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海武

作品数:6 被引量:22H指数:3
供职机构:广东省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术后
  • 3篇人工晶状体
  • 3篇晶状体
  • 2篇植入
  • 2篇植入术
  • 2篇植入术后
  • 2篇手术
  • 2篇像差
  • 1篇多焦
  • 1篇多焦点
  • 1篇多焦点人工晶...
  • 1篇衍射
  • 1篇上颌
  • 1篇上颌窦
  • 1篇上颌窦炎
  • 1篇手术患者
  • 1篇术后浅前房
  • 1篇水肿
  • 1篇填塞
  • 1篇瞳孔

机构

  • 4篇广东省人民医...
  • 2篇遂川县人民医...

作者

  • 6篇李海武
  • 4篇郭海科
  • 3篇张洪洋
  • 2篇金海鹰
  • 2篇叶永健
  • 2篇肖志军
  • 1篇陈艳蕾
  • 1篇古慧萍
  • 1篇胡新文
  • 1篇罗志勇

传媒

  • 1篇眼科
  • 1篇江西医药
  • 1篇广东医学
  • 1篇中国眼耳鼻喉...
  • 1篇国际眼科杂志
  • 1篇国际眼科纵览

年份

  • 2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4
  • 1篇1999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瞳孔直径测量在屈光手术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07年
瞳孔直径的测量已经成为角膜屈光手术前评估的一个必要步骤,瞳孔直径大小直接关系到光学切削区的范围,与术后眼的像差等视觉质量密切相关。植入不同类型的人工晶状体对瞳孔直径大小的要求也各不相同。本文就瞳孔直径测量在屈光手术中的应用及发展情况加以综述。
李海武郭海科
关键词:瞳孔像差
前房注水预防抗青光眼术后浅前房的临床研究
2004年
肖志军胡新文罗志勇李海武叶永健彭安锦
关键词:浅前房并发症抗青光眼术后角膜水肿
衍射型多焦点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临床效果被引量:6
2008年
目的:探讨衍射型多焦点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的临床效果。方法:所有患者按照植入的人工晶状体类型分成多焦组和单焦组。多焦组植入衍射型多焦点人工晶状体AcrySof ReSTOR(Alcon),72例(109眼);单焦组植入单焦点人工晶状体AcrySof SA60AT(Alcon)作为对照,88例(130眼)。术后随访6~24mo,观察瞳孔直径,远近视力,最佳矫正视力,脱镜率,术后屈光状态、夜间视觉干扰现象等指标。结果:两组间在远视力和最佳矫正远近视力方面没有显著性差异,而近视力多焦组达到或超过J3的患者101眼(92.7%),单焦组12眼(9.2%),差异具有显著性(χ2=166.44,P=0.00)。两组完全脱镜率分别为98眼(89.9%)和9眼(6.9%)。多焦组完全脱镜的患者术后平均等效球镜为-0.03±0.45D(-1.0^+0.50D),6例7眼(6.4%)视近远时都需戴镜矫正,术后平均等效球镜+1.14D。结论:衍射型多焦点人工晶状体植入后能够使患者获得理想的远近视力,大大降低了患者对眼镜的依赖性。人工晶状体的屈光力测量精确性是增加术后脱镜率的重要因素,应该尽量避免术后等效球镜大于+0.50D。
张洪洋郭海科金海鹰李海武
关键词:多焦点人工晶状体衍射
非球面和球面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高阶像差的比较被引量:7
2007年
目的对比同一个体两眼分别植入非球面和球面人工晶状体(IOL)后高阶像差的差异。设计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研究对象33例(66眼)双眼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方法患者接受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后,两眼分别植入球面(Canon Staar KS-3)和非球面(Canon Staar KS-3Ai)IOL。按照IOL设计的差异分成两组,球面组和非球面组,手术后3个月观察患者的视力、最佳矫正视力、IOL位置、屈光状态、高阶像差、瞳孔大小等指标。比较两组高阶像差的差异。主要指标视力、最佳矫正视力,IOL的居中性、屈光状态、瞳孔直径、3阶像差、4阶像差、4阶球差(Z40)、5阶像差及总高阶像差的均方根(RMS)。结果在瞳孔直径6mm时,非球面IOL组的4阶像差(0.193±0.098)μm、4阶球差(0.037±0.099)μm、总像差RMS(0.498±0.072)μm均低于球面IOL组(0.403±0.155)μm、(0.381±0.142)μm、(0.737±0.164)μm,而在瞳孔直径6mm时的3阶和5阶像差RMS,瞳孔直径5mm时总像差RMS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低对比度条件下,10例(30%)非球面组患者视物较球面组患者清晰。瞳孔6mm时,非球面组和球面组平均近视漂移分别是(-0.29±0.09)D和(-0.87±0.16)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3)。结论植入非球面IOL后,虽然可以明显降低4阶球差,但是两组间在术后视力和最佳矫正视力方面并没有统计学差异,高阶像差的差异主要表现夜间近视漂移的减少和瞳孔直径5mm以上时的低对比度视力的提高。
郭海科张洪洋李海武金海鹰陈艳蕾
关键词: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非球面人工晶状体波前像差
虹膜固定型人工晶状体治疗无晶体眼临床研究被引量:7
2008年
目的评价二期植入虹膜固定型人工晶状体治疗无晶体眼的临床效果。方法无晶体眼19例(20眼),10例植入虹膜固定型人工晶状体(虹膜固定组),9例(10眼)植入巩膜固定型人工晶状体(巩膜固定组),随访3~6个月,观察视力、眼压、角膜内皮细胞计数、并发症及人工晶状体的位置。结果术后6个月时虹膜固定组的平均最佳矫正视力(BCVA)0.45(0.1~0.6)好于术前0.1(0.06~0,5)(P〈0.01),50%(5眼)BCVA大于或等于术前;巩膜固定组的平均BCVA0.4(0.12~0.8)与术前0.28(0.1~1.0)差异无显著性(P〉0.05),20%(2眼)BCVA大于或等于术前;虹膜固定组平均手术时间(10.7±1.80)min低于巩膜固定组平均手术时间(18.1±2.64)min(P〈0.01);术后6个月时虹膜固定组的角膜内皮细胞丢失率(2.5%)低于巩膜固定组(4.7%)(P〉0.05);两组术眼的人工晶状体位置保持良好的居中性。结论虹膜固定型人工晶状体是治疗无晶体眼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李海武郭海科张洪洋
上颌窦根治术窦腔填塞明胶海绵的体会
1999年
从1993年至今,我们对119例上颌窦根治手术患者,术后采用明胶海绵填塞窦腔的方法,其优点较多,且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一、一般资料 119例患者中,男78例,女41例,年龄16~63岁,平均年龄34岁。右侧慢性上颌窦炎57例,左侧慢性上颌窦炎62例。
肖志军罗琼琳叶永健李海武古慧萍
关键词:明胶海绵手术患者填塞慢性上颌窦炎平均年龄面颊部
共1页<1>
聚类工具0