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琼
- 作品数:66 被引量:813H指数:18
-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项目上海市科委科研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 肺亚实性结节分类评估和定量测量方法的可重复性和准确性的研究
- 顾亚峰李琼刘士远
- 2013年度呼吸系统MRI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13年
- 随着成像技术快速发展,MRI在肺部的应用越来越多,成为CT的一个重要补充及肺部功能成像的主流研究方法。总结MRI在肺实质功能成像、肺结节弥散加权成像、肺门和纵隔淋巴结良恶性鉴别诊断、肺部呼吸动力学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寻找国内存在的差距,为今后的研究指明方向,充分发挥MRI没有电离辐射的优势,为肺部疾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提供更多的功能信息。
- 范丽李琼钱懿刘士远
- 关键词:肺部磁共振成像功能成像
- 超高分辨率CT对3cm以下肺磨玻璃密度结节的诊断价值被引量:33
- 2017年
- 目的探讨超高分辨率CT在最大直径3 cm以下的肺孤立性磨玻璃密度结节(f GGN)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搜集经手术切除或经皮穿刺证实的32例最大径均≤3 cm的肺内f GGN,分别采用超高分辨率CT(UltraHRCT)及常规高分辨率CT(C-HRCT)对其进行扫描。分别评估两种不同扫描方式下结节的形态特征、诊断效能,记录两组的噪声、信噪比(SNR)和对比噪声比(CNR)。按1~4分评价各组病灶的图像质量。统计检验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卡方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结果结节形态学指标的评估方面,Ultra-HRCT在分叶征及瘤肺界面显示上优于C-HR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P=0.021);而在毛刺征、结节征、空泡征、胸膜凹陷征及结节内部支气管改变方面,二者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诊断效能方面,Ultra-HRCT扫描高于C-HR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Ultra-HRCT的本底噪声较C-HRCT高,同时C-HRCT的SNR及CNR较Ultra-HRCT高,且两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图像质量方面,C-HRCT高于Ultra-HRCT,后者的运动伪影、骨伪影及噪声的发生率均较C-HRCT高,但是二者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125)。结论 Ultra-HRCT对于最大径≤3 cm的肺磨玻璃结节在显示分叶征及瘤肺界面方面优于C-HRCT,其诊断效能也优于C-HRCT。Ultra-HRCT本底噪声较大,SNR及CNR较低。虽然Ultra-HRCT更易受到呼吸、心跳等运动伪影和骨伪影的影响,但并不影响诊断。
- 邹勤刘士远管宇范丽李琼夏艺顾亚峰
- 关键词:磨玻璃密度高分辨率CT
- 表现为局灶性磨玻璃密度影的肺腺癌影像学研究进展被引量:3
- 2013年
- 随着CT在早期肺癌筛查中的广泛应用,肺部局灶性磨玻璃密度影(fGGO)的检出率越来越高。国际多学科2011年推出了肺小腺癌的病理新分类,Fleischner协会也于2012年底推出了肺内非实性结节的推荐处理指南,因此发现和正确判断fGGO已是影像工作的热点和难点。
- 李琼刘士远
- 关键词:肺结节计算机断层扫描磨玻璃密度
- 迭代重建技术对胸部低剂量CT图像质量影响的初步研究被引量:30
- 2014年
- 目的:评价采用iDose迭代重建技术(IR)对低管电流胸部CT增强扫描图像噪声及其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62例行胸部CT增强扫描的门诊或住院病人,随机分为常规剂量(120kVp,200mAs)和低剂量(120kVp,50mAs)组。对常规剂量组采用FBP进行重建(A组),低剂量组则分别采用FBP(B组);和iDose迭代重建技术(C组)进行重建。记录各组的噪声、信噪比(SNR)、对比度噪声比(CNR)和有效剂量(ED),按1~3分评价总体图像质量,并对3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低剂量组的有效剂量(ED)较常规剂量组降低74.71%。C组图像噪声较B组小(P〈0.001),较B组降低33.39%;且C组的噪声、SNR、CNR与A组差别不大(P〉0.05),但与B组的噪声、SNR、CNR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C组总体图像质量与A组无差异(P〉0.05);B组总体图像质量与A、C两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果表明,在辐射剂量相同的情况下,迭代重建技术较FBP可以明显提高图像质量。结论:和传统滤波反投影FBPkL较,运用迭代重建技术可以明显降低噪声,从而在低管电流胸部CT增强扫描中获得满足诊断要求的图像。
- 李琼于红张丽刘士远
- 关键词: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胸部
- CT百兆影像链技术在最大径2cm以下肺部磨玻璃密度结节中的诊断价值
- 邹勤王云龙管宇夏艺李琼范丽刘士远
- 多层螺旋CT及后处理技术对中央大气道少见肿瘤的评价
-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及后处理技术对中央大气道少见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经病理证实的中央大气道少见肿瘤的MSCT原始图像、多平面重建(MPR)、容积再现(VR)和仿真支气管镜(VB)图像。将上述图像所显示的中央...
- 李琼刘士远于红范丽张丽刘洪超
- 文献传递
- 三维可视化重建技术在诊断成人冠状动脉瘘中应用价值
- 2019年
- 目的探讨256层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结合三维可视化重建技术对成人冠状动脉瘘的诊断价值。方法 22例冠状动脉瘘患者,均行256层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并对原始CT图像行三维可视化重建技术,分析其临床和影像学资料。结果 22例患者中冠状动脉-肺动脉瘘17例,冠状动脉-上腔静脉瘘2例,冠状动脉-左心室瘘1例,冠状动脉-右心房瘘1例,冠状动脉-冠状静脉窦瘘合并冠状动脉-支气管动脉瘘1例;22例中伴动脉瘤形成16例(72.7%),17例冠状动脉-肺动脉瘘伴动脉瘤形成12例(70.6%)。结论冠状动脉血管成像结合三维可视化技术能直观、准确显示冠状动脉瘘的影像学特征,可作为诊断冠状动脉瘘的首选方法。
- 望云萧毅范丽李琼刘士远
- 关键词:冠状动脉瘘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
- 18F-FDGPET-CT在乳腺癌骨转移中临床应用价值
- 目的:分析18 F-F D G P E T-C T 对乳腺癌骨转移的诊断价值. 方法:对275例乳腺癌术前及术后随访患者静脉注射18 F-F D G行全身 P E T-C T 显像. 结果:275例中发现骨转移82例,阳...
- 邹薇薇李琼贺琦洪庆坚刘士远
- 关键词:乳腺癌骨转移
- 临床Ⅰ期周围型肺癌的MDCT特征及误诊原因分析被引量:15
- 2016年
- 目的 探讨临床Ⅰ期周围型肺癌的MDCT表现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外科手术病理证实的247例Ⅰ期周围型肺癌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病理类型及MDCT表现,计算Ⅰ期肺癌的MDCT诊断正确率、误诊率,并采用χ~2检验、R*C列表的χ~2检验及Fisher确切概率法进行统计学分析。同时分析误诊病例的不典型MDCT征象。结果 247例Ⅰ期周围型肺癌包含134例T1a N0M0,87例T1b N0M0和26例T2a N0M0。3组不同TNM分期肺癌的男女比例(χ~2=0.444,P=0.801)、密度构成比(χ~2=2.121,P=0.721)、病理类型(χ~2=0.261,P=0.896)经统计学分析均无显著性差异。所有Ⅰ期周围型肺癌的MDCT征象中,圆形/类圆形、清楚毛糙界面和分叶征的出现率均高于85%,胸膜凹陷征54.25%,毛刺征42.91%。本组病例实性、m GGO、PGGO的构成比为73.28%、25.51%和1.21%;且实性肺癌的毛刺征高于m GGO肺癌(48.07%vs.30.16%,P=0.014);m GGO肺癌中不规则形和胸膜凹陷征的比例高于实性肺癌(19.05%vs.4.42%P=0.000;66.67%vs.50.28%P=0.024)。分叶、毛刺、空泡征和胸膜凹陷征在3组不同TNM分期肺癌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T1b N0M0、T2a N0M0肺癌分叶征的比例均明显高于T1a N0M0肺癌(χ~2=6.534,P=0.013;χ~2=6.585,P=0.009);T1a N0M0、T1b N0M0肺癌毛刺征的比例均高于T2a N0M0肺癌(χ~2=7.838,P=0.005;χ~2=8.972,P=0.003);T1b N0M0肺癌的空泡征高于T1a N0M0肺癌(χ~2=9.315,P=0.002);T1b N0M0肺癌的胸膜凹陷征高于T2a N0M0肺癌(χ~2=7.919,P=0.005)。Ⅰ期肺癌的初次CT诊断正确率为94.74%,误诊率5.26%(13/247);不规则形(7/13)、边界模糊(3/13)、支气管走行自然(3/13)是引起误诊的主要不典型征象。结论 Ⅰ期周围型肺癌的MDCT征象出现率较高的前3个分别是清楚毛糙的界面、圆形/类圆形和分叶征,若结节出现上述3个征象,则高度提示恶性;且不同TNM分期的Ⅰ期周围型肺癌的MDCT征象之间存在一定差异,
- 范丽望云管宇李琼夏艺李清楚刘士远
- 关键词:肺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