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维欣
- 作品数:5 被引量:8H指数:2
- 供职机构:上海市普陀区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原发性支气管黏液表皮样癌的临床分析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了解原发性支气管黏液表皮样癌的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2月至2008年8月收治的7例原发性支气管黏液表皮样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均经手术或病理明确。结果原发性支气管黏液表皮样癌占同期原发性肺部肿瘤的0.063%(7/10294),三年生存率为66.7%。结论原发性支气管黏液表皮样癌为原发性支气管低度恶性肿瘤的一种,手术切除为切实有效的治疗方法,为靶向治疗提供了无创治疗的可能。
- 李维欣董宇超杭晶卿李强
- 关键词:支气管黏液表皮样癌低度恶性
- BiPAP通气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肺功能的影响
- 2007年
- 【目的】了解经面罩双水平气道正压(BiPAP)通气对慢性严重充血性心力衰竭(CHF)心肺功能和血液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对34例多种病因的CHF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经面罩BiPAP,以流速触发、压力支持同步呼吸。同时与另34例常规药物治疗心衰组进行对照,观察其动脉血气和心功能的变化。【结果】BiPAP组患者的呼吸频率减慢,心率下降,PaO2、SaO2和CaO2和射血分数显著提高(P<0.05),而血压、心输出量、心脏指数无明显变化(P>0.05),BiPAP组心肺功能的有效改善率为94.16%,而对照组仅为85.29%(P<0.05)。【结论】BiPAP压力支持通气能有效纠正低氧血症,改善心肺功能和部分血液动力学指标,是CHF患者有效的辅助治疗措施。
- 蒋毋右李维欣高晓华王纯杰
- 关键词:正压呼吸
-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感染的临床治疗及耐药性研究被引量:2
- 2007年
- 【目的】了解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易感因素、临床分布、耐药情况及抗感染治疗的效果。【方法】对29例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和细菌培养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9例患者中28例为医院内感染,多数为呼吸道感染,93.1%(27/29)的患者患有基础疾病,其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最常见。96.5%(28/29)的患者曾使用过广谱抗生素,41.4%(12/29)曾接受侵入性检查和治疗。药敏试验表明该菌高度耐药,仅复方新诺明有较高的敏感率(75%),临床经验治疗多数效果不佳。【结论】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已成为医院感染尤其是呼吸道感染的重要致病菌之一,常发生于住院周期长、免疫功能低下、有慢性基础疾病、接受激素及长期广谱抗菌药物治疗的老年病人。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多种抗生素耐药,治疗颇为困难,临床经验用药可首先考虑加酶抑制剂(克拉维酸)抗生素与复方新诺明联用。
- 陈霏李维欣蒋毋右
- 关键词:假单胞菌感染药物耐受性
-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CAT评分的临床应用分析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评估测试(CAT)量表用于评估老年COPD患者生命质量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本院COPD稳定期的老年患者分别进行CAT评分、呼吸困难分级评分(MMRC)及肺功能测定,对其结果作相关性分析。分析CAT评分与MMRC评分、CAT评分与肺功能指标之间的相关性,观察CAT评分对病情严重程度的评估价值。【结果195例老年COPD患者中,年龄65~87(77土5)岁。CAT评分随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加重而逐渐加重,CAT总评分与MMRC评分具有较好相关性(r=-0.713,P〈O.01),与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占预计值%呈显著负相关(r=-0.565,P〈0.01)。【结论】CAT量表是一种方便临床应用的有效的测量方法,能很好地评估老年COPD患者的生活质量情况。
- 李维欣李晓峰蒋毋右
- 乌体林斯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研究乌体林斯注射液对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稳定期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将COPD稳定期患者随机分为乌体林斯治疗组和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用药前后急性加重的发病频率、住院次数及血清CD3+、CD4+、CD8+及CD4+/CD8+的变化。【结果】乌体林斯治疗组较对照组患者急性加重发病频率、住院次数明显减少,治疗组用药前后比较血清CD4+及CD4+/CD8+水平有明显增加;和对照组比较亦有明显增加。【结论】乌体林斯能提高COPD患者的免疫功能,减少COPD急性加重频率,减少住院次数,提高生活质量,是一种良好的免疫调节剂,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李维欣施永美朱睛辉蒋毋右
- 关键词:肺疾病阻塞性慢性病分枝杆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