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霁

作品数:52 被引量:167H指数:7
供职机构:北京协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8篇期刊文章
  • 9篇专利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3篇医药卫生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18篇病理
  • 11篇肿瘤
  • 10篇免疫
  • 9篇淋巴
  • 7篇胰腺
  • 7篇预后
  • 6篇组织化学
  • 6篇细胞
  • 6篇免疫组织
  • 6篇免疫组织化学
  • 6篇病理学
  • 5篇血管
  • 5篇腺癌
  • 5篇临床病理
  • 5篇淋巴瘤
  • 4篇间质
  • 4篇肺癌
  • 3篇心型
  • 3篇预后分析
  • 3篇凸起

机构

  • 51篇北京协和医院
  • 2篇中国医学科学...
  • 2篇中国疾病预防...
  • 1篇福建医科大学
  • 1篇广东省人民医...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复旦大学附属...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江苏省人民医...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医院
  • 1篇山西省肿瘤医...
  • 1篇青岛大学
  • 1篇上海市肺科医...
  • 1篇苏州大学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山东省肿瘤医...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四川大学华西...
  • 1篇郑州大学

作者

  • 51篇李霁
  • 14篇黄慧
  • 13篇徐凯
  • 12篇陈杰
  • 12篇徐作军
  • 11篇梁智勇
  • 9篇王文泽
  • 9篇常晓燕
  • 6篇邵池
  • 5篇罗金梅
  • 5篇冯瑞娥
  • 5篇孙健
  • 5篇薛晓伟
  • 4篇张新
  • 4篇卢朝辉
  • 4篇肖毅
  • 4篇刘鸿瑞
  • 4篇姜英
  • 3篇霍真
  • 3篇李媛

传媒

  • 9篇中华结核和呼...
  • 6篇中华病理学杂...
  • 5篇协和医学杂志
  • 3篇癌症进展
  • 2篇诊断病理学杂...
  • 2篇中国医学科学...
  • 2篇中华内科杂志
  • 1篇临床肿瘤学杂...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临床与实验病...
  • 1篇中华放射学杂...
  • 1篇中华胸心血管...
  • 1篇中国肺癌杂志
  • 1篇中国呼吸与危...
  • 1篇中华肺部疾病...
  • 1篇中国科学:生...
  • 1篇中华医学会呼...
  • 1篇2011年第...

年份

  • 4篇2025
  • 2篇2024
  • 1篇2023
  • 6篇2022
  • 4篇2021
  • 1篇2020
  • 5篇2019
  • 2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4
  • 2篇2013
  • 4篇2012
  • 6篇2011
  • 4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5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CT影像组学在预测肺腺癌ALK融合基因表达中的价值初探被引量:15
2019年
探讨CT影像组学定量特征在预测肺腺癌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融合基因表达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1月至2018年5月北京协和医院有ALK基因检测结果且术前接受本院胸部CT检查的195例肺腺癌患者(其中ALK突变患者60例).使用肺结节自动检测分割算法在CT图像上标注病变的三维容积感兴趣区(VOI).利用PyRadiomics工具对所有VOI区域进行重采样、图像预处理(包括基于小波和拉普拉斯滤波器的预处理方法)和特征提取.在Dr.Wise科研平台上对已提取的特征进行标准化处理,并分别基于不同图像预处理方式及不同特征类型筛选关键特征,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建模和10次5折交叉验证法进行验证.采用ROC评价模型对ALK基因突变的预测能力,并使用DeLong比较不同模型的效能.结果每个病灶共提取1232个影像组学特征.在特征筛选后共纳入15个组学特征建模,在训练集和验证集中模型预测ALK基因突变的AUC分别是0.88和0.78.分别基于原始CT图像、小波处理后图像和拉普拉斯高斯滤波器处理后图像的组学特征建模时,在验证集中模型的AUC分别为0.76、0.75和0.76.这3组模型与全部特征联合建模模型的效能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不同类型的组学特征建模,一阶特征和灰度共生矩阵(GLCM)纹理特征预测ALK基因突变能力较好,其中GLCM特征模型最优,在验证集中的AUC为0.83,准确率、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74、0.85和0.69;一阶特征模型在验证集中的AUC为0.80.结论CT影像组学定量特征在预测肺腺癌ALK融合基因表达中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宋兰朱振宸姜蕾赵伦杨青霖隋昕杜华阳吴焕文李霁李秀丽宋伟金征宇
关键词:肺肿瘤间变性淋巴瘤激酶
胸腺肿瘤免疫治疗的研究进展
2022年
胸腺上皮性肿瘤是一种罕见的前纵隔肿瘤,发病率较低,目前手术仍是胸腺肿瘤最主要的治疗手段。然而对于晚期不可切除的胸腺肿瘤来说,非手术治疗是必然选择。传统的治疗方式包括化疗及放疗,但疗效有限。随着免疫治疗应用于临床,部分研究已开展关于胸腺肿瘤免疫治疗的探索。胸腺肿瘤发病率较低,目前的免疫治疗研究多为小型回顾性分析。本文对胸腺肿瘤免疫治疗的临床应用及基础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高超李霁刘兴荣梁乃新李单青
关键词:肿瘤免疫治疗胸腺肿瘤前纵隔肿瘤非手术治疗不可切除
一种便于整理组织病理包埋盒的包埋箱
本实用新型涉及包埋盒存放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于整理组织病理包埋盒的包埋箱,应用于包埋盒存放工具,包括箱体,箱体的内部设有多个第一隔板,每个第一隔板的两端均开设有第一滑槽,每个第一滑槽内均滑动连接设有第一滑轨,每个...
李霁薛晓伟刘源浩王珣孙健王文泽梁智勇
儿茶酚胺氧位甲基转移酶在胰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1
2012年
COMT参与雌激素的代谢过程.本实验室前期通过蛋白质组学及免疫蛋白质组学筛选得出,COMT可能是胰腺癌的一种候选生物标记物.本文旨在研究COMT在胰腺导管腺癌及非癌胰腺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探讨COMT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的联系.通过RT-PCR及Western blot方法检测COMT在5株胰腺癌细胞株中的表达,利用免疫组学方法检测COMT在组织芯片及20例石蜡包埋临床胰腺标本中的表达.结果显示,COMT在胰腺癌细胞株AsPC-1,BxPC-3,MIAPaCa-2,Capan-1,SW1990及5组胰腺导管腺癌和其对应的非癌胰腺组织中均有表达.免疫组化结果显示,COMT在PDAC中的表达显著高于非癌胰腺组织,COMT的高表达与低级别T分期显著相关.因此,COMT可能是PDAC潜在的临床病理标记物.
吴文铭张洁周立由磊赵玉沛李霁
关键词:COMT胰腺癌免疫组织化学
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的临床病理学及预后分析被引量:8
2016年
目的探讨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IPMN)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组织化学及预后等特点。 方法分析61例IPMN的临床特点,对标本进行病理形态学观察、免疫组织化学及预后分析。 结果61例IPMN中有33例肿瘤发生在胰头部,14例发生在胰体尾部,14例位于胰腺全部;平均发病年龄为61.8岁。37例首发症状为腹部不适,14例为查体发现。61例影像学均发现胰管扩张或胰腺囊实性肿物。大体上,32例为多房囊肿,囊内含黏液并见乳头状肿物,胰腺导管扩张,13例为囊实性结节。显微镜下,胃型16例、肠型21例、胰胆管型21例、嗜酸细胞型3例;IPMN伴轻度异型增生有13例、伴中度异型增生有13例、伴重度异型增生有6例、IPMN相关浸润性癌29例。浸润性癌以胰腺导管腺癌为主(23/29,79.3%),其次是胶样癌(4/29,13.8%),其他类型少见(2/29,6.9%)。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MUC5AC、MUC2、MUC1阳性率分别为89.4%(51/57)、36.8%(21/57)和28.3%(13/46),嗜酸细胞型MUC1仅1例阳性。61例IPMN中6例失访,55例患者随访时间12~112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32个月,平均随访时间36个月,5年生存率为76%;IPMN不伴有浸润性癌的患者5年生存率为100%,3例复发;IPMN伴有浸润性癌的患者3年存活率为55%,12/13死于术后2年内。 结论IPMN是最常见的胰腺导管内病变,多表现为胰腺囊肿。病理分型及分类有明确的诊断标准。免疫组织化学对诊断和分型具有一定的帮助;MUC5AC多阳性表达,MUC1为胰胆管型IPMN标志物,MUC2为肠型IPMN的标志物。IPMN伴轻度、中度及重度异型增生的患者手术切除后预后良好,IPMN相关浸润性癌以导管腺癌为主,患者预后较差,手术后2年内病死率高;复发对生存期影响不大。
常晓燕李霁姜英李媛卢朝辉陈杰
关键词:胰腺肿瘤病理学预后
原发性肝血管肉瘤3例病理及文献复习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血管肉瘤的病理诊断特点,并复习相关文献。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协和医院病理科2001年至2010年诊断的3例原发性肝血管肉瘤患者的病理及临床资料。结果 3例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影像所见无特异性,镜下形态多样,有血管瘤样、上皮样血管内皮细胞瘤样改变,但均能找到较特异的血管肉瘤诊断特征。结论原发性肝血管肉瘤是一种罕见的恶性肿瘤,形态复杂多变。病史、临床症状、影像检查、病理活检的综合运用,对这一少见恶性肿瘤的诊断十分重要。
李霁常晓燕陈杰刘彤华杨堤
关键词:血管肉瘤
胰腺罕见病变的临床病理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总结11年来北京协和医院有病理诊断的胰腺罕见病变,以提高对胰腺罕见病变的认识。方法全面检索2000年至2011年北京协和医院病理科记录,筛选出胰腺少见病变,并检索PubMed相应文献并进行总结。结果共检出胰腺罕见病变6例,其中胰腺黏液球状体病1例,浆液性囊腺瘤伴导管腺癌1例,腺泡细胞囊腺瘤1例,交界性黏液性囊腺瘤伴黏液样平滑肌肉瘤1例,破骨细胞样巨细胞瘤1例,节细胞神经瘤1例。以上病变很少能在PubMed中检索到相关文献,有些病变甚至找不到与胰腺相关的报道。结论总结胰腺罕见病例,有助于更全面地了解胰腺病变,进一步提高临床诊断水平,更好地实行个体化诊疗。
王文泽梁智勇李霁孟云霄任新瑜常晓燕姜英钟定荣郭丽娜陈杰刘彤
关键词:胰腺罕见病变病理诊断
儿童胸腔内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致库欣综合征被引量:1
2010年
库欣综合征在儿童及青少年很少发生,与单纯性肥胖鉴别的主要特征之一是身高生长受到抑制。一旦临床诊断库欣综合征,应重点明确病因。儿童库欣综合征分为ACTH依赖和非ACTH依赖两种类型,在不同年龄阶段,其病因谱不同。成年人异位ACTH综合征(EAS)占ACTH-依赖性库欣综合征约15%。儿童EAS的病因主要为类癌,
袁涛夏维波陆召麟潘慧李霁
关键词: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库欣综合征纵隔肿瘤
第408例——咳嗽、咳痰、纵隔淋巴结肿大3个月
2011年
患者男,68岁,因“咳嗽、咳痰3月余”于2010年8月15日入院。患者于2010年5月出现咳嗽,咳少量白痰,伴轻度活动后气短,未诊治。6月24日于当地医院就诊,胸部CT示双下肺近胸膜多发团块影、索条影,纵隔及左肺门淋巴结肿大并部分融合,最大淋巴结位于气管隆突下,约6.3cm×4.3cm,淋巴结中心出现低密度影(图1,2)。外院给予莫西沙星治疗1周,咳嗽好转,仍有咳痰;为进一步诊治收住院。期间无发热、咯血、胸痛、盗汗、消瘦,无声嘶、吞咽困难、腹痛等,精神、睡眠尚可,食欲欠佳。既往患类风湿关节炎40年,
罗金梅黄慧钟旭李霁徐凯徐作军肖毅
关键词:纵隔淋巴结肿大咳嗽咳痰肺门淋巴结肿大胸部CT气管隆突
卵巢促纤维增生性小圆细胞肿瘤一例
2010年
患者女,37岁。因原发闭经、卵巢肿物4个月入院。患者曾于2008年10月在外院行双侧附件切除术,术中见肿物位于卵巢,盆腔其他部位未见肿物,术后病理不详。4个月后肿瘤复发,遂于2009年3月在北京协和医院行子宫、大网膜、回盲部等二次手术切除。B超示:经腹子宫显示不清,盆腔可探及两个较大实性包块,大小分别为9.3cm×7.4cm和8.7cm×6.9cm,距离较远,二者显示不理想,随膀胱充盈程度活动好,肿物内可见团块状中高回声。
孙萍萍李霁梁智勇
关键词:促纤维增生性小圆细胞肿瘤卵巢肿物双侧附件切除术原发闭经术后病理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