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玉笑

作品数:18 被引量:128H指数:7
供职机构:广州血液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广州市医药卫生科技项目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4篇献血
  • 11篇献血者
  • 9篇病毒
  • 6篇献血人群
  • 4篇血清
  • 3篇血清学
  • 3篇血液
  • 3篇输血
  • 3篇无偿
  • 3篇无偿献血
  • 3篇肝炎
  • 2篇印迹
  • 2篇印迹法
  • 2篇输血传播
  • 2篇无偿献血者
  • 2篇献血员
  • 2篇流行病
  • 2篇流行病学
  • 2篇梅毒
  • 2篇酶联

机构

  • 18篇广州血液中心
  • 4篇广东省人民医...
  • 1篇广东省妇幼保...
  • 1篇暨南大学
  • 1篇广东省人民医...

作者

  • 18篇李玉笑
  • 8篇郑优荣
  • 7篇肖韶英
  • 6篇黄伯泉
  • 6篇汪传喜
  • 5篇杜耀民
  • 5篇何珠
  • 5篇杜荣松
  • 5篇李少华
  • 4篇李仲平
  • 4篇田也
  • 3篇何博
  • 2篇梁华钦
  • 2篇黄志健
  • 2篇梁浩坚
  • 2篇陆霞
  • 2篇侯华嘉
  • 2篇江朝富
  • 1篇张红霞
  • 1篇黄小丹

传媒

  • 7篇中国输血杂志
  • 3篇广东医学
  • 3篇热带医学杂志
  • 2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广州医药
  • 1篇实用医技杂志
  • 1篇岭南皮肤性病...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4
  • 2篇2022
  • 1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5
  • 2篇2003
  • 3篇2002
  • 1篇1998
  • 1篇1997
  • 1篇1996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广州无偿献血人群HIV感染率分析被引量:41
2003年
李玉笑郑优荣肖韶英李少华
关键词:献血者艾滋病病毒酶联免疫吸附法免疫印迹法
暂时屏蔽的5项血清学指标不合格献血者追踪检测结果分析被引量:11
2011年
目的对HBsAg、抗-HCV、抗-HIV、抗-TP和ALT检测不合格献血者进行追踪检测,确定暂时屏蔽的献血者解除屏蔽的时间,为建立高质量的固定献血者队伍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对献血者HBsAg、抗-HCV、抗-HIV、抗-TP其中1项或1项以上单试剂阳性、或ALT单、双试剂不合格者,6个月后抽血用2个不同厂家试剂进行追踪检测,对仍为单试剂阳性的献血者1年后再检测。结果 6个月后追踪检测各个项目的合格率分别为:HBsAg为37.0%、抗-HCV为43.8%、抗-HIV为47.8%、抗-TP为15.0%,ALT为71.1%,总的合格率为45.4%。追踪检测前、后单试剂阳性标本中HBsAg、抗-HCV、抗-HIV的进口试剂所占比率比国产试剂明显升高(P<0.01)。1年后第2次追踪检测各个项目的合格率分别为:HBsAg为37.5%、抗-HCV为47.4%、抗-HIV为40.0%、抗-TP为29.6%,ALT为66.7%,总的合格率为41.6%。结论通过对暂时屏蔽的不合格献血者的追踪检测,可以减少假阳性筛查结果对献血者流失的影响。
李玉笑汪传喜肖韶英黄伯泉李仲平梁浩坚田也
关键词:抗-HCV抗-HIV抗-TPALT
机采血小板与白膜法手工血小板质量差异分析
2024年
目的 分析机采血小板和白膜法手工血小板在储存期内的质量差异。方法 随机选取相同储存期内机采血小板和白膜法手工血小板各20袋,对所有标本进行常规质量控制评估。分别在储存期的第1天、第3天和第5天,对血小板的形态学计分、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平均血小板体积(MPV)、CD62P阳性率、血栓弹力图参数(包括MA值、R时间、K时间和α角度)进行测定。结果 所有标本的常规质量控制指标均符合质量要求。在储存期第1天和第3天,2种血小板的形态学计分、CD62P阳性率和MPV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储存期第1天的CD62P阳性率相比,储存期第3天和第5天的机采血小板和手工血小板均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91.07、82.57,P均<0.05)。与储存期第1天相比,储存期第3天和第5天的机采血小板和手工血小板细胞形态学计分均显著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07.20、97.05,P均<0.05)。结论 机采血小板与白膜法手工血小板的质量无明显差异,临床上可科学合理使用,但2种血小板均会发生储存损伤,建议临床上最好在3 d内输注。
欧代校陈大伟何博曾繁浪刘辉忠陈晓文李玉笑
关键词:机采血小板储存期
献血者人群庚型肝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被引量:2
1998年
庚型肝炎病毒(HGV)主要经血或肠道外途径传播,反复输血、静注毒品成瘾者等均为高危人群[1,2]。国内学者已证实,献血者中存在庚型肝炎病毒感染[3]。但对该型肝炎的流行状况还缺乏全面认识。为此,笔者对广州地区献血者进行了较大规模的HGV血清流行病学调...
江朝富郑优荣侯华嘉李玉笑陈冲李国华佘俊
关键词:庚型肝炎血清流行病学献血
广州地区献血者人类嗜T淋巴细胞病毒流行情况调查
2025年
目的 了解广州地区献血者人类嗜T淋巴细胞病毒流行情况,为本地区采供血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广州地区2016年3月—2021年12月2 116 951名献血者采用ELISA法进行抗-HTLV初筛检测,初筛检测呈反应性者再用蛋白印迹法(WB)做确证检测。定性资料用SPSS19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用Joinpoint软件对2016—2021年HTLV确证试验总阳性率进行趋势分析,根据ACP(ananual percent change)来判断趋势变化是否有统计学差异。结果 2016年3月—2021年12月广州地区献血者抗-HTLV ELISA初筛总不合格率为0.019 7%(416/2 116 951),WB确诊阳性率为0.001 1%(23/2 116 951);主城6区个人献血者HTLV确证总阳性率(0.002 12%,19/895 301)比团体献血者(0.000 32%,3/951 947)高(P<0.05);主城6区HTLV确证总阳性率(0.001 19%)与非主城3区(0.000 37%)无差异(P>0.05),主城6区及广州地区(包括主城6区和非主城3区)HTLV感染的流行趋势无显著性上升或下降。结论 广州地区献血人群HTLV保持低水平流行趋势。
李玉笑戎霞何博杜荣松单振刚廖峭
关键词:人类嗜T淋巴细胞病毒献血者ELISA蛋白印迹法
2010-2011年广州献血人群HIV-1流行病学分析被引量:8
2014年
目的了解广州地区献血人群中艾滋病病毒1型(HIV-1)感染的流行病学情况。方法对广州地区581656例无偿献血者标本用2个不同厂家的ELISA法试剂同时检测抗-HIV,双试剂阳性者送广州市疾控中心用蛋白免疫印迹试验(WB)进行确认,从WB法阳性的献血者的血浆中提取核酸,用RT—PCR进行gag区基因扩增,对扩增产物进行测序和序列分析,并进行基因分型,用spss16.0软件对流行病学资料进行统计。结果ELISA法抗.HIV双试剂阳性133例(0.023%,133/581656),WB法检测120例HIV—1抗体阳性(0.021%,120/581656),不确定13例,120例WB法阳性的献血者中有6种亚型:CRF01-AE重组亚型51例;CRF07-BC重组亚型32例;CRF08.BC重组亚型15例;01B型16例;B’型6例,通过异性性传播组的阳性率高于其他途径传播组,男性组高于女性组,外地身价证的献血者高于广州市身份证者,首次献血者高于再次献血者,文化程度为初中及以下者高于其他组,年龄26~35岁组高于其他年龄组。结论本地区献血人群中HIV-1感染者以外地男性青壮年为主,主要通过性传播。
李玉笑肖韶英黄伯泉田也杜荣松汪传喜
关键词:HIV-1血液传播献血者
献血员抗—HCV的检测及其对控制丙型肝炎传染意义的探讨
1997年
杜耀民李玉笑
关键词:献血病毒检测
日立7180生化仪在血液筛查中的交叉污染问题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了解日立7180生化仪在无偿献血者血液筛查丙氨酸转氨酶(ALT)检测中交叉污染情况。方法使用日立7180生化仪对以下组合进行常规检测,设计4组试验检测生化仪是否在加样过程中出现交叉污染:①测试A组试验:将按1份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强阳性标本和1份HBsAg-ELISA阴性标本(a1)的间隔放置生化仪专用检测转盘,1个检测转盘批次为88份标本,常规生化仪检测之后对共44份HBsAg-ELISA阴性标本进行HBsAg-ELISA检测以及核酸检测检测(NAT)。执行清洗程序后,将1份无菌0.9%氯化钠注射液和1份全项阴性标本(a2)间隔放置1个检测转盘进行检测,对44份全项阴性标本进行HBsAg-ELISA检测以及核酸检测(NAT)技术。②测试B组试验:将1份ALT阳性标本和1份ALT阴性标本间隔放置检测转盘,检测1个检测转盘批次后继续检测1个转盘批次ALT阴性标本。③测试C组试验:脂肪血标本和ALT阴性标本间隔放置检测一个转盘批次后再继续检测1个转盘批次ALT阴性标本,对溶血标本执行同样测试程序。④测试D组试验:将按1份脂肪血标本(或1份溶血标本)和1份ALT阳性标本的间隔放置生化仪专用检测转盘,脂肪血和溶血标本共检测22份。每个测试组后均执行1次清洗反应杯程序再进行下一组测试。结果A组中44例标本(a1)处理后NAT检测7例标本为阳性[污染率占比16%(7/44)],检测再次检测HBsAg-ELISA均为阴性,阴性对照44例标本(a2)处理后NAT和HBsAg-ELISA检测均为阴性,a1与a2 HBsAg-ELISA的S/CO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C和D组处理后,ALT检测阴阳性结果与原检测结果符合率为100%。结论日立7180检测ALT时标本间存在病毒DNA交叉污染,ALT阳性标本、脂肪血和溶血标本不存在交叉污染或互相影响结果的问题;仪器的性能验证可以大大保障血液筛查的质量。
黄伯泉王淏蓝岚茵黄志健李玉笑
关键词:丙氨酸转氨酶血液生化分析仪交叉污染
广州地区献血者中输血传播病毒感染情况调查被引量:2
2002年
目的 :了解广州地区献血人群中的输血传播病毒 (TTV)感染状况 ,探讨TTV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HBsAg及抗HCV指标的相关性。方法 :用聚合酶链反应 (PCR)方法对不同献血人群血清标本进行TTV DNA检测 ,并对所有标本进行了ALT、HBsAg、抗 HCV、抗 HIV、梅毒及抗 HAV、抗 HEV、抗 HGV筛查。结果 :献血者中的TTV DNA阳性率为 7 6 % (43/ 5 6 4 ) ,其中有偿献血者和无偿献血者中的TTV DNA阳性率分别为 9 4 %、 5 9% ;单一ALT异常无偿献血者的TTV DNA阳性率明显高于ALT正常无偿献血者 (10 6 %、 4 2 % ,P <0 0 5 ) ,HBsAg及抗 HCV阳性献血者中的TTV DNA阳性率分别为 11 1%、 8 3%。结论 :本文结果显示广州地区献血者中存在TTV感染 ,而且在有偿献血者中感染率相对较高。TTV可以单独感染也可与HBV、HCV重叠感染并与ALT密切相关。
郑优荣肖韶英肖昕李玉笑何珠李少华
关键词:输血传播病毒感染输血传播病毒献血者聚合酶链反应疾病调查
广州地区61204例献血员梅毒血清学调查
1996年
梅毒是由苍白螺旋体(Treponema Pal-lidum)引起的慢性全身性传染病,主要由性接触传染,也可通过母婴垂直传播及输血传播。为减少输血传播梅毒的危险性,我中心对献血员每次献血均进行梅毒TRUST试验筛查,现将61204例献血员筛查结果报告如下:
郑优荣侯华嘉张小玲何珠李少华李玉笑佘俊李国华黄小丹陆霞
关键词:献血梅毒血清学检查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