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贡文
- 作品数:28 被引量:32H指数:3
- 供职机构:江西省胸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西省卫生厅科技计划项目江西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腰大池和脑室外引流术在艾滋病合并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颅内高压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9
- 2016年
- 目的探讨腰大池和脑室外引流术对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亦称艾滋病)合并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颅内高压的治疗效果。方法共138例隐球菌性脑膜炎合并颅内高压患者[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阳性36例、HIV阴性102例],抗隐球菌治疗的同时,76例行腰大池引流术、改良腰大池引流术或脑室外引流术(HIV阳性17例、HIV阴性59例),62例行腰椎穿刺鞘内给药(HIV阳性19例、HIV阴性43例),比较引流组与鞘内给药组以及两组HIV阳性亚组与H1V阴性亚组患者引流管留置时间、眩脊液隐球菌培养转阴时间、并发症情况,并进行疗效评价。结果引流组患者治疗1周内颅内高压症状即明显改善。首次引流管置管中位时间30(17,35)d,其中HIV阳性者与HIV阴性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8(15,32)d对30(18,35)d;U=-1.459,P=0.144]。引流组脑脊液隐球菌培养转阴中位时间41(26,58)d,其中HIV阳性者与HIV阴性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6(28,66)d对36(21,45)d;U=-1.608,P=0.108];鞘内给药组脑脊液隐球菌培养转阴中位时间42(32,65)d,其中HIV阳性者与HIV阴性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2(38,68)d对39(30,62)d;U=-0.401,P=0.688];而引流组与鞘内给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2.117,P=0.034)。引流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6.84%(66/76),其中HIV阳性者与HIV阴性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4/17对89.83%(53/59);x2=0.172,P=0.678];鞘内给药组为72.58%(45/62),其中HIV阳性者与HIV阴性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19对86.05%(37/43);x2=0.023,P=0.880];而引流组与鞘内给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413,P=0.036)。结论早期采用腰大池或脑室外引流术治疗艾滋病合并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能够有效控制颅内高压、缩短有症状病程、提高临床疗效。
- 张齐龙况卫丰刘子林章玉坤李贡文刘兰贞熊玉红邓爱花
- 关键词:引流术颅内高压脑膜炎隐球菌性
- 地塞米松联合异烟肼鞘内注射治疗结核性脑膜炎的效果及对脑脊液中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被引量:7
- 2019年
- 目的:探究地塞米松联合异烟肼鞘内注射治疗结核性脑膜炎的效果及对脑脊液中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7年5月本院收治的84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使用异烟肼鞘内注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地塞米松注射液。随访6个月,记录治疗前后白介素-8(IL-8)和干扰素γ(IFN-γ),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焦虑情绪进行评定观察,比较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IL-8和IFN-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IL-8和IFN-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IL-8和IFN-γ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塞米松联合异烟肼鞘内注射可有效治疗结核性脑膜炎,可改善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脑脊液炎性因子水平,还可有效改善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不良情绪,利于恢复健康。
- 何佩娟刘子林李贡文
- 关键词:结核性脑膜炎地塞米松异烟肼炎性因子
- Rv1860蛋白、RV3881c蛋白、Rv2031c蛋白和Rv3803c蛋白在区分活动性与潜伏性结核感染中的用途
- 本发明提供检测血清中抗Rv1860抗体、抗RV3881c抗体、抗Rv2031c抗体和抗Rv3803c抗体水平的产品在制备区分或辅助区分活动性肺结核患者与潜伏性结核感染患者用途的产品中的应用。上述4种抗原的生物标志物组合,...
- 李杰孔欣怡熊颖张学钰袁小兰刘兰贞肖小灏钟诚李贡文宗凯仁林旭
- 文献传递
- 两性霉素B联合氟康唑辅助治疗隐球菌性脑膜炎的疗效观察被引量:2
- 2019年
- 目的两性霉素B联合氟康唑辅助治疗隐球菌性脑膜炎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9年5月江西省胸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60例,根据随机对照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两性霉素B联合氟康唑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两性霉素B联合地塞米松治疗,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恢复情况、治疗前后脑脊液生化检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55,P<0.05)。观察组症状消失时间及脑脊液涂片培养转阴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隐球菌计数、白细胞计数、脑脊液压力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491,P>0.05)。结论两性霉素B联合氟康唑辅助治疗隐球菌性脑膜炎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促进患者恢复。
- 张丽婷李贡文周丽叶琳张齐龙
- 关键词:隐球菌性脑膜炎两性霉素B地塞米松氟康唑临床疗效
- 两性霉素B不同给药疗法对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的临床疗效评价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评价两性霉素B(AMB)鞘内给药对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7年8月间收治的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80例资料,采用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静脉注射AMB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再给予鞘内注射AMB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和用药间不应的发生率差异,以及治疗后脑脊液涂片培养转阴时间和症状复常时间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95.00%)高于对照组(70.00%)(P<0.05),脑脊液涂片培养结果转阴时间为(73.49±7.06)d)早于对照组为(82.15±7.24)d(P<0.05),症状复常时间为(61.47±6.33)d早于对照组为(75.19±7.56)d(P<0.05),用药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17.50%低于对照组为30.00%(P<0.05)。结论:采用两性霉素B鞘内给药治疗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的疗效优于静脉给药,并发症及不良反应相对较少,有效清除了致病菌。
- 何佩娟李贡文刘子林
- 关键词:两性霉素B鞘内给药静脉给药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临床疗效
- 西黄胶囊治疗颅内结核瘤疗效观察
- 2019年
- 目的:观察西黄胶囊治疗颅内结核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9年4月本科收治的临床诊断明确的脑结核瘤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标准方案(3HRZEV/15HRE)抗结核,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西黄胶囊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各细胞因子水平、各脑脊液指标水平以及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γ-干扰素(INF-γ)、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各细胞因子水平均降低且治疗组较对照组降低更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葡萄糖含量、蛋白定量和白细胞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葡萄糖含量均高于治疗前,蛋白定量和白细胞数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葡萄糖含量较对照组更高,蛋白定量和白细胞数较对照组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黄胶囊能显著降低患者血清TNF-α、INF-γ、IL-1、IL-6水平以及蛋白定量和白细胞数,提高葡萄糖含量和临床疗效。
- 李贡文何佩娟张丽婷刘子林张齐龙叶琳黄萱
- 关键词:西黄胶囊颅内结核瘤抗结核
- 侧脑室外引流管在结核性脑膜炎脑积水治疗中放置时间的评估与探讨
- 张齐龙叶琳郭晓莹肖绍武况卫丰刘子林章玉坤张丽婷李贡文
- 误诊为结脑的颅内黑色素瘤1例
- 目的 探讨头痛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1例颅内黑色素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相关文献总结颅内黑色素瘤与结核性脑膜炎的相识临床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结果 本例患者诊断不及时,放弃治疗出院。结论 颅内黑色素...
- 张丽婷张齐龙叶琳肖绍武周丽李贡文
- 关键词:黑色素瘤结核性脑膜炎
- 侧脑室外引流管在结核性脑膜炎脑积水治疗中放置时间的评估与探讨
- 目的对侧脑室引流管在结核性脑膜炎脑积水治疗中放置时间及拔管时机进行评估,观察临床转归。方法选择符合条件的结核性脑膜炎中、重度脑积水患者226例,非随机分为改良脑室引流组(治疗组)127例和常规脑室引流组(对照组)99例,...
- 张齐龙叶琳郭晓莹肖绍武况卫丰刘子林章玉坤张丽婷李贡文
- 文献传递
- 一种微生物菌群及其代谢物在肺纤维化检测和/或治疗药物制备中的应用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微生物菌群及其代谢物在肺纤维化检测和/或治疗药物制备中的应用,属于生物制药技术领域。本发明本发明通过建立博来霉素和二氧化硅诱导的两种PF模型探究PF中肠道微生物群和代谢物的差异变化,发现了具有代表性的差异...
- 李杰陈中书张齐龙刘红莲龚成欣张学钰杨霞宗凯仁林旭李贡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