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英

作品数:68 被引量:445H指数:8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大学人类疾病基因研究中心科研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哲学宗教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2篇期刊文章
  • 6篇学位论文
  • 6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48篇医药卫生
  • 13篇生物学
  • 1篇哲学宗教
  • 1篇机械工程
  • 1篇电子电信
  • 1篇文化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23篇细胞
  • 15篇小鼠
  • 11篇蛋白
  • 10篇整合素
  • 10篇免疫
  • 9篇胚胎
  • 8篇同型半胱氨酸
  • 8篇氨酸
  • 8篇半胱氨酸
  • 7篇胚泡
  • 7篇着床
  • 7篇肌细胞
  • 6篇鼠胚
  • 6篇组织化学
  • 6篇免疫组织
  • 6篇免疫组织化学
  • 6篇母细胞
  • 5篇心肌
  • 5篇心肌细胞
  • 5篇心脏

机构

  • 57篇北京大学
  • 8篇北京医科大学
  • 6篇清华大学
  • 3篇北京大学第三...
  • 2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北京世纪坛医...
  • 1篇兰州大学
  • 1篇大理学院临床...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内蒙古科技大...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北京协和医院
  • 1篇山西省妇幼保...

作者

  • 65篇李英
  • 32篇吕丹瑜
  • 11篇王光明
  • 11篇毕振伍
  • 9篇吴俊
  • 8篇冯婉玉
  • 4篇张海英
  • 4篇董静霞
  • 4篇刘斌
  • 4篇马万云
  • 3篇宋芳
  • 3篇陈军
  • 3篇刘宁
  • 3篇陈睿
  • 2篇张露
  • 2篇杨京京
  • 2篇杨京京
  • 2篇李枫
  • 2篇乔杰
  • 2篇王宇航

传媒

  • 18篇解剖学报
  • 6篇解剖学杂志
  • 4篇解剖科学进展
  • 4篇北京医科大学...
  • 2篇生殖医学杂志
  • 2篇中国药学杂志
  • 2篇北京大学学报...
  • 2篇中国医院药学...
  • 1篇植物学通报
  • 1篇中国优生与遗...
  • 1篇北京医学
  • 1篇生殖与避孕
  • 1篇中国药房
  • 1篇光谱学与光谱...
  • 1篇包头医学院学...
  • 1篇药物不良反应...
  • 1篇中国组织化学...
  • 1篇大理学院学报...
  • 1篇药品评价
  • 1篇护理研究(下...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14
  • 5篇2013
  • 3篇2012
  • 3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7
  • 5篇2006
  • 4篇2005
  • 7篇2004
  • 8篇2003
  • 3篇2002
  • 5篇2001
  • 2篇1999
  • 1篇1998
  • 1篇1996
  • 1篇1995
  • 1篇1993
6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BACE的克隆、原核表达和活性的初步分析
阿尔茨海默氏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不可逆的神经退行性疾病,是导致老年痴呆的主要原因.AD主要病理特征为:脑细胞外淀粉样斑块沉积、神经原内神经纤维缠结和神经原数目及突触联系的减少.淀粉样斑...
李英马康涛
关键词:突变型淀粉样斑块分泌酶原核表达
文献传递
溶酶体4次穿膜蛋白β在小鼠卵母细胞及早期胚卵中的表达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观察溶酶体4次穿膜蛋白β(LAPTM4β)在小鼠卵母细胞及早期胚卵中的表达,分析新基因LAPTM4β在植入前胚卵发育中的作用,为研究植入前胚卵发育的基因调控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从50只小鼠的子宫或输卵管中收集小鼠卵母细胞及从原核期到胚泡的早期胚卵共50枚。采用激光扫描共焦显微镜技术与免疫组织化学ABC法,观察小鼠卵母细胞及早期胚卵中LAPTM4β的表达;表达结果用Maticam2206图像分析系统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激光扫描共焦显微镜下显示,小鼠卵母细胞和原核期胚卵细胞质的绿色荧光呈不均匀分布,近细胞膜处荧光信号强;2细胞期、4细胞期、8细胞期和桑椹胚卵裂球胞质中绿色荧光均呈局灶性分布,且靠近细胞膜处胞质中绿色荧光均较强,2细胞期中所见极体内也有绿色荧光信号;小鼠胚泡滋养层细胞及内细胞团中均可见中等强度的绿色荧光。免疫组织化学显示,在小鼠卵母细胞中可见LAPTM4β阳性反应颗粒呈浅棕色;原核期、2细胞期、4细胞期、8细胞期胚及桑椹胚,可见深棕色颗粒,且在卵裂球胞质中呈不均匀分布;胚泡的内细胞团及滋养层细胞中均可见棕色阳性反应颗粒。图像分析结果显示,卵母细胞与原核期胚相比,8细胞期与桑椹胚相比,桑椹胚与胚泡相比,LAPTM4β的表达量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LAPTM4β在正常小鼠卵母细胞及植入前各期胚卵中均有表达,且具有规律性;不同阶段早期胚卵中LAPTM4β的表达量均高于卵母细胞,推测LAPTM4β与小鼠早期胚卵的细胞分裂、增殖、分化及胚胎发育相关。
陈佳靓吕丹瑜李英田雪何洋周柔丽乔杰陈瓞延
关键词:卵母细胞免疫组织化学小鼠
胚胎发育与细胞凋亡
2002年
目的 :论述在胚胎发育过程中细胞凋亡的发生及其作用 ;方法 :通过光盘检索相关资料 ,进行综合评述 :结果 :在胚胎器官系统的发生过程中 ,有凋亡细胞的出现及异常凋亡能引起器官发育异常 ;结论
王光明李英
关键词:胚胎发育细胞凋亡器官发育畸形
肿瘤坏死因子α在人早期胎盘中的产生及其对hCG分泌的调节作用被引量:2
1993年
用酶免疫分析法检测了人胎盘组织和分离的滋养层细胞产生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组织切片上用抗TNFα单克隆抗体显示出胎盘产生TNFα的部位在滋养层。重组TNFα刺激分离的滋养层细胞,并测出其产生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的值,该值依赖于所用重组TNFα的浓度。
李英
关键词:肿瘤坏死因子滋养层细胞HCG
大鼠胚胎心脏的发育过程及基因HCY-2在大鼠胚胎心脏内的表达被引量:5
2003年
目的 研究大鼠胚胎心脏的发育过程和同型半胱氨酸诱导基因 (HCY 2 )在大鼠胚胎心脏上的表达 ,为进一步探讨该基因与心血管疾病之间的关系奠定形态学基础。方法 分别于大鼠妊娠 11~ 19d取胚胎 ,用组织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观察大鼠胚胎心脏的发育过程和Hcy 2基因的表达并进行图像分析。结果 大鼠胚胎心脏 11d出现第一房间隔 ,13d出现第二房间隔 ,14d心房不完全分隔完成 ;12d出现室间隔肌部 ,16d心室已分隔完成。Hcy 2在大鼠胚胎心脏不同发育时期表达不同 ,11、12d表达强 ,13d表达减弱 ,14、15、16d表达又逐渐增强 ,17、18、19d表达强。结论 大鼠胚胎心脏内部分隔晚于小鼠 ;基因Hcy
吴俊李英吕丹瑜毕振伍
关键词:胚胎心脏发育过程心脏内
C^2+/a和CaM在日本青萍6746光周期诱导中的作用
李英
小鼠胚泡体外着床行为的研究
2003年
目的 :用对比的方法观察纤粘连蛋白包被和与人蜕膜细胞共培养对小鼠胚泡体外着床的影响。方法 :在 FN包被组和共培养组分别移入胚泡观察并统计粘附率和铺展率。结果 :FN包被组胚泡的粘附率 (77.4 2 % )与共培养组(93.33% )相比 ,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而共培养组的铺展率 (80 .0 0 % )明显高于 FN包被组 (38.71 % ) ,差异有极显著性 (P <0 .0 1 )。结论 :小鼠胚泡与人蜕膜细胞共培养是一个比较理想的体外着床模型 ,可用来观察胚泡的粘附和铺展情况。
宋芳李英
关键词:小鼠胚泡共培养铺展蜕膜细胞动物实验
水通道蛋白1在生后小鼠精囊腺与前列腺发育过程中的表达与分布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探讨水通道蛋白1(AQP1)在雄性小鼠出生后不同发育阶段精囊腺和前列腺的表达与分布。方法应用RT-PCR、免疫印迹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出生后15d、35d、70d小鼠精囊腺、前列腺AQP1 mRNA、蛋白表达水平及细胞定位。结果RT-PCR与免疫印迹结果均显示,出生后70d小鼠精囊腺、前列腺AQP1 mRNA及蛋白表达量较出生后15d显著增强(P<0.05);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AQP1蛋白仅表达于出生后15d、35d小鼠精囊腺平滑肌细胞、前列腺腺泡上皮细胞基膜及间质细胞,而此时期精囊腺上皮细胞AQP1蛋白表达呈阴性;出生后70d,AQP1蛋白强烈表达于精囊腺和前列腺上皮细胞。结论AQP1 mRNA及蛋白在雄性小鼠精囊腺、前列腺的表达与分布随年龄增长而改变,此变化可能与雄性附属性腺发育相关。
吕丹瑜李英毕振伍于和鸣李学军
关键词:水通道蛋白1精囊腺前列腺生后发育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小鼠
高血糖对小鼠卵母细胞Ca^(2+)振荡和卵泡颗粒细胞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表达的影响
2011年
目的探讨高血糖对小鼠卵母细胞Ca2+振荡和卵泡颗粒细胞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表达的影响。方法出生后20d ICR雌鼠,用链脲酶素建立急性高血糖模型;高血糖模型雌鼠及正常雌鼠注射10IU/只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PMSG)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超排卵,注射hCG后0h、2h、6h和10h取生发泡(GV)期卵母细胞,双光子激光扫描共焦显微镜检测GV期卵母细胞的Ca2+振荡;hCG注射后6h、10h取卵丘-卵母细胞复合体(COC),利用免疫荧光、Western blotting检测TRAIL的表达。结果 1.高血糖组卵母细胞Ca2+振荡频率高于正常对照组,于hCG注射后2h、6h差异显著(P<0.05);2.免疫荧光、Western blotting蛋白半定量检测显示,高血糖组颗粒细胞TRAIL表达量高于正常对照组,于hCG注射后6h、10h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高血糖加快小鼠未成熟卵母细胞Ca2+振荡的频率;高血糖促进小鼠卵泡颗粒细胞TRAIL的表达。
邵翠萍陈睿吕丹瑜李英马万云
关键词:高血糖颗粒细胞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免疫印迹法
双光子成像观测衰老对小鼠卵母细胞内DNA甲基转移酶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
2012年
量子点(QD)具有抗漂白能力强、量子产率高、激发谱宽和发射谱窄等优点,在生物荧光标记领域有较广泛的应用。利用QD 585和Hoechst 33342(H342)双标记小鼠卵母细胞中DNA甲基转移酶(Dnmt)和染色体,通过双光子成像同时双通道探测它们的荧光图像,获得了Dnmt蛋白表达的三维空间分布。发现老龄小鼠卵母细胞不适合体外培养成熟:该成熟方式不仅引起老龄小鼠卵母细胞Dnmt蛋白含量的变化,而且还改变了它们在胞质中的空间分布。这些改变可能与异常的甲基化修饰有关。
田宁张露郑京镐李英马万云
关键词:量子点衰老体外成熟DNA甲基转移酶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