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香业

作品数:11 被引量:45H指数:4
供职机构:徐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徐州市卫生局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篇骨折
  • 2篇源性
  • 2篇手术
  • 2篇四肢
  • 2篇四肢骨
  • 2篇四肢骨折
  • 2篇酸酶
  • 2篇尿脱氧吡啶啉
  • 2篇脱氧吡啶啉
  • 2篇磷酸酶
  • 2篇碱性磷酸酶
  • 2篇骨源性
  • 2篇骨源性碱性磷...
  • 2篇骨质
  • 2篇骨质疏松
  • 2篇骨质疏松症
  • 2篇粉碎性
  • 2篇粉碎性骨折
  • 1篇血碱性磷酸酶
  • 1篇血性

机构

  • 11篇徐州医学院第...

作者

  • 11篇李香业
  • 3篇王登杰
  • 3篇魏学杰
  • 2篇闫长明
  • 2篇王继华
  • 2篇陈新军
  • 2篇余之江
  • 2篇王建强
  • 2篇霍维玲
  • 2篇汪明星
  • 1篇周峰
  • 1篇魏东
  • 1篇阎长明
  • 1篇李华
  • 1篇张静波

传媒

  • 3篇徐州医学院学...
  • 2篇骨与关节损伤...
  • 2篇锦州医学院学...
  • 1篇中国骨质疏松...
  • 1篇中国煤炭工业...
  • 1篇工企医刊
  • 1篇临床检验杂志

年份

  • 2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3
  • 1篇2002
  • 2篇2000
  • 4篇1999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月骨切除舟—头—三角骨架桥融合治疗月骨缺血性坏死12例被引量:2
2000年
王登杰余之江李香业李林瑾
关键词:月骨缺血性坏死
黄芪对严重创伤患者外周血中IL-2、sIL-2R及CD4、CD8、CD152表达影响的研究被引量:9
2006年
目的研究黄芪对严重创伤患者外周血中IL-2、sIL-2R表达以及CD4、CD8、CD152活性的影响。方法严重创伤患者117例,对照组64例给予常规治疗,试验组53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黄芪(20 ml/d)治疗。于治疗后3天、7天2个时间点上,ELISA法检测患者外周血IL-2、sIL-2R的含量,S-P(链亲和素-过氧化物酶)一步法测定患者外周血中CD4、CD8细胞,酶联免疫吸附法和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中CD152的表达水平。结果试验组较对照组患者的CD4细胞数明显增多(P<0.01),CD8细胞数无明显变化(P>0.05),CD4/CD8比值明显增加(P<0.05或P<0.01),T细胞表面CD152水平明显降低(P<0.01),血清中IL-2水平明显升高(P<0.05或P<0.01),sIL-2R水平明显下降(P<0.01)。结论黄芪能够明显提高Th细胞分泌IL-2的能力,减少sIL-2R的表达与释放,使CD4细胞增多、CD4/CD8比值增加,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T细胞表面CD152的表达。
汪明星李香业魏学杰周峰
关键词:严重创伤白细胞介素2
跟骨关节内粉碎性骨折的手术治疗
2002年
闫长明李香业李华王登杰
关键词:跟骨关节内骨折外科手术
四肢陈旧性骨折成因与治疗被引量:6
1999年
自1992年以来,我们采取“因症而治,因人而异,准确施治,动态观察”的治疗原则,对68例四肢长骨陈旧性骨折进行了再处理,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对其成因进行分析,并将处理体会总结如下。
阎长明李香业王登杰王化东于建军魏学杰余之江
关键词:四肢骨折陈旧性骨折
尿脱氧吡啶啉及骨源性碱性磷酸酶在骨质疏松症中的临床意义被引量:4
2005年
目的探讨骨源性碱性磷酸酶(BAP)及尿脱氧吡啶啉(DPD)排泄率对骨质疏松症患者的诊断价值及两者的相关性。方法对73例骨质疏松症患者在其治疗前后进行血钙(Ca)、血磷(P)、血碱性磷酸酶(ALP)、血BAP、尿DPD、尿Cr及跟骨密度(BMD)测定,并同时测定50例正常健康人作对照。结果骨质疏松症患者BAP比正常对照组(213±8.13U/L 比142±6.69U/L)、DPD排泄率较正常对照组(6.11±2.14nmol/mmolCr比3.24± 1.62nmol/mmolCr)均明显增高(P<0.01),且治疗前后差异有显著性(P<0.01)。两者之间成正相关(r=0.52)。结论 BAP、DPD/Cr是监测骨质疏松症患者的敏感指标。
霍维玲陈新军李香业王建强王继华
关键词:骨源性碱性磷酸酶骨质疏松症血碱性磷酸酶正常健康人排泄率
谈我院临床实习规范化管理的一些做法被引量:1
1999年
临床实习是医学教育的重要阶段,教学医院是临床实习工作的直接管理者和具体实施者,做好临床实习管理工作是保证实习工作有效、顺利进行的,实现基本培养目标的重要基础。我院在临床教学工作中十分注重研究和解决医疗工作和临床教学之间的矛盾,积极探索与实施临床实习的规范...
陈蔚瑾陆召军李香业
关键词:医学教育
腰椎间盘突出症再手术24例分析被引量:1
2000年
目的 分析腰椎间盘突出症再手术的原因 ,探讨防治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我科 2 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再手术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优 11例 ,良 8例 ,可 3例 ,差 2例 ,优良率 79%。腰椎间盘突出症再手术的原因主要有术前误诊 ,术中定位错误或操作处理不当 ,术后局部血肿、感染 ,以及非手术椎间隙椎间盘突出等。结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复发的预防措施主要是术前重视病史及体格检查 ,提高对手术的认识水平和操作技术水平 ,加强术后管理等。对需要再手术的病例只要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 ,选择恰当的手术方法 。
李香业魏学杰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再手术手术适应证术式
实施人才培养工程 促进医院发展
1999年
李香业
关键词:医院管理
四肢骨折术后慢性骨感染16例分析
1999年
1990年~1997年笔者共收治术后慢性骨感染16例,经手术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16例,男14例,女2例,年龄21岁~47岁,平均30.2岁。损伤原因:井下砸伤4例,车祸伤5例,摔伤2例,土墙砸伤1例,机器绞伤2例,爆炸伤1例,其中开放性损伤10例。骨折部位:股骨6例,胫骨5例,肱骨2例,尺桡骨3例。
闫长明李香业
关键词:四肢骨折骨感染
LCP和骨移植在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中的应用被引量:9
2003年
目的 探讨切开复位锁定加压钢板 (LCP)内固定 +植骨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方法  18例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行切开复位LCP内固定 +植骨治疗 ,术后早期功能锻炼。结果 术后随访 5~ 36个月 ,所有患者均获骨性愈合 ,达到了预期的临床效果。功能优良率为 94 .4 4 %。结论 LCP内固定 +植骨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临床疗效满意 。
汪明星李香业魏东张静波
关键词:LCP骨移植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