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艳
- 作品数:64 被引量:384H指数:13
- 供职机构:广州市胸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州市医药卫生科技项目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2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抗结核化疗2个月末痰菌阴转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29
- 2013年
- 目的:探讨影响2型糖尿病并初治涂阳肺结核2个月末痰菌阴转的关键性因素,为治疗策略的正确制定提供参考。方法:对100例2型糖尿病并初治涂阳的肺结核予2个月HRZE抗结核及积极降糖治疗,2个月治疗期末对痰菌阴转情况进行观察,以2个月末痰菌阴转状态为因变量,以性别、年龄、糖尿病病程、结核病灶范围、是否合并空洞及数量、治疗前及2个月末空腹血糖值、糖化血红蛋白值为自变量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64%的患者痰菌阴转。治疗后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糖尿病病程(OR=3.226,P=0.000)、治疗2个月末糖化血红蛋白水平(OR=2.397,P=0.001)、病灶范围(OR=2.331,P=0.001)、空洞及数量(OR=1.857,P=0.015)、治疗2个月末空腹血糖(OR=1.394,P=0.031)与痰阴转相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除空腹血糖外,糖尿病病程(OR=3.416,P=0.000)、病灶范围(OR=2.921,P=0.020)、空洞及数量(OR=2.433,P=0.031)、抗结核治疗2月末糖化血红蛋白水平(OR=2.296,P=0.012)均是痰菌未阴转的危险因素。结论: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治疗2个月末痰菌阴转受患者治疗前的糖尿病病程、肺结核病灶范围、空洞数量、强化期末糖化血红蛋白的影响。两病合并患者在治疗中,应重视定期进行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对其值升高患者应加强血糖的监测,从而加强对糖尿病的控制。
- 汪敏邝浩斌李艳张宏冯治宇程武邝小佳蔡晓婷谭守勇
- 关键词:糖化血红蛋白血糖痰菌阴转
- 耐多药肺结核患者住院与门诊治疗对疗效的影响被引量:13
- 2013年
- 目的:探讨耐多药肺结核(MDR-TB)患者治疗初期住院与门诊治疗对疗效的影响。方法:对2008年9月至2011年2月广州市采用第五轮中国全球基金结核病项目治疗方案进行诊断和治疗的88例MDR-TB患者疗效和治疗依从性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治疗初期是否住院分为住院组51例及门诊组37例。结果:(1)在88例患者中,治愈40例(45.5%),失败22例(25.0%),死亡10例(11.4%),丢失16例(18.2%)。(2)24个月末痰菌阴转率住院组[54.9%(28/51)]明显高于门诊组[32.4%(12/37)](χ2=4.367,P=0.037)。(3)住院治疗丢失率(9.8%)明显低于门诊组(29.7%)(χ2=5.723,P=0.017)。⑷在完成疗程患者中,住院组和门诊组6个月末和24个月末痰菌阴转率分别为52.4%、66.7%和50.0%、60.0%(χ2=0.013,P=0.900)。结论:对MDR-TB患者采用住院治疗和门诊治疗相结合管理模式可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与临床治愈率。
- 覃红娟谭守勇邝浩斌李艳吴桂峰徐琦张宇青
- 关键词:耐多药住院治疗门诊治疗
- 16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服用氯法齐明后的不良反应分析被引量:2
- 2016年
- 回顾性分析我院16例耐多药患者采用氯法齐明治疗的情况,探讨氯法齐明药物在耐多药结核病应用中药物不良反应。16例患者均出现皮肤色素沉着,4例患者在用药4~6个月后出现胸痛、胃肠不适、抑郁等其他药物不良反应。4例患者中有2例在出现其他不良反应后立即停药,不良反应均能缓解。氯法齐明药物在治疗耐多药结核病中发生其他药物不良反应较迟,以抑郁症状为主,停药后症状能缓解及恢复。
- 程武谭守勇李艳
- 关键词:氯法齐明抗多种药物性药物过敏
- 61例依赖利福平结核杆菌肺结核临床特点分析被引量:9
- 2013年
- 目的:分析依赖利福平结核杆菌(简称依R菌)肺结核临床特点。方法:2008年10月至2012年1月在我院住院或门诊的61例依R菌肺结核患者,记录人口学资料、肺结核病程、抗结核药使用时间、结核病灶范围、是否合并空洞及数量、药敏试验结果、合并症。结果:61例依R菌肺结核患者中男40例,女21例。依R菌肺结核以中青年为主,30~44岁年龄组26例(42.62%)。均发生于继发性肺结核,合并症多。肺结核病情重,病情分级:中度者14例,重度41例。61株依R菌有52(85.24%)株耐2种及以上抗结核药,至少耐HR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MDR-TB)的达49例(80.3%)。结论:依赖R菌肺结核患者以中青年为主,病情重。与耐多药肺结核的产生有相关性,需要早期发现依R菌肺结核,并实施合理正规化疗方案,才能控制依R菌肺结核的发展和蔓延。
- 李艳黄冬生罗春明冯志宇覃红娟黎燕琼
- 关键词:结核分枝杆菌
- 氯法齐明在耐多药肺结核治疗中的不良反应分析
- 目的:观察氯法齐明在治疗耐多药肺结核患者过程中的不良反应,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决策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使用氯法齐明治疗耐多药结核病患者的情况,总结发生不良反应的类型、发生时限和疾病转归.结果:使用环丝氨酸治疗的耐多药...
- 程武谭守勇李艳邝浩斌
- 关键词:耐多药肺结核氯法齐明安全用药
- 境外输入新冠肺炎疑似病例隔离病区的护理管理实践
- 2022年
- 探讨境外输入新冠肺炎疑似病例隔离病区的护理管理策略和实践效果。护理管理策略主要包括改造环境,快速组建隔离病房,培训和考核医护人员,建立流程和制度;以严格落实消毒隔离防护工作为关键点,对隔离观察者加强病情观察、人文关怀、对症护理及管理等措施。共收治342例从境外输入的新冠肺炎疑似病例,实现对观察对象的严密隔离和筛查,其中有9例核酸检测阳性即转送至定点收治医院。隔离病区护理工作从容有序,无院感事件发生。认为针对新冠肺炎的传播特点,严格落实规范化的隔离管理和个性化的护理措施,对控制境外输入新冠肺炎的传播有重要作用。
- 沈惠兰李艳曾华志刘玉群蔡琼娣杨燕婷林少琼
- 关键词:隔离病区疑似病例护理管理
- 护肝药物预防抗结核药物所致肝损伤的作用被引量:24
- 2015年
- 目的:探讨不同护肝药物预防抗结核药物所致肝损伤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355例肺结核患者在抗结核治疗强化期同时分别给予水飞蓟宾胶囊(水飞蓟宾组)及双环醇片(双环醇组)预防药物性肝损伤作用,并选取同期抗结核治疗82例肺结核患者作为对照组。结果:水飞蓟宾组和双环醇组出现肝损伤分别为16例(14.7%)和55例(22.4%);对照组肝功能损伤为9例(11.0%)(χ2=3.627,P>0.05);肝损伤出现时间均以4周内为主,各组无明显差异(χ2=0.414,P>0.05);三组肝损伤程度比较无明显差异(U=0.288,P>0.05)。结论:在无高危因素情况下,采用抗炎保肝药和降酶药预防抗结核药物所致肝损伤疗效不确切。
- 杨雪迎李艳李哲明邝浩斌覃红娟谭守勇
- 关键词:药物性肝损伤水飞蓟宾双环醇
- 肺结核并肺部真菌感染34例临床特点分析被引量:19
- 2011年
- 目的:探讨肺结核并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以提高该病诊治水平。方法:收集2009年1月至2010年9月期间我院住院符合肺结核并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标准的临床病例34例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4例肺结核并肺部真菌感染病例中并存基础病变占30例(88.2%)。确诊病例3例(8.8%),临床诊断病例31例(91.2%)。念珠菌属占26例(76.5%),霉菌属7例(20.6%),隐球菌属1例(2.9%)。结核病灶广泛、排菌、空洞形成、肺结构改变及慢性消耗性疾病基础、营养不良、免疫功能低下易并发肺部真菌感染。结论:伴多种慢性基础病变的严重肺结核患者易发侵袭性真菌感染。
- 覃红娟邝浩斌李艳
- 关键词:结核并发症真菌感染
- 早期广泛耐药肺结核近期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13
- 2016年
- 目的:对早期广泛耐药肺结核病近期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探讨采用标准耐多药结核病方案治疗早期广泛耐药结核病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2013年在广州市胸科医院治疗的耐多药肺结核126例。根据治疗前喹诺酮类或氨基糖苷类药物的耐药情况分为耐多药结核(MDR-TB)组、早期广泛耐药结核(pre-XDR-TB)组和广泛耐药结核(XDR-TB)组。其中MDR-TB组50例,pre-XDR-TB组52例,XDR-TB组24例。所有患者采用含有阿米卡星(卷曲霉素)、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丙硫异烟胺、对氨基水杨酸、吡嗪酰胺组成的治疗方案,完成6个月注射期治疗。结果:(1)纳入研究126例中,氨基糖苷类耐药31例(24.6%),喹诺酮类耐药69例(54.8%)。(2)MDR-TB组痰菌阴转率为82.0%,pre-XDR-TB组痰菌阴转率为55.8%,XDR-TB组痰菌阴转率为29.2%(χ2=20.110,P<0.001)。(3)pre-XDR-TB组痰菌阴转率明显低于MDR-TB组(χ2=8.146,P=0.004);pre-XDR-TB组痰菌阴转率较XDR-TB组高(χ2=4.661,P=0.031)。结论:在耐多药结核病中,喹诺酮类药和氨基糖苷类耐药率高,临床治疗时应开展喹诺酮类和氨基糖苷类耐药检测。采用标准耐多药方案治疗,pre-XDR-TB治疗效果较MDR-TB疗效差。
- 李哲明谭守勇邝浩斌李艳覃红娟
- 关键词:耐多药
- 47例婴幼儿结核性脑膜炎早期临床特点分析被引量:3
- 2007年
- 目的通过对婴幼儿结核性脑膜炎早期临床特点分析,探讨婴幼儿结核性脑膜炎临床早期诊断。方法对我院2001~2005年共收治婴幼儿结核性脑膜炎47例早期临床特点分析,并以同期收治的非小儿结核性脑膜炎54例作对照。结果婴幼儿结核性脑膜炎患儿均并有肺结核。并且年龄越小,并Ⅱ型肺结核越多(P〈O.01)。临床表现以急性起病,常伴高热、昏迷、性格改变及脑膜刺激症为多见。婴幼儿组中71.8%患儿并脑积水,但其脑膜刺激症发生率与对照组相似。婴幼儿结核性脑膜炎患儿脑脊液均有蛋白异常及糖含量异常。结论小儿结核性脑膜炎多发生于3岁以下婴幼儿;大部分患儿并有Ⅱ型肺结核。临床上可疑结核性脑膜炎患儿应及时作胸部x线检查有助于其诊断。在婴幼儿患者中,即使并有脑水肿,其颅内压增高症状表现不明显。
- 黎燕琼李艳王丽云刘绍如谭守勇谭锦玉
- 关键词:结核性脑膜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