DS)对心肌血流异常的敏感度、特异性、诊断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绘制ROC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结果在患者水平,GlobalΔCT-FFR与MBF呈中度负相关关系(r=-0.51,P<0.05),CT-FFR与MBF呈弱正相关关系(r=0.33,P<0.05);在血管水平,GlobalΔCT-FFR与MBF呈中度负相关关系(r=-0.47,P<0.05),CT-FFR与MBF呈弱正相关关系(r=0.39,P<0.05)。在患者水平,GlobalΔCT-FFR、CT-FFR、DS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2(95%CI:0.72~0.90,P<0.05)、0.71(95%CI:0.59~0.81,P<0.05)、0.65(95%CI:0.53~0.76,P<0.05);在血管水平,GlobalΔCT-FFR、CT-FFR、DS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7(95%CI:0.75~0.86,P<0.05)、0.78(95%CI:0.72~0.83,P<0.05)、0.71(95%CI:0.65~0.77,P<0.05)。ROC曲线对比:在患者水平,GlobalΔCT-FFR诊断效能优于CT-FFR、DS(P=0.0471、P<0.0001);在血管水平,GlobalΔCT-FFR与CT-FFR、DS诊断效能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237、P=0.0530)。结论GlobalΔCT-FFR对心肌血流异常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有望成为心肌血流定量测量的替代指标。
纪欣强赵润涛单冬凯刘子暖王玺李涛杨俊杰王凡
关键词:血流储备分数心肌血流量
冠状动脉CT血流储备分数:心脏科与放射科的共赢契机被引量:2
2022年
基于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的血流储备分数(CT-FFR)计算的出现,给冠心病的临床诊断流程和治疗决策选择带来了极大的改进。近年来CT-FFR技术在我国逐渐开始运用,但目前的开展普及并不广泛,亟需进一步规范CT-FFR的临床应用。本文通过三项国际研究的发布,从CT-FFR的优势与劣势阐述我国CT-FFR开展的机遇、意义和挑战,结合最新循证临床医学证据和我国具体国情,提出了心脏科与放射科合作共赢的倡议,以及当前研究需要注意的事宜,以供临床从业者和医疗管理部门参考。
杨俊杰陈韵岱
关键词:放射学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血流储备分数临床诊疗
绝经女性冠状动脉钙化积分与臂踝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研究绝经女性中冠脉钙化积分(CACS)与臂踝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ba PWV)之间的相关性。方法:从1918名社区人群筛选出546名无冠心病病史并可以进行CACS检查的绝经女性为样本,对其进行标准化问卷调查、实验室指标检测、ba PWV及CACS测量。根据CACS将研究对象分为CACS=0组和CACS>0组,并根据ba PWV四分位数进行分组,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冠脉钙化与ba PWV的相关性。结果:研究人群中CACS>0组87例(15.9%),CACS=0组459例(84.1%)。其中CACS>0组在年龄、BMI、高血压、收缩压、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及糖尿病方面均高于CACS=0组。同时,CACS>0组ba PWV比CACS=0组高(27.6%vs.24.2%,35.6%vs.23.1%),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并且Logistic回归发现,绝经女性年龄(OR=1.094,95%CI 1.039-1.152,P<0.001)、高血压(OR=1.933,95%CI 1.092-3.422,P=0.024)、ba PWV第三分位数(OR=2.435,95%CI1.141-5.196,P=0.021)、ba PWV第四分位数(OR=3.323,95%CI 1.594-6.930,P=0.001)是冠脉钙化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绝经女性ba PWV升高与CACS相关,ba PWV可以作为一种评估冠脉钙化程度和心血管风险的有效手段得以应用。
薛潇迪檀亚航杨晓波杨俊杰陈韵岱
关键词:绝经钙化积分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