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宏鹏
- 作品数:11 被引量:25H指数:3
- 供职机构:哈尔滨工业大学化工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核科学技术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 BEPC II低温冷却系统的热力设计及数值模拟
- 2007年
- 为保证超导设备的正常运行,给出超导腔(SRF)和超导插入聚焦四极磁体(SCQ)以及超导螺线管探测器磁体(SSM)等3类超导设备和其他辅助设备的结构,并进行了漏热分析,根据各类超导设备的特点选择不同的冷却方式冷却,通过对超导设备低温冷却流程的数值模拟得出系统的热力运行参数.模拟结果表明:利用超临界氦流冷却超导插入四极磁体较采用过冷液氦流冷却超导插入四极磁体为佳.
- 王莉杜宏鹏杨光达崔杰诗刘孝坤贾林祥
- 关键词:氦低温系统超导设备数值模拟
- PKU-SCAF 1.3GHz超导腔超流氦冷却循环设计及运行温度优化
- 2006年
- 超导腔的BCS表面电阻是温度的指数函数,降低超导腔工作温度可以减少超导腔的射频功率损失,但同时制冷设备的效率也会急剧降低。本文以北京大学超导加速器实验装置(PKU-SCAF)1.3GHz的9壳型超导加速腔为例,对1.3GHz超导腔采用的压力为3.13kPa的饱和态超流氦冷却循环方案及运行温度进行了分析研究。从提高超流氦冷却系统的制冷系数、降低超导腔的动态损耗出发,通过对5种超流氦冷却循环方案以及超流氦冷却循环的效率和超导腔低温系统的能耗进行数值模拟和分析,得出了适合PKU-SCAF主超导腔的最佳工作温度为1.95K。
- 杜宏鹏王莉陈安斌
- 关键词:超导腔运行温度制冷效率
- 百瓦量级2K超流氦制冷系统的动态仿真和实验研究
- 随着现代粒子加速器、可控核聚变装置等大科学工程的建设,推进了超导磁体和超导加速腔向更大的磁场强度和更高的加速梯度发展,同时也促进为超导设备提供冷量的氦低温系统也由4.2K液氦温区向超流氦温区发展。 本文以超导射频腔超流...
- 杜宏鹏
- 关键词:仿真模型
- μ介子转化电子装置超导磁体低温系统
- 2008年
- μ介子转化为电子的试验装置(MECO)将安装在美国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的交变磁场梯度同步加速器中。一台4.5K千瓦制冷量的氦制冷设备将为MECO试验中的四个大型的超导螺线管磁体提供冷量,针对MECO中超导磁体的性能特点及要求,主要讨论了该低温系统中每个超导磁体的冷却方法以及相应氦制冷机的流程设计方案。
- 杜宏鹏王莉贾林祥汤宏明B.SmithA.Zhukovsky
- PKU-SCAF百瓦量级2K冷却流程循环方案被引量:1
- 2006年
- 针对北京大学超导加速器实验装置(PKU-SCAF)中两个9壳超导加速腔的冷却问题进行了研究.以抽真空与节流相结合为基础,给出了几种超流氦冷却循环方式;分析了这几种方式的流程机理和冷却特性.结果表明,采用带有低温换热器和低压换热器的冷却循环方式,整个超流氦冷却循环具有制冷效率高、系统功耗小等优点.给出了该冷却循环方式的低温冷却系统的温熵图.
- 杜宏鹏王莉陈安斌贾林祥
- 关键词:超流氦超导腔换热器
- 海上天然气液化流程模拟和优化分析被引量:7
- 2011年
- 本文针对海上伴生气源参数,分别利用双级氮膨胀、氮-甲烷膨胀和单级混合制冷剂液化循环进行模拟,分析和优化了液化流程参数对其功耗的影响.最后选定了利用混合制冷剂循环作为天然气液化的制冷循环。并根据海上天然气装置对混合制冷剂的来源、贮存的要求对混合制冷剂的配比进行了改进。模拟结果表明,通过调整混合制冷剂组成可以方便的在海上平台利用效率更高的混合制冷剂冷却循环对天然气进行液化。
- 杜宏鹏崔杰诗李红艳季忠敏尹全森贾林祥
- 关键词:伴生气天然气液化MRC
- PKU-SCAF 1.3GHz超导腔运行温度优化
- 本文针对PKU-SCAF1.3GHz超导腔的运行温度对超导腔射频损失和制冷功率的影响进行优化分析,给出该超导腔运行的最合适温度。
- 杜宏鹏王莉贾林祥
- 关键词:运行温度制冷功率
- PKU-SCAF低温系统流程设计数值模拟被引量:1
- 2005年
- 本文对应用于北京大学百瓦量级2K超流氦低温系统的三种流程设计方案进行数值模拟,通过对其热力性能的分析比较,从数值计算的角度选定了优化流程。本文对北京大学超导加速器装置的低温系统流程设计具有指导意义。
- 王莉牛国俊杜宏鹏贾林祥
- 关键词:数值模拟
- 混合制冷剂循环的级数对制冷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0
- 2009年
- 混合制冷剂制冷循环可以提高制冷系统的效率,广泛应用在天然气液化领域。混合制冷剂的循环级数对制冷性能影响很大。针对不同级数的混合制冷剂循环进行热力学分析,建立了流程中主要设备的热力学模型,模拟计算了采用不同级数的混合制冷剂循环的天然气液化流程,得到不同级数的制冷循环的主要参数:制冷压缩机的功耗、制冷系数和火用效率。结果表明,制冷循环的级数增加,制冷系统的功耗降低,制冷系数和火用效率增加,但是级数增加对制冷性能的影响减小。制冷循环的级数增加会增加流程的复杂性,降低可操作性,不同规模的制冷系统的最优级数不同,规模越大,最优级数就越多。
- 尹全森李红艳季中敏崔杰诗杜宏鹏范庆虎贾林祥
- 关键词:热力学模型
- 超流氦制冷系统2K冷却级热力分析被引量:3
- 2006年
- 通过对节流阀阀前J-T换热器的效率以及2 K冷却级的制冷量等参量与节流阀前温度、压力以及J-T换热器冷、热端温差等关系的分析表明,考虑比热变化时J-T换热器的效率均低于不考虑比热变化时的J-T换热器的效率,且发现在降低换热器入口温度来提高单位质量氦气的2 K制冷量时,J-T换热器的热效率将降低。分析结果表明为避免系统变工况运行时换热器运行出现负温差,建议J-T换热器应该以限定冷端温差进行设计。
- 杜宏鹏王莉杨光达
- 关键词:制冷量温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