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53和survivin在子宫内膜样腺癌中的表达及相关性分析
- 2011年
- 目的探讨抑癌基因p53和凋亡抑制因子survivin在子宫内膜样腺癌中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p53和survivin在石蜡包埋的子宫内膜样腺癌及正常子宫内膜组织各40例中的表达。结果 p53和survivin在子宫内膜样腺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均高于正常子宫内膜(均P<0.05);p53及survivin阳性表达的腺癌的淋巴结转移率明显高于阴性表达者(P<0.05)。survivin阳性率在子宫内膜样腺癌的高分化和低分化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53、survivin在子宫内膜样腺癌的表达呈正相关(r=0.196,P<0.05)。结论突变型p53、survivin在子宫内膜样腺癌中的表达高于正常子宫内膜;survivin在子宫内膜样腺癌中的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突变型p53和survivin在子宫内膜样腺癌中的表达有协同作用;p53突变与survivin过度表达可能是子宫内膜样腺癌发生、发展的机制之一。
- 李道胜班媛媛侯刚王青李静文李宁李晓梅叶红
- 关键词:子宫内膜样腺癌抑癌基因P53凋亡抑制因子SURVIVIN免疫组织化学
- 运用超声波进行快速石蜡切片的体会被引量:1
- 2005年
- 王青李静文李宁
- 关键词:石蜡切片组织细胞
- 多种单克隆抗体联合检测诊断胃肠道间质瘤3例报道
- 2005年
- 李静文侯刚李宁李道胜叶红
- 关键词:胃肠道间质瘤单克隆抗体免疫组化标记GIST胃底部中央区
- 脂肪母细胞瘤6例报告
- 2007年
- 目的探讨脂肪母细胞瘤的临床、病理及预后。方法对6例脂肪母细胞瘤临床资料、病理形态进行分析,并复习文献。结果6例中男4例,女2例。年龄5~32个月,平均14.5个月。发生于下肢2例,背部2例,上肢、右纵隔各1例。随访6个月-8年,平均随访期4年,复发率17%(1/6)。主要组织学特征为分叶状结构,可见原始间叶细胞、各种脂母细胞和成熟的脂肪细胞,丰富的毛细血管,伴不同程度的粘液样基质。结论脂肪母细胞瘤是一种少见的软组织良性肿瘤,可有局部复发,治疗方法主要为局部完整切除。需与粘液脂肪肉瘤鉴别。
- 侯刚陈晓燕李静文
- 关键词:脂肪母细胞瘤临床病理预后
- 乳腺肿块术前细胞学和术中冰冻切片诊断的比较
- 1997年
- 本文收集5年来187例女性乳腺结节病人通过细胞穿刺(FNAC)、冰冻和病理学诊断对比研究。认为FNAC确诊为良恶性病变患者,再做冰冻活检意义不大。但对于FNAC可疑恶性的病例仍需术中活检。
- 曹洪明贾玉生李宝江李静文
- 关键词:冰冻切片诊断乳腺肿块细胞学术前FNAC冰冻活检
- 阑尾杯状细胞类癌3例临床病理分析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探讨阑尾杯状细胞类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免疫表型。方法对3例阑尾杯状细胞类癌进行组织学观察及免疫组化分析,并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 3例阑尾杯状细胞类癌均为男性,平均年龄54岁,临床表现均为右下腹痛,术前均诊断为急性阑尾炎,肿瘤均位于阑尾尖部,平均直径为8.5 mm,组织学上由形态一致的杯状细胞形成巢状结构,呈浸润性生长,3例均侵及阑尾浆膜层。免疫表型:Syn及CgA均呈阳性,CK、NSE为局灶性阳性,CEA均为弥漫性阳性。随访至2010年6月均为无瘤生存。结论阑尾杯状细胞类癌是1种组织形态和免疫表型上具有外分泌和内分泌双重特点的肿瘤,较经典类癌更具侵袭性,需与腺癌鉴别。
- 李道胜班媛媛侯刚王青李静文
- 关键词:阑尾神经内分泌免疫组织化学
- 鼻腔伴异型细胞核的血管球瘤1例
- 2008年
- 侯刚李晓梅李宁叶红李静文
- 关键词:血管球瘤病例症状
- 甲状腺微小癌的快速冷冻切片诊断及免疫组化分析被引量:13
- 2007年
- 目的提高冷冻切片甲状腺微小癌(TMC)的检出率。方法对42例冷冻切片诊断的TMC进行光镜观察,其中20例做免疫组化标记。结果42例均为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主要组织学特征为核内包涵体、毛玻璃样核、核沟、纤维性间质和砂砾体。免疫组化甲状腺球蛋白(TG)、细胞角蛋白19(CK19)均强(+),癌旁滤泡和良性增生性乳头CK19(-);17例上皮膜抗原(EMA)(+),8例CEA(+)。结论TMC的诊断主要依据组织病理学和免疫组化标记,CK19的阳性表达有助于TMC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 侯刚李道胜李宁叶红王青李静文
- 关键词:冷冻切片甲状腺微小癌免疫组化
- 髓母细胞瘤组织MEF2C表达与预后相关性分析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探讨肌细胞增强因子2C(myocyte enhancer factor 2C,MEF2C)表达情况与髓母细胞瘤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3家三级甲等医院2001-01-01-2007-12-31病理确诊的髓母细胞瘤患者56例,其中泰安市中心医院12例,齐鲁医院26例,山东省立医院18例;对照组脑组织取自泰安市中心医院2010-01-01-2010-12-31 12例非肿瘤脑外伤患者。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56例髓母细胞瘤患者肿瘤组织和12例非肿瘤患者脑组织中MEF2C的表达;收集髓母细胞瘤患者临床资料,应用统计学方法对髓母细胞瘤患者进行生存分析。结果:髓母细胞瘤患者肿瘤组织MEF2C相对高表达率为53.6%(30/56),非肿瘤患者脑组织MEF2C相对高表达率为0(0/1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50,P=0.001;肿瘤患者肿瘤组织MEF2C相对高表达组与相对低表达组间生存时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4,P=0.037。MEF2C相对高表达(P=0.023)、肿瘤转移(P=0.042)与患者3年生存率降低显著有关,而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大小、肿瘤部位与患者3年生存率无关,P值均>0.05。结论:MEF2C在患者肿瘤组织中的高表达可降低患者3年生存率,是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之一。
- 左丽李静文孙立刘广丽刘兴田
- 关键词:髓母细胞瘤预后
- 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的病理特征及CK-19表达被引量:1
- 2007年
- 侯刚李道胜李宁叶红李静文王青
- 关键词: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CK-19病理特征临床病理特点细胞角蛋白癌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