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贵 作品数:127 被引量:551 H指数:13 供职机构: 湖南省林业科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 更多>> 相关领域: 农业科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 生物学 医药卫生 更多>>
干旱胁迫下锥栗幼苗的代谢组学分析 2025年 锥栗是我国南方重要的木本粮食树种。为探究其响应不同程度干旱胁迫的分子机制,以锥栗幼苗为对象,设置对照组(土壤相对含水量80%~90%)以及干旱胁迫T2(土壤相对含水量40%~50%)和T4(土壤相对含水量20%~30%)两个处理组,采集叶片进行代谢组学分析。结果显示:CK vs T2处理的差异代谢物总数为128个,CK vs T4处理的差异代谢物总数为124个,T2 vs T4处理的差异代谢物总数为164个。在干旱胁迫10 d和20 d条件下共有极显著上调(P<0.01)的差异代谢物为衣康酸,判定其是锥栗抗干旱的关键代谢物质。通过代谢通路的影响因子总共筛选出14条主要通路,其中β-丙氨酸代谢与淀粉和蔗糖代谢是干旱胁迫10 d和20 d条件下共同存在的代谢通路,证明这2条代谢通路与锥栗抗旱性存在密切关联。研究结果可为深入研究锥栗的耐旱机制奠定理论基础。 童琪 任少华 张梅 张驰强 王陈 李贵 陈瑞 吴敏 李媛媛关键词:锥栗 干旱胁迫 不同龄组南酸枣根际与非根际土壤养分特征研究 被引量:12 2019年 对不同龄组南酸枣根际与非根际土壤全氮、全磷、水解氮、有效磷、全钾、速效钾含量差异进行研究,探明南酸枣根际养分的差异及对土壤养分的利用情况,为培育南酸枣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1)3年生南酸枣根际与非根际土之间仅全氮含量存在显著性差异,15年生南酸枣与30年生南酸枣根际与非根际土之间全氮、全磷、水解氮、有效磷、全钾、速效钾含量均存在显著性差异。2)3年生南酸枣根际土壤仅全氮存在富集作用,15年生南酸枣与30年生南酸枣根际土壤全氮、全磷、水解氮、有效磷、全钾、速效钾均存在富集作用。3)根际全氮与水解氮、全磷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全氮与全钾呈显著正相关(P<0.05),全磷与有效磷、全钾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全钾与速效钾呈显著正相关(P<0.05)。非根际全氮与全钾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全氮与水解氮呈显著正相关(P<0.05),水解氮与速效钾呈显著正相关(P<0.05),全钾与速效钾呈显著正相关(P<0.05)。随着树龄与胸径的增加,南酸枣根际效应更加明显,个体间根际土壤的差异性也越大;根际土壤的全氮、全磷、全钾含量是相互影响的,三者同时增加或降低。 童琪 陈玫婷 龙菁琦 童方平 李贵 刘振华 陈瑞 吴敏关键词:南酸枣 根际土 土壤养分 不同地理种源翅荚木苗期光合特征的日变异规律 被引量:16 2007年 为研究不同地理种源翅荚木苗期光合特征的日变异规律,利用LI-6400光合测定仪于夏季末期对翅荚木苗期的光合特征进行了测定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翅荚木各种源苗期上部叶片净光合速率日变化为"双峰"型;气孔导度除通道种源为"双峰"型外,其它种源为"单峰"型;蒸腾速率是桂林、江华、通道种源为"双峰"型,忻城、靖西、平果、融水、英德、韶关、兴义种源为"单峰"型.(2)翅荚木各种源下部叶片净光合速率的日变异规律除平果种源为"单峰"型外,其它种源为"双峰"型;气孔导度是忻城、靖西、桂林、平果、兴义种源为"单峰"型,融水、英德、韶关、江华、通道种源为"双峰"型;蒸腾速率是靖西、桂林、兴义种源为"单峰"型,忻城、平果、融水、英德、韶关、江华、通道种源为"双峰"型.(3)所有种源上部叶片和下部叶片胞间CO2浓度的日变异规律为"V"字型.(4)所有种源的上部、下部叶片以傍晚的净光合速率为全天最低,气孔导度值在全天中以傍晚时最低,胞间CO2浓度以清早为最高、下午14:00最低,蒸腾速率在全天中以傍晚时最低.(5)各种源上部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明显大于下部叶片的值. 童方平 宋庆安 龙应忠 易霭琴 李贵关键词:净光合速率 气孔导度 胞间CO2浓度 种源 翅荚木 改良剂对锑矿区土壤锑形态和生物可利用性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7 2011年 利用人工造林结合应用土壤改良剂的试验,研究了土壤改良剂对重金属锑的形态差异、分布特征和生物可利用性的影响,为锑矿区重金属污染土壤生态修复提供技术依据。结果表明:随着土壤改良剂施放量的增加,土壤的pH增加,当每株施放改良剂达300g时,土壤pH由酸性变为弱碱性。不同剂量的土壤改良剂对0~20cm、40~60cm土层Sb的碳酸盐结合态有显著影响,对20~40cm土层Sb的碳酸盐结合态有极显著影响;对40~60cm土层Sb的残渣态有极显著影响。锑矿区土壤0~20cm土层中Sb的形态以铁锰氧化态、有机物结合态、残渣态形式存在,20~40cm土层中Sb的形态以铁锰氧化态、有机物结合态、残渣态形式存在,40~60cm土层中Sb的形态主要以有机物结合态、铁锰氧化态形式存在。施用改良剂可增加Sb的生物可利用态18.92%~24.23%,降低Sb的生物潜在可利用态17.55%~18.92%,降低Sb的不可利用态0.95%~6.03%,显著增加了Sb的生物活性,增加了Sb的生物有效性,增加了重金属Sb的生态风险,此时Sb易于被植物吸收并进入植物体,对植物产生一定的毒害作用。 童方平 李贵 杨勿享 石文峰关键词:土壤改良剂 重金属形态 生物可利用性 锑矿区 湿地松半同胞家系磷素利用效率的研究 被引量:8 2012年 采用离子消耗曲线方法,研究不同湿地松半同胞家系根系吸收磷离子动力学特性,探讨湿地松的不同半同胞家系吸收磷素营养的差异性。实验结果表明,不同家系的磷离子动力学特性差异性较大,最大吸收速率Vmax与各半同胞家系树高生长高度相关,其大小顺序为0-1027>0-609>0-1077>0-508>CK。4个湿地松半同胞家系相对于普通品种属于磷营养高效型和耐磷瘠薄能力强的品种,其中0-1027吸收磷离子能力最强,0-609耐低磷能力最强。研究结果为筛选湿地松耐低磷和磷高效利用型湿地松种质资源和新品种培育提供理论依据。 童方平 刘振华 吴际友 李贵关键词:湿地松 半同胞家系 吸收动力学 一种翅荚木成年树幼化复壮及无性繁殖育苗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翅荚木成年树幼化复壮及无性繁殖育苗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选择干形通直、无病虫害且生长健壮的翅荚木成年优树挖取树根,树根剪成长为10~12cm的插穗,置于吲哚丁酸钾溶液中浸泡,然后埋入苗圃地,等待根蘖苗萌生... 童方平 李贵 刘振华 陈瑞 吴敏 王栋 言倜信文献传递 臭椿光合生理生态特性日变化研究 被引量:29 2007年 为了解臭椿光合生理生态特性及生长的适宜生态条件,培育出优质高产的森林,采用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系统对臭椿的光合生理特性日变化及其与气象因子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臭椿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呈"双峰"型曲线,有明显的"午休"现象,第一个峰出现在10:00左右,第二个峰出现在14:00左右,日最大净光合速率为18.9μmol/(m2·s)。气孔导度的日变化呈"双峰"型曲线,蒸腾速率的日变化呈"单峰"型曲线,蒸腾速率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气孔的活动状态。叶片水压亏缺的峰值与光合有效辐射和大气温度的峰值在同一时间出现,胞间CO2浓度因为气孔导度的降低而减少,臭椿的光合速率控制因子为气孔限制。各环境因子主要对蒸腾速率、水压亏缺和叶面温度的作用而影响的净光合速率,光合有效辐射对光合特征参数的变化影响最大,且对净光合速率起决定性作用,其相关系数为0.543。 宋庆安 童方平 易霭琴 李贵 吴郁青关键词:臭椿 净光合速率 日变化 气孔导度 蒸腾速率 邓恩桉继代增殖培养条件研究初报 被引量:7 2007年 为提高邓恩桉组培苗的增殖系数,降低组培苗生产成本,获得健壮的邓恩桉组培苗,通过不同基本培养基、谷氨酸、培养基不同pH值以及不同光照强度对邓恩桉继代培养增殖的影响试验,找到了邓恩桉的组织培养中继代增殖的适宜条件。结果表明,基本培养基、谷氨酸、pH值和光照强度对试管苗的继代增殖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基本培养基以改良H为好,添加20mg/L的谷氨酸有利于试管苗的生长,pH值6.2最为适合,最合适的光照强度为2500lx。因此,适合邓恩桉继代增殖的培养条件为:改良H+BA0.2~0.4mg/L+NAA0.1~0.2mg/L+IBA0.2mg/L+LH500mg/L+谷氨酸20mg/L,pH6.2,光照强度2500lx。 易霭琴 童方平 宋庆安 李贵 丁婕 唐春关键词:邓恩桉 继代 增殖系数 影响翅荚木种源苗期净光合速率的生理生态因子研究 被引量:8 2007年 使用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系统,对10个翅荚木种源苗期的光合特性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除平果种源下部叶片净光合速率为"单峰"型外,其它各种源上部叶片、下部叶片净光合速率日变化为"双峰"型。所有种源苗期以傍晚的净光合速率为全天的最低值。各种源苗期上部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明显大于下部叶片的净光合速率,上部叶片以融水、江华、英德种源净光合速率最大,下部叶片净光合速率以桂林、英德、韶关种源净光合速率最大。通径分析表明:影响翅荚木各种源苗期上部叶片、下部叶片净光合速率的主要生理生态因子不相同,苗期上部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受较强生态因子控制,下部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受较强生理因子控制。 龙应忠 童方平 宋庆安 易霭琴 李贵关键词:净光合速率 生理生态因子 通径分析 种源 翅荚木 灯笼草在修复重金属铅污染土壤中的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灯笼草在修复重金属铅污染土壤中的应用,其方法具体为在重金属铅污染土壤中种植灯笼草,待灯笼草成熟后进行收获,将灯笼草地上部分或者带地下部分的整株从重金属铅污染土壤中移走,对收获的灯笼草进行灰化处理,提取重金属铅... 童方平 李贵 刘振华 陈瑞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