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鹏兴

作品数:43 被引量:162H指数:8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金属基复合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一般工业技术金属学及工艺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8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领域

  • 17篇理学
  • 16篇一般工业技术
  • 8篇金属学及工艺
  • 3篇化学工程
  • 3篇电子电信

主题

  • 16篇复合材料
  • 16篇复合材
  • 8篇多层膜
  • 8篇微结构
  • 8篇纳米
  • 8篇溅射
  • 7篇磁控
  • 7篇磁控溅射
  • 6篇SIC
  • 5篇碳化硅
  • 5篇纳米多层膜
  • 4篇力学性能
  • 4篇铝基
  • 4篇金属
  • 4篇TI
  • 4篇
  • 4篇力学性
  • 3篇氮化
  • 3篇氮化钛
  • 3篇碳纤维

机构

  • 41篇上海交通大学
  • 6篇中国科学院上...
  • 3篇中国科学院
  • 3篇中国工程物理...
  • 2篇成都科技大学

作者

  • 43篇李鹏兴
  • 27篇李戈扬
  • 13篇张流强
  • 10篇吴亮
  • 9篇吴人洁
  • 8篇施晓蓉
  • 5篇王岱峰
  • 4篇许俊华
  • 4篇顾明元
  • 3篇金燕苹
  • 3篇林君山
  • 3篇司为民
  • 3篇洪涛
  • 3篇郑永铭
  • 2篇施蓓培
  • 2篇漆玄
  • 2篇罗守福
  • 2篇王纪文
  • 2篇王纪文
  • 2篇李昆

传媒

  • 6篇复合材料学报
  • 5篇功能材料
  • 4篇上海交通大学...
  • 4篇电子显微学报
  • 3篇金属学报
  • 3篇微细加工技术
  • 2篇材料研究学报
  • 2篇材料工程
  • 1篇中国图象图形...
  • 1篇上海金属
  • 1篇理化检验(物...
  • 1篇无机材料学报
  • 1篇表面技术
  • 1篇物理测试
  • 1篇真空科学与技...
  • 1篇成都科技大学...
  • 1篇金属热处理学...
  • 1篇TFC’03...
  • 1篇第七届全国复...
  • 1篇中国机械工程...

年份

  • 1篇2003
  • 1篇2000
  • 5篇1999
  • 7篇1998
  • 5篇1997
  • 8篇1996
  • 2篇1995
  • 4篇1994
  • 4篇1993
  • 5篇1992
  • 1篇1986
4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TiN/AlN纳米多层膜的调制结构研究被引量:1
1998年
纳米多层膜具有多种物理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异常效应,其中超模量、超硬度效应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采用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HREM)研究了TiN/AlN纳米多层膜的微结构并对其力学性能的变化给予解释。TiN/AlN纳米多层膜采用反应溅射法在日本产A...
李戈扬施晓蓉张流强许俊华李鹏兴顾明元
关键词:纳米多层膜调制结构HREM
SiC颗粒强韧MoSi_2复合材料被引量:10
1994年
采用湿法混合及热压成型法制成不同体积百分比(10、20、30vol%)的SiCp/MoSi2复合材料.运用维氏压痕法对这些材料进行室温断裂韧性(K1c)的估算;测试了室温和高温(1200℃)的三点弯曲强度.实验结果表明,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都比MoSi2基材有较大的提高.
郑灵仪金燕苹李鹏兴王本民金璐
关键词:复合材料碳化硅
Ni—P化学镀层的耐磨性
晶态Ni—P化学镀层的显微硬度和耐磨性及其与晶化过程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适当的晶化热处理能大大提高镀层的显微硬度和耐磨性。两者随晶化处理温度的升高或时间的延长均呈“钟罩”形变化,但耐磨性的峰值滞后于HV[*V23*...
马二鸣罗守福李鹏兴
关键词:化学镀耐磨性金属玻璃显微硬度
金属-绝缘体复合薄膜中的纳米颗粒形态控制被引量:3
1997年
本文采用多靶磁控溅射仪旋转基片的方法,利用红外灯管加热基片,制备了不同基片温度的Ag-SiO2复合薄膜(15.0at%Si)。采用TEM分析了薄膜的微观结构并测定了薄膜的电阻率。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改变基片温度,可以控制Ag-SiO2复合薄膜中Ag粒子的形态;当基片温度高于300℃时,复合膜中孤立的Ag颗粒直径为10~100nm;薄膜的电阻率亦可通过基片加热在102~106μΩ·cm范围内改变。
李戈扬吴亮张流强李鹏兴
关键词:微结构
X射线衍射-拉伸法测薄膜应力被引量:1
1993年
薄膜应力的测量一直是一个困难的问题。本文尝试用一种新的方法——X射线衍射-拉伸法,对薄膜的应力进行检测,与侧倾法实验结果相比较,X射线衍射-拉伸法更为准确与可靠。
王张敏李戈扬漆璿李鹏兴
关键词:X射线衍射应力
碳纤维单向增强铝基复合材料新工艺
碳纤维单向增强铝基复合材料新工艺,属于陶瓷技术领域。本发明采用溶胶-凝胶法碳纤维表面SiC涂层并同时进行超声波SiC颗粒混杂处理。涂层溶液配比为0.03~0.08g/ml,混杂溶液配比为0.05~0.2g/ml,纤维预制...
吴人洁李鹏兴王纪文洪涛李戈扬金燕平周耀民
文献传递
CVD与PVD硬涂层研究的进展被引量:17
1994年
论述了用CVD和PVD方法制备硬涂层的若干进展,包括MT-CVD,PACVD,HVS及IBAD等,并介绍了超硬涂层发展的简况。
李鹏兴
关键词:气相沉积涂层CVDPVD
非晶态Ti-B-N薄膜的制备及晶化研究被引量:1
1998年
采用双靶轮流溅射技术,以Ti和六方氮化硼(h-BN)反应合成Ti-B-N薄膜,并采用XRD、TEM和显微硬度计研究薄膜的微结构及其力学性能。结果表明,镀态Ti-B-N薄膜为非晶体Ti(N,B)化合物,其硬度达到HK2470;薄膜经过热处理晶化形成TiN结构类型的Ti(N,B)晶体,硬度略有降低。
李戈扬王公耀李鹏兴王纪文王永瑞
关键词:晶化
Ag-SiO_2纳米复合薄膜微结构研究被引量:2
1997年
本文采用基片可旋转并利用红外灯管加热基片多靶磁控溅射台的制备了不同成分及基片温度的Ag~Sio2复合薄膜。采用XRD、TEM、SEM等手段分析了薄膜的微观组织结构,并测定了薄膜的电阻率。研究结果表明:复合薄膜的微结构由多晶富Ag区和细密的Ag晶体和非晶SiO2混合物组成;室温下随SiO2含量的增加.薄膜中金属Ag呈网状分布.晶粒细化,电阻率上升;随基片温度的升高.复合薄膜中银晶体最终聚集成孤立的纳米颗粒;与微结构相对应,薄膜的电阻率可在大范围(102~106μΩcm)内变化。
李戈扬吴亮张流强施晓蓉李鹏兴
关键词:磁控溅射微结构
W/SiC纳米多层膜界面微结构研究(英文)被引量:1
1998年
本文采用双靶交替磁控溅射方法制备了W/SiC纳米多层膜,并用高分辨电镜对多层膜截面形貌及界面微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W/SiC纳米多层膜具有良好的调制结构,其中W为多晶,SiC为非晶,且W晶粒在垂直于膜面的方向上的长大受到调制周期的限制。W与SiC形成完全非共格界面,该界面具有宏观平直而微观粗糙的特点。在界面上存在一个模糊的过渡层,该过渡层由W与SiC的成份混合区和W的结构过渡区构成。
李戈扬张流强吴亮施晓蓉施晓蓉
关键词:碳化硅纳米多层膜微结构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