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衍飞
- 作品数:21 被引量:64H指数:4
- 供职机构:青海大学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青海省科技厅基金青海大学中青年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更多>>
- 唐古拉红景天对黑色素瘤细胞A375细胞株生物学行为影响的实验研究
- 杨爱荣李衍飞王永李志琴郭砚倪慧珍杨阳周志成王刚宋建兵
- 该成果对唐古拉红景天进行了提取和纯化,对人皮肤细胞瘤A375细胞株进行传代及培养,探讨了唐古拉红景天提取物对人皮肤黑色素瘤A375细胞株生物学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唐古拉红景天提取物具有抑制人皮肤黑色素瘤A375细胞株增殖...
- 关键词:
- 关键词:红景天黑色素瘤细胞基因表达
- 我国肝外包虫病例的回顾性分析被引量:4
- 2016年
- 目的回顾性研究我国肝外包虫病的分布、临床症状特点、诊断及治疗概况。方法利用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检索2000-2015年中国(不包括港澳台地区)肝外包虫病的相关病例报道并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纳入2000-2015年发表的肝外包虫病相关文献66篇共884例病例,其中分布以新疆最多(68.73%),其次为西藏(8.77%)、宁夏(6.75%)、青海(6.41%)、甘肃(5.62%)几个地区;器官分布以肺最多(61.09%),其次为骨(9.95%)、脑(9.73%)、脾(8.60%)、肾(6.22%)等居多;患者临床症状主要以一般占位症状及包虫所在器官功能异常为主;行影像学及免疫学检查者最多,X线(30.77%)、B超(7.47%)、CT(17.43%)、MR(1.59%)、实验室检查(36.31%);临床治疗大部分患者采取外科手术(73.30%),部分患者辅以药物化疗。结论我国肝外包虫病的分布与包虫病整体分布大致相同,其肝外分布多在血供丰富的器官,临床诊断以影像学及免疫学检查为主,手术仍为其治疗的主要手段。
- 罗一青王志鑫邵军王虎路越晴李衍飞王东旭廖梦娇周虎张灵强樊海宁
- 不同海拔脓毒症大鼠细胞因子表达和肺损伤的实验研究被引量:4
- 2010年
- 目的分析海拔因素对脓毒症大鼠血清中细胞因子表达和肺损伤的影响,探讨细胞因子网络与脓毒症及某些高原疾病的相关性。方法将果洛州玛多组(4268m)、西宁组(2276m)和郑州组(112m)各5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6)、假手术组(n=24)和模型组(n=24)。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术(CLP)制备脓毒症模型,于造模后2、6、12、24h处死大鼠,假手术组在相同时间点处死大鼠,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TNF-α、IL-6、IL-10水平;留取各时间点完整左肺组织做病理切片,右肺组织测定湿干(W/D)比重;记录模型组各时间点脓毒症大鼠死亡例数,统计其死亡率。结果模型组各时间点TNF-α、IL-6、IL-10水平均高于假手术组(P<0.01);各组间相比较,随着海拔升高,炎症细胞因子各时间点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1);肺组织损伤情况呈递进性加重;模型组于造模6h以后肺湿干比重差异显著(P<0.01);模型组脓毒症大鼠死亡率明显增加(P<0.05)。结论模型组各时间点细胞因子表达水平均高于假手术组;海拔越高,炎症细胞因子表达水平越高,肺组织损伤越严重,脓毒症症状较低海拔者越重,脓毒症大鼠死亡率越高。
- 李衍飞邓勇樊海宁任利颜景旺谢潭
- 关键词:海拔脓毒症细胞因子肺损伤
- 1975年—2015年我国骨包虫病诊治状况的文献复习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通过搜集文献回顾性研究我国骨包虫病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后情况。方法利用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检索2000年—2015年中国骨包虫病的相关病例报道,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纳入2000年—2015年发表的相关文献21篇,共报道1975年—2015年收治的87例骨包虫病患者。骨包虫病的病例分布主要集中在我国广大畜牧区。诊断依据中,54例(62.1%)提及影像学检查,32例(36.8%)提及实验室检查,8例(9.2%)提及病理检查。治疗上以手术治疗为主,部分辅以联合化学药物治疗。44例有结局资料的患者中,复发26例(59.1%),治愈18例(40.9%);再次手术10例(22.7%),死亡2例(4.5%)。结论骨包虫病临床上较罕见,手术治疗仍是治疗骨包虫病的主要手段。骨包虫病的临床复发率相对较高,因此探索骨包虫病新的诊断和治疗方法至关重要。
- 邵军王志鑫李衍飞阳丹才让任利侯立朝周瀛王海久王虎樊海宁
- 关键词:骨包虫病
- 硫化氢对大鼠肝星状细胞氧化应激影响的分子机制
- 樊海宁王海久邓勇阳丹才让马洁任利侯立朝周瀛李衍飞王聪任宾
- 该项目拟在国内外研究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理论基础上,制备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动物模型,探讨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H<,2>S与ERS及其诱发凋亡的调控作用机制,深入了解H<,2>S-ERS-凋亡途径在肝脏缺血再灌注过程调节的...
- 关键词:
- 关键词:肝缺血再灌注损伤肝纤维化
- 硫化氢增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大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核转录因子κB、肿瘤坏死因子α的表达被引量:2
- 2012年
- 背景:硫化氢气体是一种新型气体信号分子,在生理浓度下具有抑制Ca2+内流、开放KATP通道功能,氧化还原等明确特定的作用。目的:观察硫化氢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核转录因子κB及肿瘤坏死因子α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70只SD大鼠随机等分为假手术组、缺血20min组,缺血20min+灌注2,4h组、硫氢化钠+缺血20min组、硫氢化钠+缺血20min再灌注2,4h组。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各组大鼠通过Pringle法建立大鼠全肝缺血再灌注模型,在术前5d中每天及术中向硫氢化钠+缺血20min组、硫氢化钠+缺血20min再灌注2,4h组,大鼠腹腔注射56μmol/kg硫氢化钠。结果与结论:肝脏缺血大鼠肝组织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核转录因子κB和肿瘤坏死因子α表达明显下降(P<0.05),与缺血组比较,大鼠再灌注和腹腔注射硫化氢均能增加大鼠肝组织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硫化氢、核转录因子κB和肿瘤坏死因子α的表达(P<0.05)。提示全肝缺血再灌注后可造成肝脏损伤,硫化氢增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大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核转录因子κB、肿瘤坏死因子α的表达,肝脏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 王海久任利邓勇王聪李衍飞阳丹才让樊海宁
- 关键词:硫化氢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核转录因子ΚB肿瘤坏死因子Α
- 内镜微创保胆取石(息肉)的临床应用研究
- 邓勇樊海宁周瀛王海久李生莲阳丹才让李桂香李衍飞马洁任利侯立朝任宾王聪
- 该课题利用内镜微创保胆取石(息肉)技术,对59例胆囊结石(息肉)患者进行临床应用研究,结果显示:在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及禁忌症条件下,1-8年术后胆囊结石(息肉)复发率为3.6%,无胆道损伤病例,手术安全性高,创伤小,手术...
- 关键词:
- 关键词:胆囊结石治疗手术治疗微创治疗
- 硫化氢对氧应激下大鼠肝星状细胞的收缩和黏附作用
- 2012年
- 目的探讨硫化氢(H2S)含量的变化对氧应激下大鼠肝星状细胞(HSC)收缩和黏附作用影响。方法将HSC分为空白组(B组,HSC-T6);对照组(C组,HSC-T6+500μmol/L FeN-TA);NaHS组(N组,N1:HSC-T6+500μmol/L FeNTA+100μmol/L NaHS;N2:HSC-T6+500μmol/L FeNTA+200μmol/L NaHS;N3:HSC-T6+500μmol/L FeNTA+300μmol/LNaHS;N4:HSC-T6 500μmol/L FeNTA+400μmol/LNaHS);GLBN组(G组,G1:HSC-T6+500μmol/L FeNTA+200μmol/LGLBN;G2:HSC-T6+500μmol/L FeNTA+400μmol/LGLBN)。应用500μmol/L次氮基三乙酸铁(FeNTA)制备氧应激模型。采用聚硅酮膜法直观检测氧应激模型大鼠肝星状细胞收缩情况、甲苯胺兰染色法测定细胞黏附率、Boyden Chamber小室法测定HSC跨膜迁移数量。给予不同浓度的外源性H2S供体NaHS和KATP通道阻断剂格列本脲(GLBN),在不同刺激条件下,观察上述指标。结果 HSC被NaHS处理后可见聚硅酮膜由于细胞收缩而引起明显皱纹,能够明显促进HSC收缩,而且随H2S浓度的升高和作用时间的延长,HSC收缩程度增强,这些作用能够被格列本脲阻止。加入200、400μmol/L H2S的HSC黏附抑制率分别为62.4%、81.7%,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100、200、300、400μmol/L 4种不同浓度NaHS的HSC细胞迁移数量为6.43×103、8.85×103、11.34×103、14.86×103,与对照组(2.52×103)比较存在显著差异。结论 H2S在氧化应激下能促进HSC的收缩。H2S通过抑制细胞黏附、增加HSC跨膜迁移数量发挥细胞保护作用。
- 王海久任利邓勇王聪李衍飞阳丹才让侯立朝樊海宁
- 关键词:硫化氢氧应激肝星状细胞
- 藏药镰形棘豆水提取物对脓毒症大鼠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被引量:4
- 2011年
- 目的:探讨镰形棘豆水提取物(EOF)对脓毒症大鼠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术(CLP)制备动物脓毒症模型,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6只)、假手术组(24只)、模型组(24只)、EOF低、高剂量组(0.5,2 g.kg-1,24只),于造模后灌服1次。于造模后2,6,12,24 h取大鼠动脉血,采用ELISA测定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IL-1)水平。结果:相同时间点模型组TNF-α,IL-6,IL-10的水平均高于假手术组(P<0.01);EOF治疗组与模型组相比(除2 h外),TNF-α,IL-6的水平各时间点降低(P<0.05),IL-10的水平升高(P<0.05);EOF高剂量与EOF低剂量相比(除2 h外),TNF-α,IL-6水平各时间点降低更明显(P<0.05),IL-10的水平各时间点升高更明显(P<0.05)。结论:EOF能下调脓毒症大鼠TNF-α,IL-6的水平,上调IL-10的水平;EOF具有抗炎和免疫调节作用,有进一步开发为临床治疗脓毒症新药的潜在可能性。
- 周瀛李衍飞
- 关键词:脓毒症细胞因子
- 包虫病综合防控技术研究与示范
- 郑云慧樊海宁邓勇王虎王海久马霄李伟付永冶青善乔志忠周瀛任利阳丹才让侯立朝任宾马洁张静霄刘昇李衍飞于文昊毋德芳庞明泉周虎
- 该项目以三江源地区的玉树州及果洛州包虫病高发区作为项目开展与推广示范基地,建立重点人群和家畜包虫病的防控体系,通过加强宣传、控制传染源、阻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为主线,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控为手段,同时进行包虫病的规范化诊...
- 关键词:
- 关键词:包虫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